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進行經濟封鎖會導致國際油價重回100美元的時代嗎?

Mask韓先森

國際原油每桶超過一百美元,甚至傳聞要奔二百美元,也曾發生過。世界也沒有崩塌,大家也是正常生活。所以,真發生了也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都會有辦法應對。當前,我們要分析一下,為什麼油價可能上漲?這個問題中提出一項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在廢除伊核協議後,要其他各國不和伊朗做生意,加大對伊朗的制裁。而伊朗也不示弱,甚至提出,不讓我出口石油,別的國家也不要想好過。要用封鎖中東石油通道的辦法,反擊美國的制裁。所以,大家認為,真是都較起真來,那麼,石油減產成為必然,價格當然是要上漲了。其實,我們還沒有算計另外原因,就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美國,幾乎向世界各個主要經濟體及國家,發動令人震驚的貿易戰。它的口號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第一!如果是這樣發展下去,世界的經濟必然也要大受影響。因為,美國是世界老大,很多規則、法理都是它制定。如今,它認為一切又都不合理,要重新洗牌重來,整個世界能好嗎?這樣,石油價格好像就漲不上去了,正常經濟條件下,石油作為能源是必需的。如果瞎折騰下,一切都亂了章法,就沒有可能出現正常的事了。經濟重新陷入危機,一切又開始下行,這才是可怕的!所以,現在這種情形才是最危險的,比石油上漲可怕的多。

特朗普入主白宮,把一切都改變了。起碼到目前來看,美國已經沒有盟友了,大概以色列除外。你看,貿易戰開打後,美國針對的是所有和它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只要你是賣貨給美國,就是美國貿易上的敵人,就是讓美國倒黴的惡棍。除了咱們天朝,其他的英法德意日,還有它自己的近鄰加拿大墨西哥,都是它貿易制裁的對像。大家也是驚呼,美國這簡直是瘋了。

不錯,我們很難想像,一項貿易經濟活動,卻搞得如敵人般、你死我活,至於嘛!

美國自身的產業空洞,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下,資本和貿易規則中競爭、流動的結果。當整個世界經濟經過這幾十年重新洗牌,美國西方突然發現,自己的經濟上的至高點不存在了。因為,原來落後、貧窮的第三世界地帶,已經崛起一片新興工業園區。世界經濟實體,已經從發達國家,搬遷到那裡。而在商品交換中,西方發達國家的隨意交付些產品,就可以換回低價勞動產品,已經成為過去。日常用品的消費,已經不能只是用自身什麼超級價值實現,必須真正等價交換。這時,貿易的出超和逆差間的反轉,就形成劃時代的事件。

經濟的運營是在資本的追逐利益中前行,也促使那些最先取得經濟先行者,能夠獲取應有利潤。不論國際資本,還是國內企業,只要真正進入市場競爭機制,都會在這一博弈中一較高下。誰付出了,努力了,誰就最有可能獲勝。美國的資本特別是那些跨國公司,並不是失敗者。它們是最先進入先進領域的企業、公司。如我們內地相當數量企業,都是合資、合營企業,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財吧。應該說,他們是發了財的,而我們卻學到了門路,最低有了也發財的能力。相互之間共同協作,一起發財是可能的。

但美國在好些年前就覺得吃了虧,讓發展中國家佔了便宜。因為,它自己直接生產的廠家越來越少,進口的東西越來越多。那時,他們就搞貿易保護了,好像小布什時就有過,他們的發言人講,如果進口物品不設限,過二十年,美國就要成為發展中國家了。語出驚人!原因就是,在沒有強力競爭者條件下,美國西方國家可以舒服的享受自己的紅利。但是,如果有競爭者,對不起,憑本事較量,打不過,就要讓位。但它並不讓位,要用非經濟手段打垮你。這時,貿易戰就不可避免。

特朗普實行的辦法,和幾百年前大清王朝的閉關鎖國是一樣的。它的一切都要在美國生產出來,不用別人的;“天朝上國物產應有盡有,不需要與外夷通商”。而本國物產,則可以賣給別國,彰顯天國特色物產。所以,特朗普完全可以面南背北、改稱川普陛下了。

而且,還不能讓這個世界平靜,一再挑戰各種極端事件。伊朗的核武問題已經解決,卻偏偏要按以色列的觀點,重新折騰一把。以色列是什麼觀點呢?搞了一面牆的材料說明,當初伊朗已經在搞核武。但我們要問的是,現在搞沒搞?不是沒有嗎!把過去的事倒騰出來,算今天的帳,也是很奇怪的先例了。

伊朗現在也很生氣,想用同樣極端方式來叫板美國的挑戰。完全沒有必要!對待挑釁者,除了堅決回擊外,就是不主動升級。它不讓你出口石油就能做到了嗎?給人傢什麼好處啊?特朗普吝嗇的很,一分錢也捨不得,所以,最後也就喊喊罷了,真封鎖你時再說。

伊朗要做的是配合國際社會,將伊核協議繼續貫徹下去,不給美國發難進一步藉口。而不是隻是針對美國,要和它比高低。如果那樣,正是美國以色列希望的。


張139558534

油價重回100美元是完全可能的。這其實是伊朗希望的,也是特朗普不願意看到的。

特朗普對伊朗的制裁決定雖然還沒有完全生效,但是影響已經初現端倪。印度、韓國的煉油企業已經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歐洲的煉油企業也頂住當地政府的壓力,撤離伊朗。伊朗原油出口急劇下降,也就是國際原油短缺的開始。正因此,特朗普要求沙特和歐佩克儘快增產,來減少伊朗原油短缺的影響。

對於特朗普來說,國際供應短缺,必然會導致油價上漲。而油價上漲就會在美國國民之中引起不滿,動搖其連任的機會。另一方面,雖然伊朗減少了原油出口量,但是國際高油價也會相應增加其收入,對美國製裁效果不利。所以,特朗普一方面要爭取讓伊朗原油出口“歸零”,另一方面又希望其它石油生產國家增產,來降低石油價格。

但是伊朗不會讓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得逞。伊朗現在最懊惱的就是當年沒有把核武器一口氣造出來,現在沒有和美國叫板的資本。好在伊朗手中還有一大“經濟核武”:霍爾木茲海峽。如果美國逼得伊朗走投無路,伊朗可能被迫宣佈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把海灣六國90%的石油封鎖在波斯灣內,切斷全世界40%的石油供應。這樣的話,世界失去的不僅僅是伊朗的石油,連同歐佩克的石油一起都沒了。這無疑是一顆經濟核彈,足以把油價炸過100美元。

所以,美國要制裁伊朗,但又不希望油價高企;伊朗不在乎油價飆升,逼急了還可能把油價重新退回100美元之上。


七號臺

感謝悟空邀請!美國重啟對伊朗經濟制裁主要是針對伊朗的石油產業,但不會導致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因為美國可以通過國內和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主要成員國沙特足以填補對伊朗制裁造成的石油供應缺口,美國的單方制裁伊朗石油造成的破壞性在可控之內,油價難以大幅度上漲。

而石油輸出大國俄羅斯並沒有對盟友伊朗即將面臨的史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做出任何強硬表態;另一個反美石油大國委內瑞拉內政不穩、油產量不足以影響國際油價,美國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才全面要求盟友禁運伊朗石油,要不華爾街、美國國內都放不過特朗普。

目前的國際油價在73美元左右徘徊,飆升到100美元意味著漲幅高達為37%,這對美國金融、工業製造業等將面臨巨大沖擊,再加上美國中期大選,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傻到斷送自己的政治之路,所以油價短期來說不會出現100美元的時代,除非對伊朗爆發戰爭衝突或者歐佩克減產或者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可能性也很小,要不評借伊朗每天的400萬桶產量很難重創全球石油供應量。

美國在頁岩油革命之後,技術的突破導致開發成本逐漸下降,原油產量開始高更猛進,多次衝擊全球原油供應平衡點,也導致了國際產油過重新洗牌。在奧巴馬2015年與伊朗簽訂核協議、解除經濟封鎖之後,美國原油出口量逐漸攀升同時也減少了石油的進口,最終導致國際油價暴跌,伊朗在解除禁運的這幾年經濟也得到了穩定增長。在特朗普上臺後重返中東後,在今年美國的原油產量一路創新高,最高達到了日產一千多萬桶,一旦啟動180天緩衝期的制裁伊朗石油方案,美國完全可通過本國和歐佩克為首的沙特配合量產來對沖油價上漲的風險。

而特朗普在今年5月8號正式宣佈退出的伊朗核協議框架的當天,國際油價曾一度觸及80美元一線,特朗普政府立即告誡盟友沙特石油大國增加產量來穩定國際油價,6月13號再度指責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可以看出特朗普也害怕石油價格上漲太快或者太高,所以美國一旦對伊朗實施全面經濟封鎖,國際油價短期重返100美元幾乎不可能,至少在特朗普的可控方範圍之內。


賽門軍略

重回100美元?俄羅斯答應嗎?所以,不要指望美國真的可以將油價推高到百美元!

1.伊朗現在到處遊說,尤其是歐洲市場,是重中之重。目前來看,美國特朗普正在“強拆”歐盟,企圖分離破壞歐洲國家。

2.至於俄羅斯來說,樂見特朗普現在各種嚯嚯,畢竟俄羅斯結構單一的現狀,普京沒有太多選擇權,而油價啟高,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好事。

3.美國現在發起貿易戰,對於美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情!伊朗油氣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機會。

4.沙特最有意思,五月份跑到俄羅斯聖彼得堡,跟阿聯酋、俄羅斯開個會,就開始增產。但是,沙特卻在我們需要鼎力支持的時候,跟著美國跑了!所以,對於沙特來說,如果一味跟著美國,遲早倒大黴。

5.俄羅斯、伊朗作為能源輸出國,未來日子不會太差,尤其是俄羅斯。現在特朗普急著會晤普京,有拉俄羅斯圍攻之意!但,長遠來看,俄羅斯不會上當。而歐盟目前分裂狀態,是美國最大攻擊點!

日本、印度就一心跟著美國?不可能!

所以,別想著油價回到上百!


英武

謝邀。剛才回答了一個類似的問題。閒看秋風認為石油價格重回100美元斷無可能。

為了更清楚的回答題主的問題,先稍稍回顧一下當年的油價是如何走高、後來又如何像“過山車”一樣令人唏噓

2003年至2008年,美國佔領伊拉克,在那裡引發了大規模的叛亂和破壞油田的活動;與此同時,國際社會渴求大宗商品的投資者對石油需求迅速增加;

除了伊拉克戰亂以外,尼日利亞的石油業的暴力不斷髮生,閒置產能不斷減少,對石油供應雪上加霜。

凡此種種,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促使油價大幅上漲,價格波動在2008年達到極端,原油期貨價格在7月份飆升至每桶147美元的創紀錄高位;

好景不長,同年12月油價就跌回每桶32美元,這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衰退。

即使到了2011-2014年之間的“阿拉伯之春“,仍然是戰火紛飛,但是油價的飆升,已經是過去時了。

一句話,伊朗不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出口石油的國家;換言之,伊朗全面被禁止出口石油,或者它封鎖水道,可能會有負面效應,但不足以推高油價。

你不賣,還有別的賣家;封鎖了那一條水道,換一個道路一樣可以。穩住沙特等海灣產油國,足以抵消伊朗石油供應缺失的影響。

各國的新能源、石油戰略儲備都可以應對伊朗可能的危機,畢竟是今非昔比了。


閒看秋風999

印度是在伊朗進口石油的大國,單日在50萬桶左右,如果印度直接對美國說:我立刻停止在伊朗買油!這樣簡直等於被美國人玩弄,不符合印度的大國形象,那麼印度在等待一個信號:你給我什麼好處?或者說特朗普你能保證我不受損失嗎?畢竟你們的愛恨情仇不能傷及無辜。美國發話了:沙特阿聯酋這些小弟們已經提高產量了,伊朗每天只能生產250萬桶油,毛毛雨的啦~分分鐘可以增產300萬桶,既不會影響你們使用,而且價格只賣60美元,現在歐佩克都79美元了,聽我號令穩賺不虧啊!目測印度馬上就脫鞋(妥協)。

剩下的是中日韓,日韓比較好說,畢竟美國駐軍在日韓,刀架脖子上不得不服軟,不然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剩下是我國,我國應該會根據利益最大化來決定怎麼做,至於伊朗人的死活應該交給偉大的真主,即使幫他一下也不能左右一個正在作死的命運。

石油市場向來以供需決定大致價格,歐洲是用油大戶,如果歐洲缺油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美國的高品質汽油都賣到阿聯酋了,更何況一海之隔的對面?美國可以保證歐洲的用油安全,歐洲各國含情脈脈的依偎在美國的懷裡四目而視。如果伊朗膽敢封鎖霍木茲海峽,那神棍政權將遭到全世界大國的合力打擊,這條死路想必但凡不是絕境絕不會去做,否則要麼變成伊拉克要麼複製敘利亞。

在近年來石油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在美國持續拉低油價的情況下,所以目測國際油價撐破天到90美元,除非有更大更要命的事情發生。



Mask韓先森

謝邀!國際油價由供求關係決定(一般的),能否上100美元,主要還看供求關係,先看需求方。

國際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盟國)。這些國家大致分兩類,一是歐洲,一是東亞。歐洲的英法德,東亞的日韓,都是美國的小弟,不買伊朗的石油好商量,問題是買誰的?只要美國提供新的供貨渠道,價格能接受,不買伊朗石油買沙特的也照樣用。另外,美國也是石油消費大國,正常情況下,也希望買到便宜的石油。

國際石油供應國。這些國家也可以大致分兩類,一是美國的盟國,一是俄國。以沙特為代表的海灣石油國家,包括科威特、伊拉克、卡塔爾、巴林、阿聯酋等等,基本是美國的小弟,所謂歐佩克組織,此處可以忽略,國際市場中,伊朗的石油產量,海灣國家的產能完全可以彌補。再看俄國,作為石油出口大國,同時也是非歐佩克成員國,俄國的石油出口量基本不受任何國家、組織限制,出口量主要受自身產能和國際需求量影響。伊朗被制裁,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多了一群消費客戶,俄國會是什麼心態呢?

綜上,美國對伊朗經濟封鎖,不會造成國際石油需求量的突然增加,供給量可能會暫時短缺,但是有沙特等盟國在,供給量缺口短時就能彌補(或提前增產)。保障供給,油價會大幅波動嗎?短期站上100美元整數關口有很大想象空間,長期維持高位運行的可能性非常小,難道美國願意為俄國做高國際油價?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僅僅美國對伊朗進行的經濟封鎖,是肯定不會導致國際油價重回100美元的時代的。但是,目前我們不能忽視美國現在對伊朗的制裁層層加碼,而伊朗的抵制也可能會非常猛烈,甚至失去理性。

伊朗退出伊核協議,重啟核試驗,都未必會直接導致戰爭。但是伊朗如果使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封鎖波斯灣的這一大招的話,最後的結果恐怕會引爆美國發動對伊朗的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肯定會妥妥的重回100美元的時代。

也就是說,國際油價是否會重回100美元時代,判斷的唯一指標就是美國會不會發動對伊朗的戰爭。從目前來看,這種風險目前正在升高。因為伊朗目前的動作離正式退出伊核協議已經不遠了;同時又發出了“封鎖波斯灣”的威脅。而特朗普政府,面對伊朗的這種威脅,絲毫沒有妥協的跡象。雙方至少目前已經完全槓上了。


建章看世界

這個新聞一直比較火,也對近期原油價格走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原油價格一路上漲;

美國政府要求其盟友全面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也發明聲明:既然你們要禁止,大家都別想賣出去。就地緣政治來說,目前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

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都是產油大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霍爾木茲海峽2016年流經的原油創下紀錄,為每日1850萬桶。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Ismail Kowsari週四稱,如果美國要阻止伊朗出口石油,那誰也別想通過霍爾木茲海峽。

從上圖基本上就能夠看出這個海峽的重要性了,實際上很多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原油也是來自於霍爾木茲海峽。

如果美國和伊朗的關係真的到了這種時候,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那麼油價上100都算是少的了;屆時,全球的原油大亨必將藉此機會充分炒作,以此來抬高石油價格,虧得還是中日韓、印度等傳統用油大國以及缺油大國

所以,關鍵得看,美國和伊朗是否真的能鬧到如此的地步,伊朗又能夠堅持多久?

1)當前的原油供需情況

原油供需持續增長,已經接近1億桶/天

總體上原油供給也處在上漲狀態中,基本上供需平衡

OPEC剩餘產能也只有200萬桶每天;

歐洲、拉美、非洲、中東地區的鑽井數量持續下滑,亞太、美國、加拿大持續增加,就中東的潛力來看,可供應的數量還能大幅增加;

伊朗在制裁前後的出口數量增加大約在100萬桶左右。所以,但從伊朗出口降低給國際原油市場造成的影響來看,100萬的缺口不至於會引起國際上原油的大幅上漲。但是由此引發的恐慌情緒有可能會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

整個全球市場的供給呈現OPEC國家的供給降低,而非OPEC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的原油出口,特別是美國原油出口的巨量增長為世界原油供給增加帶來了供應。

世界原油的供給和需求是沒有太大問題的,關鍵在於原油作為戰略物資,與政治是分不開的,所以,政治在短期內甚至會超過供需,成為主導原油走勢的關鍵因素。實際上,伊朗棄用美元結算也是美伊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伊朗聰明,人民幣、歐元、日元都可以,把大家都綁在上面,而不像其他國家直接選擇單一貨幣;

除非美國和伊朗下決心要幹一架,否則國際社會恐怕不允許中東生亂,而且目前美國與伊朗也沒有發生直接衝突的必要,畢竟美國還掌控著中東的局勢,而且背後的利益複雜,伊朗可不是伊拉克;

所以,總體上來說,還得觀察國際局勢的發展,短期內恐怕還不會到100元的高價。


以股易金

儘管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同時又對國際社會發號施令,在今年11月4日開始,全面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海灣地區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只要伊朗不參與戰爭,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不與美軍發生直接軍事衝突,那麼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就不會重回100美元一桶的時代。

倘若美國實施對伊朗石油出口禁令生效,沙特、阿聯酋、俄羅斯等石油產出國,包括美國自身,都會加大原油的開採量,來供應國際原油市場,儘管石油期貨市場會有一波攀升行情,但絕不會摸高到100美元一桶大關。

原因就是,國際社會經濟普遍不景氣,特朗普政府又高舉制裁的大棒,到處惹是生非,大打口水仗,大打貿易戰,令不景氣的全球經濟,今年必將雪上加霜。

再則,從美國出臺制裁措施,到最終實施,畢竟有三個多月的緩衝期,日韓印等石油進口大戶,將充分利用此時機,加大本國的石油儲備量,以抵消美國製裁措施到來時對伊朗石油依賴的影響。

美對伊朗石油禁令,可樂壞了俄羅斯,擼串喝啤酒,觀賞世界盃,別提有多開心了,可謂美特朗普式的神助攻。


石油價格上漲,絕對有利於靠資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不景氣時,特朗普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普大帥擼串時送上冰鎮啤酒。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無意侵犯作者版權,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