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在搶人去庫存,地產股你還猶豫嗎?

各地都在搶人去庫存,地產股你還猶豫嗎?

龍光地產成立於1996年,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小型企業指數的成份股及富時Shariah全球股票指數成份股, 2017年,集團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29位、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盈利性TOP10"第4位、併入選《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品牌及綜合實力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

維持龍光地產(03380)6個月目標價:15港元,

一、 各地落戶政策接連放鬆,樓市景氣度依然高位延續

2018年5月16日,天津正式加入"搶人大戰"隊伍,天津發布了新的人才引進政策——"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新政策大幅放寬天津人才落戶條件、自主選擇落戶地點、簡化落戶辦理程序。全日制高校本科畢業生不超過40週歲、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週歲、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戶,不需要其他任何條件。據媒體報道,不到1天30萬人申請落戶!

而在此之前,武漢、南京、成都、西安等多地發佈鼓勵落戶政策以吸引人才,"送戶口""送房補""免費租借辦公區"等政策花樣百出。 據統計,此前 2017 年以來共有鄭州、南京、濟南、長沙、武漢、成都、崑山、東莞、西安等10多二三線城先後以人才引進和放開落戶的手段變相放鬆限購。考慮到穩增長、去庫存政策將持續推進,未來限購放開政策將有望在土地出讓收入依賴度較高、存庫較高的城市或區域展開。

二、公司是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龍頭

各地都在搶人去庫存,地產股你還猶豫嗎?

龍光地產一直專注於品質生活,迄今已開發逾90個住宅項目,為超過50萬人口提供優質人居服務。公司擁有廣東、廣西、四川、海南4大戰略基地和廣州、深圳、佛山、南寧、成都、海口等14大城市的戰略佈局。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敲定,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近期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基本定稿,有望近期公佈。考慮到粵港澳大灣區已列入"十三五規劃"及"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政策文件,其地位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值得關注的是,集團深耕珠三角和兩廣,前瞻性佈局作為國家級戰略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根據相關研報,目前龍光地產手上土地儲備總貨值約3880億元,其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佔比約80%,也就是約3145億元。截至2017年6月底,龍光地產通過公開市場獲取的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1475萬平米,其中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儲備佔比51%。不管用哪個統計口徑推算,龍光地產可以看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王。

龍光地產在大深圳片區即深莞惠區域的土地儲備佔比達72%,貨值將近2260億元。而其目前在深圳共有8個項目均是在地鐵沿線或地鐵上蓋物業。未來隨著規劃的落地及港珠澳大橋在交通方面的提升,公司有望顯著受益。

公司2017年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於香港及新加坡取得優質項目,開啟國際化征程。龍光地產與合景泰富共同在香港獲得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皮,另外與新加坡南山集團共同在新加坡獲得女皇鎮的住宅地皮。

三、 估值便宜,公司回購增信心, 營收淨利雙飆漲迎來業績爆發

估值便宜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大因素,即使在大幅上漲後,地產股估值仍然十分便宜。當前龍光地產的總市值約為47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400億元。按照賬面淨資產計算,對應的市淨率僅為2倍。

由於估值便宜,龍光地產的近年來回購動作頻頻,2016年全年共計回購6123.2萬股,佔總股本的1.11%,累計回購金額約1.95億港元。2017年10月,龍光地產重啟回購。據統計,龍光地產本輪共計回購370萬股,佔總股本的0.067%,累計回購金額近3000萬港元。大額的回購提振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根據2017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龍光地產總營業收入為123.82億元,同比增長了94.6%,創下上市以來最高營收記錄;從2014年的47.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23.82億元,增長了1.59倍。

同期權益股東應占溢利從2014年的12.8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3.99億元,增長了1.64倍。其中權益股東應占核心溢利為25.4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95倍。按財報披露,平均土地儲備成本僅為4680元/平米。得益於低廉的拿地成本,而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急劇攀升至39.48%,毛利率的高企顯示了公司超強的賺錢能力。

落戶鬆動預期、較為便宜的估值、靚麗的銷售數據、飄紅的年報業績等均為支撐地產股上行的主要因素。無論從基本面角度還是流動性角度看,而龍光地產會不會像年初A股的泰禾集團那樣"旱地拔蔥",我們可以翹首以待!

風險提示:地產行業調控政策進一步收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不及預期;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