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曲阜是孔子故里,也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國都

公元前712年,魯國曲阜的宮廷。

魯國大夫公子翬請魯隱公屏去左右,然後隱秘地說出了自己的大計劃,《左傳》這麼記錄:“羽父請殺恆公,將以求大宰。”

羽父是公子翬的字,他請求隱公殺掉恆公,即魯惠公正妻所生的嫡長子姬允,也就是隱公的弟弟。他的殺人訴求是,我幫隱公您除去允,您這個攝政王就可以正式歸國君之位。那時候,你再給個太宰之類的執政官位置與我,那麼事情就圓滿了。

羽父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是有原因的。隱公名息,魯惠公與聲子所生,但是庶出。魯惠公死後,嫡出的姬允才六、七歲,所以公元前722年就由隱公攝政。

話說允的母親仲子是宋武公的公主,原計劃嫁給公子息,可好色的宋惠公見仲子貌美,便搶下了這個未過門的兒媳婦,把她給笑納為己有了,然後生了允。計劃中的夫人與自己的父親生了個能繼承君位的弟弟,自己呢,因其年幼而為其攝政輔佐,說起來真是悲劇。

《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人物關係簡圖

攝政了將近十年,有一天公子翬便來和他做起了交易。公子翬相當肆無忌憚,提出的交易要求也很直接。如果魯隱公也有上位當個正而八經魯國君主的想法,那麼他完全可以點頭,默許公子翬去把自己的弟弟幹掉。不過,他卻是這麼回答的:

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左傳·隱公十一年》”

翻成白話文就是:“從前呢,是因為他年輕的緣故,所以代為攝政。現在,我準備把國君的位置還給他。我自己已經派人在菟裘這個地方建築住宅了,打算告老退位之後,在那裡養老。”菟裘,是個古地名,就在今天的山東泰安,值得去探幽尋古。

《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泰安人文薈萃,以泰山聞名於世

隱公的這番回答,為我們後世貢獻了一句成語,那就是“菟裘歸計”,比喻準備告老還鄉,或退身,或退隱。這句成語現代人很少用,也儘量少用,或者說不可亂用,因為實在有些不吉祥。因為魯隱公的美好計劃最後沒能實現,因為事態的發展接下來是這樣的:

羽父懼,反譖公於恆公而請弒之。

羽父確實是個奸佞之臣。他奉上了一條極其可怕的惡主意,結果隱公不接受,於是他便以小人之心揣測,既然隱公沒有篡位之意,那麼他如果把這事情告訴公子允,自己就吃不了兜著走了。於是,這個公子翬又反其道而行,乾脆到公子允那裡去“譖”,就是進讒言,誣陷隱公,他同樣提出了一條建議,幹了隱公。估計允當時還是個愣頭青,沒有基本判斷能力,羽父到他耳畔嚼了下舌頭,他便同意了。你看,隱公把弟弟當弟弟,可弟弟卻不相信哥哥不會亂動他的奶酪。

《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魯恆公聽信了羽父的讒言

既然未來的國君同意了,羽父便動手了。

有一天,隱公去尹氏家祭祀他的家神鍾巫。這個尹氏原先是鄭國的大夫,隱公還是公子息的時候,曾與鄭國在狐壤(今在河南的許昌北面)交火,結果被俘虜。鄭國人把他囚禁在尹氏那裡。隱公就賄賂了尹公,還在他所祭祀的鐘巫面前禱告一番後,帶著尹氏一起回到了魯國。從此,經常來尹府祭他的家神。

祭祀完畢,隱公就在社圃這個地方舉行了齋戒,然後按照慣例去自己的大臣朋友寪氏家過夜。羽父呢,早就踩過點了,兵棋小推演了一把之後,就安排刺客在寪氏府上動手,殺了魯隱公及寪氏府上一干人。可惡的是,羽父還將弒殺隱公的罪行強加在寪氏頭上,並派兵蕩平了寪府。可惜啊,魯隱公“菟裘歸計”的美好願望,最後卻以喋血寪府、意外身亡而收場。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按在隱公身上也不無道理。

其實,隱公當時有三種方式可以改寫自己的命運,不讓自己被羽父弒殺。一,看穿羽父的歹毒心腸,直接找個正當理由,罷去羽父官職,收了他的兵權,同時加強自己的衛戌部隊,讓羽父無計可施;二,羽父提出建議時,虛與蛇委,最遲在第二天即與他的弟弟允說及此時,然後與之商榷如何除掉羽父;三,還有種小人方式,那就是聽從羽父的建議,讓他去幹掉弟弟公子允,然後自己即國君位,升羽父為太宰,執政魯國。但這條變數最多,因為等羽父把國家所有政權與兵權全部控制在手上的時候,必然要走弒君這步棋。那樣的話,隱公也頂多晚死幾年,多享受幾年醉生夢死的君王生活而已。

可惜歷史不允許假設,魯隱公的性格就決定了命運,他溫柔地向羽父和盤托出“菟裘歸計”之後,居然沒有對慾壑難填的羽父加以提妨。事實上,公子翬經常譖越冒犯他的權威,《左傳》中至少記錄了兩條,我們不妨來研讀一下:

隱公四年,秋。諸侯復伐鄭。宋公使來乞師,公辭辭之。羽父請以師會之,公弗許,固請而行。

前719,宋欲伐鄭,來魯乞師。羽父請以師會之,但魯隱公不同意,結果羽父違抗君命,出師會宋,陳,蔡,衛等諸侯,會盟並伐鄭。看看,擅自帶兵去會師,何等嚴重的事情。面對如此嚴重的抗命事件,隱公卻不能加以禁止,足以說明了隱公的弱勢,也反映出羽父的跋扈,以及兵權在握,實力之大。

《春秋故事經》之一——魯國故都曲阜喋血記

公子翬兵權在握,能調動軍隊,是很有實力的魯國大夫

《左傳》中還有條這麼記錄:

隱公十年(前713),夏五月,羽父先會齊侯、鄭伯伐宋。

隱公將會鄭莊公和齊僖公一起伐宋殤公,這個羽父卻又是率師先公而行。說得很明白,羽父在軍事上常常我行我素,不太把攝政的魯隱公放在眼裡。因為現在難以清晰地瞭解當年魯國宮廷具體的政治生態,所以我們讀史書的只有憑著“經與史”上記載的幾句歷史結果來推斷當時的情形。雖然空白處很大,但說起來其實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不妨將其稱之為“歷史覆盤遊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