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1986年的[老井],是中國第四代、第五代導演薪火相傳的里程之作。

老牌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吳天明,拉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張藝謀演戲,拿下三個重磅影帝,一時傳為美談。

吳天明還曾為第五代導演,開闢了在當時堪稱罕見的自由、開明的創作環境。

難怪三十年後,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上映時,半個影視圈都在追認他為恩師。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老井

導演:吳天明

主演:張藝謀、呂麗萍、粱玉瑾

上映日期:1986年

事件:張藝謀因主演[老井],獲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三個影帝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吳天明

力排眾議啟用張藝謀

1986年,時任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的吳天明,要拍攝一部[老井]

故事很簡單:

黃土高坡的老井村,祖輩打不出一眼井。

主角孫旺泉承載著父老鄉親打井的希望,終日風餐露宿勘測,顛簸群山之間。

吳天明知道,電影主角孫旺泉是靈魂人物。電影成不成,就看這個角色立不立得住。

為了找到合適的演員,他廣發英雄帖,堪稱海選。無奈見過很多,都不理想。

可剛一回神兒,看到了西影廠的新任攝影師,張藝謀:

太合適了!

一是,張有知青經歷,下鄉生活經驗,農村生活,熟。

二來,張執拗、能吃苦的個性,頗似西北老農。

後來,就有了西影廠廣為流傳的故事:

吳天明力排眾議,不僅三顧茅廬,還開出天價,請一位攝影師演了電影。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片場照,右三吳天明、右二張藝謀

再後來,吳天明帶[老井]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曾遇到加里·格蘭特。

他說:主角張藝謀,其實是個攝影師。

格蘭特不信,“他(張藝謀)就是一個農民。”

吳天明頗為得意。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張藝謀的影帝級表演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張藝謀

從攝影師到演員

1986年,張藝謀36歲,是圈內首屈一指的攝影師,[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都出自他手。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攝影師張藝謀(右一)

眼看著同班的陳凱歌、田壯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也正卯足勁兒,要執導一部電影。

沒想到,先當了回演員

這是電影[老井]

我一個搞攝影的,拍什麼戲啊!

可架不住老廠長一番勸啊;末了,還開出了五百元“天價”片酬。

“職業攝影師”張藝謀,這才勉強應承下來。

為了進入角色狀態,他不自覺走了體驗派的路子。

背石頭、跟老農侃大山……直到往人群裡一站,讓人認不出來,這才開機。

有一場戲要表現孫旺泉奄奄一息的狀態,張藝謀三天沒吃飯,劇組第四天才拍。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這場戲拍完後,張藝謀被擔架抬著出來

其演繹的孫旺泉,自然樸實,不著痕跡。

既有打井不成誓不休的擔當、倔強,也有西北黃土高坡農村青年的樂觀,木訥。

後來,張藝謀作為[老井]的主演,同時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三個影帝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

薪火相傳

吳天明、其任廠長的西安電影製片廠,與第五代導演的淵源不止於此。

那是八十年代末,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第五代導演剛從朱辛莊的校門口走出。

接受正統學院派電影教育的一代學子,迫不及待一展抱負,卻在國營電影製片廠師徒制、論資排輩的積習面前,吃了癟。

按照場記、攝影、副導演、導演的路子慢慢熬,出頭之日,遙遙無期。

偏安一隅的西安電影製片廠,則一反常態給了這批北京來的“狂妄”孩子們,罕見的創作空間。

西影廠廠長吳天明講話,頗具陝北人的直爽:

只要有想法,自己組班子,導片子,拍去!

於是,[黃土地]、[大閱兵]、[紅高粱]、[孩子王]……

一部部影史佳作的片頭,都赫然標註著西影廠的廠標。

一時間,西影廠幾乎成了第五代導演的大本營。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吳天明與年輕影人,意氣風發

吳天明,成了西影廠的“船長”

,成了這群較少經驗的年輕人的廕庇

[紅高粱]劇本還沒通過審批,導演張藝謀需要提前置好景。

吳天明從西影廠拿了3萬塊給張藝謀,撂下一句“有事我擔著”。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這才有了電影中的高粱地

[孩子王]不能參展第一屆中國電影展。

吳天明趕到現場,舉著電影海報挨家推銷,又是安排放映會。

後來影片被14個國家買走。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孩子王]海報

電影界的薪火相傳,又何止於此。

姜文參演過第三代導演謝晉的[芙蓉鎮]、第四代導演謝飛的[本命年];

九十年代親執導筒,[陽光燦爛的日子];

今年的[邪不壓正] ,啟用新人李非任編劇。

楊德昌看到14歲張震眼中的陰鬱,拉他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24年後,張震面聊一位新人導演後,決定加入——這幾乎拯救了一部拉不來投資的電影,[繡春刀]

新人導演文牧野師從導演田壯壯,其作品[我不是藥神]有徐崢主演、甯浩監製。

不會演戲的攝影,不是好導演

[我不是藥神]一次放映會,從左到右依次為文牧野、甯浩、田壯壯

看到有人問,為什麼是文牧野?

徐崢答:他(文牧野)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恍如三十多年前,前輩吳天明看到張藝謀時的保護和珍惜:

人才,不可多得。

那句之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黃金時代。

或許,薪火相傳的精神,常是燎原之勢的前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