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羣衆,必須知道這6點!

大熱天,吹著空調啃西瓜,是再爽不過的事情,可是要做個合格的“吃瓜群眾”,其實沒那麼容易。關於西瓜的這些冷知識,你必須得了解!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一般紅色瓜瓤的西瓜確實比黃色的更甜一點。

證明:西瓜有紅、粉、橙、黃、白瓤均緣於所含類胡蘿蔔素種類與量的不同。

紅瓤瓜中含有的番茄紅素最多,紅色和黃色瓜瓤中還有葉黃素類物質(類胡蘿蔔素),番茄紅素的抗氧化作用比較好,而葉黃素類物質則主要對視力有好處。從整體來看,不同顏色瓜瓤的西瓜中心甜度不同,紅色的>黃色的>白色的。

溫度、栽培管理條件和留瓜節位等都會影響西瓜瓤的顏色,如溫度就很明顯,西瓜的向陽面較陰面的溫度高,著色更好,若是秋季,氣溫降低會影響紅瓜瓤品種中番茄紅素的形成,使瓜瓤紅色偏淡。(喬靖芳整理)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真的可能!

證明:“西瓜沒啥熱量,吃了就相當於喝水”的觀點,讓很多人在飯後毫無顧忌地吃,1/4個甚至半個西瓜瞬間下肚。

但事實是,西瓜雖然脂肪含量極低,卻有糖分。市售西瓜的糖分含量大約在7%~8%,甜的甚至能到10%以上。按8%來計算,500克西瓜肉含糖40克,2斤瓜瓤中的糖分達80克以上,相當於吃一碗米飯的碳水化合物(100克大米含約77克碳水化合物)。

一箇中等大小的西瓜就有8~10斤重,半個西瓜的瓜瓤有5~7斤,每天多吃一碗甚至兩碗米飯,怎能不讓人發胖呢?

西瓜正常情況下每天吃兩三塊就好,其餘水果的攝入量也要控制在一斤以內。

如果實在希望多吃水果,就需要減少一些主食。不過,水果所含的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比主食少,所以還需要再加點奶、蛋或魚肉作為彌補。另一個方案,就是增加運動,把多吃的糖消耗掉。(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不是。

證明:這種無籽西瓜、無籽葡萄肯定都是轉基因的,不少人總這麼認為。其實,這個鍋無籽西瓜不背。

無籽水果不是真的無籽,而是胚珠沒有發育成成熟的種子導致的。雖然實現西瓜無籽的方式很多,但是目前大多數無籽西瓜都是通過雜交手段得來的,也就是使原本能夠正常產生種子的二倍體植物轉變成三倍體植物,阻礙種子的正常發育,同時給予一定刺激,使果實自身產生足夠使其發育的植物激素,促進果實形成。而轉基因和雜交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無籽西瓜與轉基因無關。

無籽西瓜去掉了籽,跟正常水果的營養差別不明顯。雖然某些無籽水果在生長過程中用到了植物激素,但無籽水果所用的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在化學性質上差異相當大,並且代謝機制也各不相同,被攝入人體後也不會起到動物激素的作用,不要自己嚇自己了。此外,它和避孕藥也沒有絲毫關係。(喬靖芳整理)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是的!

證明:不妨做個小實驗,敲擊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和一個裝滿沙子的玻璃杯,兩者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對於不同生長階段的西瓜也存在類似的現象。

在果實發育初期西瓜瓜瓤(植物學中的胎座)中纖維素會相對發達,可起到支撐果實形態的作用。如果咬一口嫩西瓜,恐怕會有柔韌的口感。到了果實成熟時,在纖維素酶的作用下,西瓜果實中的纖維素被降解,有些細胞甚至脫離了纖維素編織的網脫離出來,成了分散的細胞,這也是熟透的西瓜有“沙”的口感的原因。這種形態上的改變,會影響敲擊時持續振動的變化。

簡單的判別方法是,隨著西瓜的成熟,振動的頻率逐漸下降,也就是敲擊發出的聲音越來越悶。那些聲音略顯清脆(頻率高)的西瓜大多是還沒成熟的生西瓜,而振動聲音略顯沉悶(頻率低)就表示西瓜已經熟了。(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是的。

證明:你的感覺沒有錯,其原因簡單說來就是,西瓜中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果糖,而果糖的甜性具有冷甜爽口性,也就是在同樣糖含量的情況下,甜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是溫度越低,甜度越大,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冰鎮後會更甜。

詳細說來,果糖有α型和β型兩種構型,通常在水果中處於一種動態平衡,其中β型果糖的甜度約為α型果糖的3倍,而在低溫條件下,這個平衡向β型果糖方向移動,所以就會感覺比常溫甜一點。還有一個原因,當水果的溫度越低,味蕾對果糖的甜味就會更靈敏,吃起來就會感覺更甜。

冰鎮西瓜固然甜,但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時候,不要立馬吃,最好放一會兒再吃,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

吃西瓜會胖嗎?啥樣的瓜更甜?吃瓜群眾,必須知道這6點!

答案:都是“套路”。

證明:近幾年,很多瓜農在西瓜的形狀上下了不少文章,把本來圓的西瓜通過套模具的方式,使西瓜出現了各種形狀,方形居多,甚至還有心形的。

這種異型西瓜的種植需要格外用心,需要選擇果型小而且是圓形的西瓜品種,然後在西瓜開花掛果之後10天左右,還要一顆一顆地測量西瓜的長、寬、高,再據此製作合適的模具,並儘快趕在西瓜膨大期完成拼裝,否則西瓜長大了,模具就套不上去了。

約兩週後,把模具去掉,這些西瓜就定型了,經過10多天的成熟期,就能上市。

由於這種西瓜製作成本比較高,因此售賣價格也較貴,其實它只是在外形上發生了變化,裡邊的營養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性價比並沒有很高。(喬靖芳整理)


① 趙俊強:影響西瓜瓤色的因素有哪些,農業科技與信息,2004(05):9-9

② 趙文恩,康保珊,胡國勤:西瓜瓤類胡蘿蔔素研究進展,《果樹學報》,2008,25(6):908-915

③ 羅濤:揭開無籽水果的“面紗”,農村百事通,2015(10):66-66

④ 徐鳳珍:模具化方形西瓜栽培技術,長江蔬菜,2003(03):27-27

⑤《健康時報》2018-07-03《做個合格的吃瓜群眾》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