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吳氏石頭記」的一些感想

關於“吳氏石頭記”的一些感想


近日偶聞紅學界一片爭論之聲此起彼伏,百度之,原來自2008年始,出現一部更為古老之《石頭記》鈔本,名曰《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簡稱“吳氏石頭記”,網上關於此本還有多種稱呼:癸酉本、吳本、吳祖本、何初本)。這個本子共108回,比一般鈔本多出了後二十八回,並且這個本子有大量硃批,很多批語是其他鈔本沒有的,其中有一部分批語署名“畸笏叟”、“松齋”等。真乎?假乎?爭論之眾各執一詞,而主流紅學卻對此本集體失聲。

筆者也乃一資深“紅迷”,一時之好奇,也想探個究竟。網上獲取,發現只有後二十八回,兩三天細讀之。猛然察覺,這就是失蹤三百多年的原稿真本,很多熟讀《紅樓夢》脂本的人都應能覺察到。原因如下:

一、故事情節與前八十回是連貫的,步步推進,環環相扣。各人物的發展脈絡完美對接,如同接骨療傷,骨骼和經脈正確對接上了。200多年來出現的各種版本續書都無法做到,非原作者寫不出來。

二、所有人物結局與前面的判詞、讖語、曲賦是對應的。

三、各階層鬥爭同樣激烈,此書從頭至尾就是一部王朝鬥爭、興衰史,一舉一動全是鬥爭。“吳氏石頭記”內的人物鬥爭方式、禮數是符合各個人物的階層地位的,與前八十回一致。打比方:《資治通鑑》是一部相斫書;同樣,《石頭記》也是一部相斫書,是隱去了年代、人物真實身份、地點的相斫書。毛澤東評論《紅樓夢》:“不看三遍沒有發言權”,“《紅樓夢》不僅要當作小說看,而且要當作歷史看”。《紅樓夢》就是一部歷史書。“吳氏石頭記”很好地還原了明朝末年的一段歷史,美中不足的是,後二十八回真事隱沒有隱藏好,過於露骨。

四、前八十回埋下很多伏筆,後面全有呼應。如果沒看到後文浮出水面的引線,甚至不知道前文哪裡是伏筆。

五、大部分語言風格和前八十回是一致的,近代、當代作家難於模仿,此前的各類續書就是例證。

六、後二十八回出現的大部分詩詞符合人物情感,氣韻和前面的一致。  

此後二十八回版本也出現各類瑕疵、迷團,如:人物性格發生變化;敘事節奏變快;語句較粗糙,不如前八十回細膩,甚至出現一部分現代語詞彙、語句、網絡文章風格等等。原來,藏家在公佈此本內容時,對原本內容進行了刪改。主要原因一是出於保護原本的目的,二是原文生僻字、長篇大論等比較多,藏家刪改成幾句話了之。


經過大量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可得出如下結論:

一、“吳氏石頭記”的真實性問題

“吳氏石頭記”雖然不斷被質疑、被打壓、被抨擊、被誣衊,但有幾點還是站得住腳的、不容質疑的。

後二十八迴文字中有大約20%是現代人語氣敘述,明顯是藏家的“傑作”,但還是有約80%文字是原筆原意,熟讀脂本的讀者應該有感覺,這就是作者的早期稿本,還沒有經過充分潤色。通過這個本子,我們能夠得知《紅樓夢》作者另有其人,肯定不會是曹寅的兒子或孫子。

至少可以斷定,藏家手裡是有真本的,只是沒有完全抄出來公示,這個後二十八迴文字也只抄了四分之三,抄寫過程中還改動過。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現在各文化部門、各“紅學社團”應該做好維穩工作,不應該讓那些不同觀點的派系任意狂咬、抨擊、誣衊。本人在某個群裡冷眼看了幾天,幾名或許受僱於“曹學”派的紅迷一味謾罵、亂咬、使潑耍賴。如果這樣下去,對收藏者造成傷害,對保護文化遺產是非常不利的。藏家也應當大度一點,不能跟無賴小人一般見識,找個合適的時候還是應該公佈全文,藏家對國家、對民族文化做出的貢獻,我相信還是會有公論的。

二、近100年的紅學研究走進了死衚衕,寫的明末歷史卻去往清中期找原型

如今“吳氏石頭記”的出現,終於撥雲見日,真相大白了。各種迷團迎刃而解,連周汝昌百思不得其解的靖本那些斷章殘句都有了答案。但也出現了新的“悲劇”,“吳氏石頭記”的橫空出世狠狠地打了主流紅學的臉,包括胡適、周汝昌等人。傳統研究紅樓的“紅學大廈”是該徹底推翻重建了。蔡元培的“索隱派”有缺陷,但是可以拿出來重新修正,至少算塊璞玉。“曹學派”卻是牽強附會、漏洞百出、前後矛盾,簡直就是一團糟粕,頂多算塊爛石。

三、“曹學”的真相

自《紅樓夢》這部小說流傳以來,誰是《紅樓夢》作者,從來沒有過定論。程偉元在出版程高本時,也只是在序言中寫到“《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內記雪芹曹先生刪改數過。”

關於“吳氏石頭記”的一些感想


民國初年,蔡元培和胡適為主的兩大派系產生觀點分歧,雙方都沒有足夠論據證明各自的觀點。胡適以撒潑耍賴方式與蔡元培論爭,湊出一些清人讀書筆記作為物證,蔡元培以君子風度退讓,甚至在胡適找不到物證的情況下幫胡適找到了一些書籍。於是在“正房”空缺的情況下,“偏房”撒潑佔了主位,這一佔就是近一個世紀。但胡適找到的這些清人筆記都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並無充分證據,因此胡適的這套理論一直以來都是前後矛盾,漏洞百出,誤導讀者近百年,年代錯亂問題、人物原型問題、作者問題等等永遠解釋不清。

胡適的人品問題,早就舉國皆聞,所謂“學術造假”,始作俑者,就是從胡適開始,連學歷文憑都造假,狗苟蠅營,還爬上了北大校長的位置,那套“歪理學說”還真培養出大批無賴、學術渣滓。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很厭惡這類人渣,蔣的日記中有準確的評價:“其人格等於野犬之狂吠”,“此人實為一個最無品格之文化買辦,無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為害國家,為害民族文化之蟊賊” “晚,聞胡適心臟病暴卒。”毛澤東更是毫不客氣把胡適鬥倒鬥臭。

筆者以為,二十一世紀還應該再來一次“胡適”大批鬥,把禍害文化界的蛆蟲徹底打倒,撥亂反正。“吳氏石頭記”真本雖然還沒面世,但“曹學”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應該垮臺。

關於《石頭記》的作者和書名問題,筆者有以下觀點:

一、根據藏家透露的第一回文字,“吳氏石頭記”是在吳梅村的《風月寶鑑》基礎上由曹雪芹(化名)增刪而成的。吳梅村,崇禎年間進士,榜眼。工詩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受崇禎、順治兩朝帝王賞識,入朝為官,出入宮廷,耳濡目染,具備創作這樣一部鉅著的能力與條件。著名的《圓圓曲》正是出自吳梅村筆下。

關於“吳氏石頭記”的一些感想

二、第二作者曹雪芹是個化名,與乾隆朝曹寅之孫曹霑沒有一點關係。曹寅家族與賈府這種皇家、王公貴族之家相差甚遠,即便是江寧織造,也只是正五品官。更為殘酷的事實是,曹寅家族甚至沒有曹雪芹這個人,家譜上都沒有,是一群“紅學家”研究拼湊出來的結果。

三、此書為前後集體創作,參與過創作的人大致範圍如下:吳梅村、曹雪芹、畸笏叟、吳玉峰、孔尚任(孔梅溪)、棠村、脂硯齋、芹溪、冒襄(又名醉茶老人)、松齋、綺園等等,皆為明末文壇精英。

如果某一天“吳氏石頭記”被官方確定為真本(這一天或許早晚要到來,山雨欲來風滿樓),對文學界、史學界、中小學教育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程高本後四十回的研究價值將被“吳氏石頭記”取代。

二、《石頭記》的藝術價值再次被提升,斷臂維納斯被接上了,雖然依然有缺陷。

三、作品的時代背景由清朝變為明末清初,人物原型將從清朝曹寅家族變為明末清初歷史人物。作品還原了大量真實歷史,不僅是大明王朝的血淚史,而且是中華民族的血淚史,《紅樓夢》在文學上、歷史上、藝術上都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四、動了很多人的“奶酪”。只要是守著江寧織造曹家為原型的研究,都將與《紅樓夢》無任何關係。

五、各地興建的曹雪芹紀念館、文化廣場、文化產業等要被重新定義。

六、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關《紅樓夢》所有選段、或者簡介都要被重新修改。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學生不能再被誤導,不能再被灌輸文化糟粕。

————————————————————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