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爲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大家好!歡迎來看我的文章,大家對我的文章有什麼看法,對今天聊的話題有什麼想法,對小編的觀點是否認同,在這篇文章內容之外還有什麼想知道的,都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參與討論哦!

從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到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天皇帝李治統治了中國34年,有唐一代僅次於玄宗明皇帝李隆基。在他統治期間,君臣、父子、夫妻、親威、朋友五道和順通達,唐國臣民幸福安康。他所創造的神仙伴侶式的帝王生活豔羨世人,他與妻子武后被世人稱做“天皇、天后”,共同完成了輝煌的中華盛世,以至於後世的各國皇帝崇拜不已。三江口一戰,日本人視李治大帝為天人,後更將李治的稱號“天皇”加在自己的帝王身上。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和中華歷史研究注重文治帝王不同,在歐美的史書中,隆重描寫的一般是那種開疆拓土、武功興盛的帝王。在歐洲人描繪的東方華夏曆史時,只有軒轅皇帝公孫氏、秦始皇帝贏政、漢武皇帝劉徹、漢宣皇帝劉病已、隋文皇帝楊堅、唐天皇帝李治等寥寥無幾的帝皇才入他們的歷史教材。其中,創造大唐盛世、兵鋒直指地中海、被稱做“黃禍”的李治大帝更是其描寫的重中之重。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李治登基後,文治武功並舉,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高侃擒車鼻可汗,平定漠北;至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遣大將蘇定方攻破西突厥,沙缽羅奔石國,西突厥亡,整個西域屬大唐王朝;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滅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這時,唐朝的疆域擴張到了極限:東起朝鮮半島,抵達日本海;西臨裡海,佔有半個中亞,抵達阿拉伯;南至越南橫山,越過北部灣,佔有半個越南,抵達中南半島;而北部則越過貝加爾湖,佔有整個蒙古。在他在位34年的時間裡,讓大唐的疆域達到最大化——1350萬平方公里,而保持近1250萬平方公里的時間就有32年,直到他駕崩的時候,這些領土都還在。可惜後來全都敗在他老婆手裡了。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近1250W的領土,望眼整個中國歷史,各朝各代,也只有元朝和清朝能與之一比,但唐朝卻比他們早了幾百年;望眼整個世界,也就只有近代的沙俄,蘇聯能與之一比,可那時的社會生產力卻是唐朝的幾百倍。早在1300多年以前,生產力還很不發達,又受到地理限制,這已經是人力的極限了。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軍事方面能與他老爸一爭高下,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功績,在唐朝所有皇帝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政治方面,有著名的“永徽之治”,在常年的征伐擴張之下,還能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不得不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好手。他登基後,由太宗的三日一朝,一日一朝,為了這個國家,勤勉執政,難怪身體會吃不消。官場上也延續了太宗時期較為清廉的遺風。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在高宗統治期間,社會經濟也持續發展,人口的增長非常的迅速,從貞觀年間的不滿360萬戶,增加到380萬戶到了他統治的後期,糧食持續多年的歉收,洪水、乾旱、蟲災和饑饉接踵而來,可在這種情況下也能保持人口增長,也是不容易,足以見他能力非凡。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高宗時期也是群賢輩出的時代,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高宗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唐太宗冷落。他還重新建立科舉制度,選用了一大把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而不僅僅是靠世襲的特權選拔。他的《永徽律》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為後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參考。(《永徽律》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議》中)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這個歷史上第二個被稱作天的帝王,和李世民的天可汗不同,李治是在世時期就被稱作天皇帝的人。從硬指標上看唐高宗確實是中國諸位帝王中成就最高的,絕對如日本教科書中描繪的一樣“中華五千年來第一人”。而不是現在電視劇中李世民那懦弱的太子,武則天那軟弱的丈夫。是一個上可騎馬打天下,下可坐堂治天下的中華帝王第一人。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上馬安天下,下馬治天下。唐高宗天皇帝李治曾發起大帝西征,將不可一世的突厥人徹底擊潰,逃竄到非洲大陸,從此突厥人開始了千年的沉寂,直到後來蒙古人崛起後,突厥人才再度崛起滅了東羅馬。王玄策書生一枚,卻率領各國聯軍,橫掃天竺,滅國無數,一統南亞次大陸,置天竺都護府。蘇定方三箭定天山,兵鋒直達地中海,置安西都護府,被歐洲人稱做“黃禍”。

被歷史低估的皇帝,日本人尊稱他為天皇,歐洲人卻說他是“黃禍”

太宗天可汗李世民時代徵吐蕃、高句麗都以慘敗結束,而天皇帝李治卻大勝而歸,並將高句麗徹底的從地圖上抹去。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中國對日本第一次戰爭--白村江之戰,以中國大獲全勝告終,奠定了中華帝國在亞洲朝貢體系中的支配地位,也使得日本九百年來不敢對中國發動戰爭。古就是疆域遼擴,四海臣服,才能看出皇帝能力,李治能力確實中華第一人。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