IPFS:和 404 NOT FOUND 說再見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技術的一次升級,那麼IPFS,就可以說是對互聯網協議的一次重塑。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IPFS

IPFS:和 404 NOT FOUND 說再見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rm)星際文件系統

IPFS—又稱“星際文件系統”。簡單點說,它是一個點對點的分佈式文件系統(和比特幣技術一樣),通過底層協議,可以讓存儲在IPFS系統上的文件,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快速獲取,且不受防火牆的影響(無需網絡代理)。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互聯網協議被稱作——超文本協議HTTP。這種協議具有超中心化特性。

也就是說,你從互聯網上下載文件或者是瀏覽網頁,一次只能從一個數據中心獲取你所需要的資料。如果這個數據中心出現故障,或者被限制或是攻擊,就會出現文件丟失或者網頁無法打開的問題。比如你存在某雲盤的資料突然無法下載,或者你想瀏覽的網頁因為某些網絡原因無法打開。

IPFS:和 404 NOT FOUND 說再見

這種404錯誤情況時常發生

上網經常會遇到的情況

而IPFS的目的就是解決這些問題。在某些方面,IPFS類似Web,你一樣可以基於IPFS進行互聯網地址的鏈接。但IPFS是去中心化的,它不存在Web的主網故障問題。所以,IPFS完全取代掉HTTP也並非天方夜譚。但如果僅僅把IPFS當成HTTP看待,那就有點小看它。

接下來就為你介紹他的兩個重要特質。

01 互聯網信息永久存儲

IPFS像是一個分佈式存儲網絡(類似於SIA),任何存儲在系統裡的資源,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以及網站代碼,通過IPFS進行哈希運算後,都會生成唯一的地址。今後,你只要通過這個地址就可以打開它們。並且這個地址是可以被分享的。

而由於加密算法的保護,該地址具備了不可篡改和刪除的特性(在某種意義上,如果破解密碼還是有可能被篡改或刪除,但概率極低)。

所以,一旦數據存儲在IPFS中,它就會是永久性的。比如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某個資源刪除無法訪問的問題:

IPFS:和 404 NOT FOUND 說再見

頁面過期之類的情況也會導致無法訪問

這種情況,在IPFS上就不會發生。即便是把該站點撤銷,只要存儲該站點信息的網絡依然存在,該網頁就可以被正常訪問。存儲站點的分佈式網絡越多,它的可靠性也就越強。

與SIA不同的是,IPFS存儲的一般是公共信息,普通大眾都可以獲得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如果IPFS完全取代HTTP,那麼此後,人類歷史將會被永久保存,且不會被篡改。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被記錄,不管是正確的、抑或是錯誤的。

02 解決“過度冗餘”問題

如果你喜歡某部電影,又擔心電影資源丟失,通常的做法是,你會把這部電影下載在自己的電腦上。比如電影《阿凡達》,在2016年一年的下載次數就達到了1658萬次,總下載數量更是驚人。那麼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是:同樣的一部電影被反覆儲存,造成了內存資源極大浪費。例如,谷歌目前在世界各地擁有15個數據中心。它們平均每秒搜索4000萬次,也就是每天搜索35億次,每年搜索1兆2000億次。為了處理這些數據,谷歌需要大量的服務器。據報道,去年七月谷歌在每個數據中心大約有250萬臺服務器,而這個數字可能一直還在上升。一些報告表示,這些中心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這意味著在數據存儲方面的任何改進都可能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好處,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可存儲的信息量。這就是HTTP協議的弊端。同樣的資源備份的次數過多,就會造成過度冗餘的問題。

IPFS:和 404 NOT FOUND 說再見

冗餘過多出現的問題

而IPFS的出現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IPFS會把存儲文件,做一次哈希計算,隻字不差的兩個文件哈希值相同。所以,用戶只需要使用相同的哈希值,就可以訪問那個文件,這個哈希值就是文件的地址。只要獲取這個地址,就可以共享資源了。

基於上面的永久存儲特性,你再也不用擔心某個電影找不到了,也不用備份,因為全球電腦上只要有那麼幾個人存儲著,你就能拿到它。而不是重複存儲幾十萬份。

你也許會問:那如果大家都不存儲呢?

關於這個問題,IPFS也有自己的應對方法。創始團隊發佈了自己的代幣Filecoin,用來鼓勵IPFS網絡中的數據存儲。

而這個Filecoin,類似於現在比較火的迅雷玩客幣,以及流量礦石。可以通過硬盤存儲的方式進行挖礦獲得代幣(目前IPFS團隊還未公佈挖礦信息)。不同的是,Filecoin是基於“複製證明”機制POR來完成挖礦確認。

看到IPFS有如看到未來

當然,IPFS的野心願景是否能實現,也要看團隊的真正實力。那麼,到底是誰提出了這一顛覆性的構想?

IPFS創始人——Juan Benet,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他和他的團隊創建的Protocol Labs(協議實驗室)在2014年夏季入選美國頂級孵化器Y-Combinator,團隊已經成功開發出多個項目。目前IPFS項目獲得了10多個投資人的投資。

關於這個團隊,我發現他們非常低調,創始人Juan Benet的個人信息網絡上也極少。實際上,IPFS項目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目前尚處於實驗階段。IPFS社區有數百位貢獻者共同完成整個系統的創建工作。雖然團隊低調,不過它在開源社區內部卻得到了迅速的口碑傳播。

從“星際文件系統”這個名稱上可以看出,IPFS是去中心化網絡基礎設施的一個野心設想。

“希望很多不同類型的應用都可以建立在IPFS上。至少,它可以用來作為一個全局的,掛載性,版本控制文件系統和命名空間,或者作為下一代的文件共享系統。而最好的情況是,IPFS可以讓Web升級一個層次。

當發佈一個有價值的信息時,任何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進行發佈而不會強迫性的必須只允許發佈機構進行發佈。用戶可以信任信息的內容,信不信任信息的發送者都是無關緊要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些重要但很老的文件也不會丟失。IPFS期待著帶我們進入到一個永恆Wdb的世界。”

思考

任何顛覆性的創新都會帶來一些問題,自然IPFS也不例外。技術層面的問題,我相信團隊有這個實力去解決。

在此和大家分享兩個思考題:

1、不可刪除是否真的需要?

不可篡改、刪除是IPFS不同於HTTP的優勢,但在某些方面,這也會變成它的劣勢。一個不可被刪除的存儲系統,是不是意味著缺少容錯機制?

2、代幣FIL的價格如何錨定?

IPFS的代幣Filecoin主要是激勵用戶提供存儲和檢索服務。和Sia一樣,需要存儲服務的用戶則需為此支付代幣。

那麼這就形成一個矛盾:代幣投資者以及礦工希望代幣價格越高越好,而需要存儲服務的網頁提供商(類似亞馬遜、騰訊)則希望代幣價格越低越好。可有時候我們既是投資者也是使用者。

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去中心化的存儲系統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