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就帕克離開馬刺發文感嘆「你們沒能一起死去」,網友「這話不合適」,你怎麼看?

骨鍀

很多球迷沒有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2007年4月馬刺主場升起第四面冠軍旗幟的那天。


現在的沃神:問馬刺老闆皮特霍爾特,隨著鄧肯和吉諾比利年歲增大,你會不會提前規劃球隊的重建,趁他們還有價值,去換更長遠的未來呢?

霍爾特斬釘截鐵的說出了那句流傳甚廣的話:我們會死在一起。

這就是這句話的來源。

說說我的看法吧。

第一:鄧肯的退役,標誌著馬刺三駕馬車時代落下帷幕。

而且標誌著馬刺隊低調內斂沉穩的球隊性格隨之逐漸瓦解。

聖安東尼奧的河水逆流而上,大衛羅賓遜脫下了西裝,吉諾比利長髮飄揚,託尼帕克還是年少模樣,斯特恩回到選秀大會上,來自維克森林大學的帝姆鄧肯即將登場。

但這個時代結束了。


第二:帕克的離開,更多的是自己的決定。

許多球迷無法理解,一個明星的驕傲。

這就是為什麼科比只能拿大合同,哪怕是在跟腱撕裂之後。

科比只能打首發,哪怕是在職業生涯暮年。

就像馬克庫班說的那樣,任何一個教練讓諾維斯基打替補是一種恥辱。

這是超級明星的驕傲。

說了這麼多,是在表明當帕克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能夠幫助球隊,不能夠打出他賴以生存的速度,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現實。

他需要改變。

這份改變不知道會起到什麼樣的效果,但總比不變好。

我支持帕克去黃蜂隊,去曾經自己偶像的球隊,看看是否能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每個人都希望帕克身披馬刺隊的戰袍退役。


第三:楊毅老師說的這話沒有什麼不妥。

在表達的是終究三駕馬車沒有讓美好的故事,走向美好的結局。

如果最好的結局是,鄧肯以馬刺隊球員的身份退役,吉諾比利同樣如此,帕克同樣如此。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如果網友們理解錯了楊毅老師的話,只能說明是你們自己的問題。

大家如何看待帕克離開了馬刺隊?


懂籃球的赫本

懂球king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刺蜜勿噴。

馬刺的球隊文化被很多球迷欣賞,尤其是中國球迷。可能因為呆呆的低調萌,帕克和禿子的穩重妖。但是在我眼裡這支連續20多賽季進入季後賽的馬刺隊,所謂的球隊文化就是降薪。有一說一,波波老爺子獨具慧眼,挖掘了帕克和吉諾比利這兩名出色的國際球員,並且把他們培養到全明星的水準。然而縱觀GDP的生涯,他們的合同距離頂薪去之甚遠。為什麼馬刺能一直保留強大的競爭力,因為他們永遠能保留在GDP身邊繼續引入明星拼圖的可能。

當然,他們的穩定和低調還有犧牲,讓全世界的球迷忽略了他們真的是全明星甚至超級明星的身價,大家理所當然給他們貼上馬刺人的標籤,認為他們降薪留隊就是因為愛,忠誠。其實這支馬刺隊很符合中國文化。

馬刺終究是美國的俱樂部,終於,隊裡培養的超級明星強勢索要頂薪,而且站出來高調挑戰這個文化。而且GDP也終於到了老邁的無法形成冠軍競爭力的時候,馬刺終究還是要面對這一切,帕克也說出了一句不像馬刺人說的話:“這就是生意”。其實這麼多年帕克堅守聖城,生意的因素是最次要的。

GDP+小卡14年血洗邁阿密三巨頭。如果老詹,韋德和博士拿GDP的合同,或者各拿GDP生涯的最巔峰合同,說不定能有空間吸引杜蘭特加盟。不是黑,馬刺總希望用所謂的球隊文化吸引一個球員拿比自己身價低的薪水,上賽季的喬納森西蒙斯去魔術已經開始有苗頭。這賽季的小卡更是把馬刺的場內外的體系擊碎。

我很尊重馬刺,尊重他們這種文化,但是現在馬刺在鄧肯退役,禿子老邁,帕克離隊,小卡鬧翻的情況下,是時候重新融入現在金元NBA的環境了。要想想功勳老臣帕克雖老還不值一份千萬的養老合同嗎?畢竟莫茲科夫,魯爾鄧都能拿到的1500+的長約合同。

終於馬刺也將物是人非,市場上終歸要談生意,少談感情,談感情傷錢💰


懂球帝神不死鳥

在2007年,馬刺獲得第四次總冠軍的時候,有記者問馬刺老闆,會因為重建而選擇放棄老邁的GDP嗎的時候,馬刺老闆慷慨激昂的表示他會和GDP死在一起,也就是說馬刺老闆要和GDP生死與共,不離不棄,而這麼多年GDP也是做到了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一個人,一座城,馬刺隊成為聯盟中令所有人羨慕嫉妒恨的球隊,不僅僅是連續20年打進季後賽,更是馬刺隊的團隊文化!在這裡你能找到歸屬感,這裡就像是家的溫暖!這也讓很多人寧願降薪也要來到這裡!然而,這個夏天,這個傳說被無情的打破了。法國跑車帕克以兩年1000萬美金加盟黃蜂!沒能實現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的誓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BA是商業聯盟,利益才是最重要!談感情傷錢,同樣談錢傷感情!





冰雨在胡亂的拍

對於刺蜜來說,今天絕對是充滿陰霾的一天!一大早收到帕克2年1000萬加盟黃蜂的推送!果然啊,當年的GDP如今送走了“P”!

大陸這端,楊毅老師發微博“職業體育世界裡最美的童話,寫下了現實的結局。終於,你們沒能一起死去!”本是對GDP的一段感慨,卻被某些網友批評“說話不合適”!相信這些網友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吧!



2007年馬刺擊敗詹姆斯的熱火奪冠後接受採訪時,記者問馬刺老闆∶現在這支球隊已經功成名就,如果鄧肯或馬努老了,你會用老將交易拆散這支球隊嗎?這句話的背景是公牛兩個三連冠後支離破碎,三連冠的湖人OK分道揚鑣!馬刺老闆霍爾特回答道:“我不會這麼做的,我們所有人都會一起死去。

”老闆堅守了他的諾言!

帕克和馬刺之間的感情無需贅言!帕克在籤協議的前一小時仍不忘打給波波,阿德社交媒體為帕克送出祝福“保持耐心,相信你的旅程”,波波髮長文致意帕克“最大的欣喜是看著帕克在我們的眼前一步步地成長”,馬刺官方發推致謝帕克“謝謝你,TP”……


楊毅這番話既展示了GDP在當年是怎樣的最佳組合,又表露了NBA是商業聯盟,這是“現實的結局”的無奈!但帕克去到哪,我們依然記得GDP是在馬刺!


四號射手

隨著帕克以2年1000萬加盟黃蜂,馬刺GDP組合連個“P”都不剩了!作為著名的籃球評論員,楊毅老師也在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為GDP最後的結局感到可惜。


楊毅老師在媒體上表示:職業體育世界裡最美的童話,寫下了現實的結局。終於,你們沒能一起死去。


有球迷表示楊毅老師說的話“一起死去”不合適,這隻能說不是馬刺的老球迷,如果是馬刺的老球迷,就會知道這句話是馬刺老闆在奪冠後說的,馬刺奪冠後有人問馬刺老闆馬刺的未來會如何時?馬刺老闆回答說:我們會一起死去!

可惜的是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現實就是現實,鄧肯退役,帕克出走,吉諾比利還會留下來麼?說好的一起離開最終敵不過殘酷的現實,最後的結果還是各奔東西,剩下的一個小卡卻在吵著離開,聖城的未來只剩下波波維奇讓人牽掛!為何最後離開的反而是年齡最大的?

童話的結尾預示著新的開始,帕克的離開也許會讓帕克找回自己法國跑車的感覺,也許倫納德因為帕克的離開而回心轉意,聖城會因為帕克的離開而煥發出新的生機麼?只是如果以帕克的離開來換取聖城的重生,是不是太殘忍了呢?


青蛙侃球

其實楊毅老師這話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對於帕克加盟黃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是最真實的。

馬刺王朝GDP組和在一起打拼十幾年,本該是可以選擇終老馬刺的,至少其他兩人鄧肯和吉諾比利是這樣的,但NBA終究是商業聯盟。帕克在生涯末年選擇離開馬刺,加盟黃蜂,或許真不是某一方的原因,雙方都在尋求利益最大化,馬刺放走帕克後可以著力培養新人,而帕克加盟黃蜂后可以為他們帶去季後賽經驗。


話說回來,有時候也挺同情這些名人的,他們說過的話,寫的文章,都會被一些人過度解讀,其實沒必要,人家只是發個心情說說。我們不要總把事情往壞處想,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帕克在宣佈加盟黃蜂后說了一句:這都是生意,我仍然愛聖安東尼奧!


賽事精選

看到題主這個題目,我特地跑去看了下楊毅發的文章。楊毅這篇文的題目是《王朝末年,我們終於沒能死在一起》,其中王朝末年指的自然是馬刺王朝了,而這句“我們終於沒能死在一起”,並非題主所說的“你們沒能一起死去”,兩個說法可以說還是很不同的。

題主所說的“你們沒能一起死去”這說法確實很不合適,帶著惡意。而楊毅寫的“王朝末年,我們終於沒能死在一起”,題目多少有些譁眾取寵的味道,不過目前的讀者大都喜歡類似的題目,但本質上說得還是,GDP組合的三人最終還是不能都只在馬刺一隻球隊,說的也是帕克和馬刺無法善始善終。說得更是馬刺球迷對GDP組合之間的情感。

從全文看,楊毅主要講的也是NBA的生意以及人情味題目。所以我個人覺得楊毅這個題目問題其實不大,而題主的這個問題的提法倒是有挑撥的嫌疑在裡面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了,有補充或者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留言,謝謝大家。歡迎喜歡籃球的朋友關注我的頭條號。


籃與球

不知道別人,當我聽到帕克簽了黃蜂之後,我說我很失望,不知道以後是否該繼續喜歡帕克。可是越來越多關於馬刺籤他的內部消息流出,我又開始同情他。喜歡了他17年,支持了馬刺17年,不知道是因為他還是因為gdp。但是,gdp走到今天這樣的結果確實令人唏噓。本以為,gdp就是馬刺,馬刺就是gdp。可惜,生意就是生意。楊毅非常鍾愛馬刺,所以只要不是馬刺的死忠粉,都不能夠理解他的真實意義。就如同,世上再無gdp,死生不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