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創業不走尋常路——記烏拉特前旗新型職業農民徐偉偉

「農人」創業不走尋常路——記烏拉特前旗新型職業農民徐偉偉

徐偉偉是鹽海村創業致富第一人。2002年,他生意失敗後,回村發展起舍飼火雞養殖。

獨闢蹊徑 發展特色養殖

“要想不受市場的影響,就不能隨大流,必須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養殖路子。”創業之初,徐偉偉便給自己定下了發展方向。他發展養殖的獨到之處,其一是半散養生態養殖,儘可能創建順應禽類習性的生長環境;其二便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中藥材來增強禽類的體質。“500克紅花秸稈中粗蛋白的含量為10.05%,粗纖維的含量為25.62%,粗脂肪的含量為4.91%。”這些專業數字,徐偉偉早已熟記在心。他配的飼料中包含了紅花、蒲公英、黃芪、黃芩等中藥材,主料是自家地裡產出的玉米和葵花餅,這些經過反覆驗證總結的飼養方法使他的“特種”雞、“物種”蛋成為搶手貨。

2013年,經過原始積累期的徐偉偉又在珍禽養殖場旁邊建起了標準化養殖棚圈,發展起基礎母羊養殖。

致富不忘惠鄉鄰

致富起來的徐偉偉沒有忘記家鄉人。 2010年,他組織成立了偉業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起會員30多戶,他以每隻低於市場價5至10元的價格將孵化出來的美國尼古拉寬胸肉用型雛雞和法國貝蒂娜小型火雞雛雞供應給村民,免費給村民提供防疫技術,低價提供飼料,幫助開拓市場,言傳身教帶領村民發展珍禽養殖,徐偉偉的養殖秘密成了公開的秘密。合作社成立以來,不斷有村民申請加入,今年,又有5戶村民跟著他搞起了基礎母羊養殖。“今年我還想再發展10戶標準戶,讓更多的人富起來。”徐偉偉的話樸實而真誠。

用情懷創建特色農莊

2017年6月,徐偉偉的“七個碗農莊”又開業了,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忙著做最後的裝修裝飾。整個農莊的風格土色土香,充滿著濃郁的鄉村氣息,給人淳樸、自然、溫馨的感覺。農莊的前面是種植面積達200多畝的七彩藥田;藥田旁邊是綠水如瑩的魚塘、蟹塘;西邊的沙棗樹林裡珍珠雞、貴妃雞、南飛雁、土雞悠閒的踱著步,不時縱聲鳴唱;後面棚圈裡肥碩的綿羊細嚼慢嚥著玉米秸杆;農莊向南是烏拉山鎮孩子們的樂園鹽海沙場。

農莊最大的吸引力不僅是周圍環境優美,更在於所有食材均來自於徐偉偉農場自己種養的綠色有機蔬菜和農家畜禽,就連客人喝的茶都是用自家藥田裡產的蒲公英等草藥泡製。

創業要敢為人先

從特色養殖到特色餐飲,徐偉偉創業十年來,總是有與眾不同的思維,總是敢於嘗試周圍人不曾幹過的事業:十年前,徐偉偉從養火雞起家,在火雞市場仍然火爆的時候,轉行養珍珠雞、孔雀、南飛雁、貴妃雞、綠殼雞,後又種植中藥材,養殖放心羊……每一項都幹得有聲有色。而令人佩服的是徐偉偉對市場的準確把控,大家扎堆做的事,他堅決不做,因此他總是能走在市場前沿,他的產品也總是成為緊俏貨。如今,偉偉沙窩蛋已經成為前旗及周邊市面上叫得響的品牌,在烏拉山鎮有多個固定的銷售網點,別人的雞蛋論斤賣,而他的土雞蛋論枚賣仍然供不應求。

品質取勝是創業的根本

創業十多年,徐偉偉始終不走尋常路,從一個普通的農民成長為前旗的創業明星,除了為本村村民提供20多個就業崗位外,更帶動周邊村民們找到許多致富的門道。

他善於借力使力,把他看好的珍珠雞、貴妃雞分散給村裡的農戶養殖,手把手傳授他們防疫、餵養技術,既解決了自己勞動力不足的侷限,也帶動村民們走上致富路。

當有人向他請教創業心經的時候,他毫不誨言的說,“品質取勝是創業的根本。無論做什麼都先把好品質做出來,這樣才能夠走得更遠,企業才能更有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