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起河北進入主汛期 細化舉措確保安全度汛

河北新聞網7月10日訊(記者趙紅梅)今天,河北省進入主汛期。從省水利廳獲悉,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省降水量總體偏多,太行山區南段偏多2至4成,子牙河、大清河和漳衛河流域出現洪水風險較高,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大。目前,全省水利系統正在開展隱患排查,密切關注雨水情,確保安全度汛。

嚴格落實防汛責任。根據省、市、縣三級人員變化情況,我省及時調整了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組成人員,公佈了主要行洪河道、大中型水庫、主要蓄滯洪區、重點防洪城市等防汛行政責任人名單。在1002座小型水庫、487個河道內村莊、2923個蓄滯洪區內村莊全部落實了縣鄉村防汛責任人。5月15日開始,提前啟動了省市縣鄉防汛值班。

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從2月開始,全省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防汛大檢查。共發現各類安全隱患553處,具備整改條件的387項已全部整改到位,其餘166項已落實了應急度汛措施。5月中旬,省防指又安排6個工作組,深入65個縣(市、區),重點對小水庫、山洪災害易發區、蓄滯洪區和河道內村莊等防汛應急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全省通報,限期整改。

推進度汛項目建設。我省汛前完成了69項應急度汛項目建設,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129處防洪影響處理工程已完成79處,年底前全部完工。在14個縣(市、區)開展了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主汛期投入使用。

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我省修訂了《河北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組織指導市縣和管理單位修訂各類應急預案1290個。特別是對小型水庫、險工險段、山洪易發區、蓄滯洪區、尾礦庫、南水北調總乾渠及城市內澇等薄弱環節,細化了防、搶、撤、救等防範措施。對涉及人員轉移的,各地編印了防汛明白紙,明確了報警信號、撤離方式、避險路線等,逐村發放到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按照專群結合的原則,我省組建了163支、1.02萬人的專業搶險隊伍,2368支、87萬人的群眾性搶險隊伍。省級1000萬元的防汛物資採購補庫工作已基本完成,省市縣三級防汛物資儲備已達3.38億元。將全省小型水庫預警預報納入縣級山洪災害預警系統,通過縣級山洪災害預警平臺向小水庫管理人員發出預警信息。省財政投資862萬元,為1002座小型水庫全部配備了衛星電話,主汛期前已配發到位。

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完成了《河北雄安新區防洪規劃報告》,明確了雄安新區不同區域的防洪標準、防洪總體佈局、防洪工程措施。與北京市、天津市共同制定了《京津冀水文測報協作方案》,建立了雄安新區水文測報聯動機制。今年,我省在前期對瀦龍河、趙王新河、白溝河制定洪水預警標準的基礎上,對雄安新區上游的漕河、瀑河、萍河、府河進行了預警指標分析,確定了準備轉移水位、立即轉移水位、成災水位等。在白洋淀上游主要河道新建視頻監控站20處,在漕河、瀑河、萍河、府河新增水文巡測斷面4處,進一步提高了雄安新區主要河庫監測預報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