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一封喚醒過去歲月的手寫求助信

我們已經有多久沒用手寫的方式,為遠在異鄉的親人、朋友或愛人寫一封傾訴感情的信了?8年?10年?或許更久?誠然,這都不是問題,對於一個有幸融入了電子及智能時代的人來說,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有多種多樣,如:電話、短信、微信、QQ、微博、電子郵件等,每一種方式都比鴻雁傳書高效一萬倍。只是對於90後及以前的人來說,書信可以被忽視,卻無法將它從生命裡抹去,因為書信有著遠超筆墨與紙張的熱度、重量,這些熱度和重量,足以擊敗歲月,讓它挺立在生命深處,等待某天被某偶然事件喚醒。

這些偶然事件,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句話,幾行文字,一處風景,也可以是一首歌,一朵花,甚至只是夜晚的一點星光。

但近日,從心底裡觸發許多人對於書信、青春及其他回憶的,是一封沒有任何華麗詞藻的學生來信。除了手寫情結,這封信,至少還在兩個方面觸碰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東西,一是早已冷卻在舊影集中的學生時光,二是昔日伴我們度過無數日夜,曾經給過我們知識與溫暖的傳統紙媒。紙媒似乎也是過去時光的事物,睡在記憶不肯凋落的技頭。

這封信的內容如下:

淚奔!一封喚醒過去歲月的手寫求助信

你好!

我是一名學生黨,最近想購置一款手機,主要是用於打遊戲,性能要比其它的機子優秀一點,吃雞的話最好不要眨眼補幀。(滑稽)。內存的話理想是64GB,不然遊戲應用都下不了。現在我的目標機型是360 N7(劃重點!),但之前又有漫威的死忠粉安利成功,對一加的機型也考慮過,價格最好是在1500-1700RMB左右,拍照的話沒有太大要求。望小編能幫幫我抉擇一下,到底哪種機型適合我,或者安利別的性能手機。

望:電腦報能夠越辦越紅火!

默默看報的小粉絲。

2018年6月28日

此外,信中還塗鴉了兩幅分別題為“理想”、“現實”的畫,同時附了一些文字,但字體過小,沒有辨識出其中的內容,也就無法猜測小讀者在畫中要表達的意思,但信的末尾很有趣,微笑的表情之後,“請大佬一定要回復!回覆!及時回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語句,童趣盎然,且在純真之外,總容易讓人感受到只有青春才被允許的放縱與嬌憨。

對於信的記憶,大多數人的起點或許源於求學或打工促就的各種遠行。遙想當年,青春年少,一個人揮揮手告別家鄉的山與水,一路風塵來到異地,在陌生與孤獨中,唯一能與故鄉親近的日子,就是寫信或收到信的日子。信紙展開,故鄉熟稔的一草一木及親人的一顰一笑,無不躍然紙上,在字裡行間幻演著彌合時空的延展。

然後是紙媒,說到紙媒,不得不說,它在許多90後及此前人的心裡,應該是除了書信,唯一能普遍勾起人們心中溫馨記憶的事物。曾幾何時,公交車上、公園可供休憩的長椅上、燈火深處某個不需要說出準確方位的房間裡,以及那些被書香與青春浸潤的靜謐、發亮的學校宿舍中,時常可見手捧一份報紙、一份雜誌,安靜閱讀的身影。

紙媒對於90年代及以前的人們來說,是親切的,是不可或缺的,既是良友,也是諍師,既是戀人,也是姐妹兄弟,是漫長而短暫的歲月裡,滋養生命之重的厚實土壤,是夜晚寧靜的眸子裡那一枚足以燭照天地的星火,是花香,更是細雨,潤物無聲,沾身皆芬。

只是這樣的感覺,我們已經失去多久?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到2017年,國內紙媒停刊比例已達40%,不過,這並不殘酷,殘酷的是,這一現象仍在以無法阻擋的速度加劇,據騰訊網原總編輯王永治預言,到2018年,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而這裡所謂的三分之二,是僅僅指到2018年,那麼以後更漫長的日子呢?比如2019年,2020年,2021年……。

無紙媒可讀,到無紙媒可憶,僅僅一字之差,卻註定了從有所悲哀與無所可哀的距離。而這樣日子,確實已不遙遠。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近期看過的一部名為《超時空同居》的電影。當來自2018年的谷小焦與來自1999年的陸鳴,因時空重疊意外住在同一個房間時,一段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很欣賞其中的幾段對話,因為能簡單而明瞭地詮釋了情感和現實間的無奈,同時也能很好地反映出新舊事物必將更替的殘酷。

當得知陸鳴要中大獎後,男女主人公如是說:

女:“其實房子的大小,看出去的天都是一樣的對吧。”

男:“都一樣。”

女:“那些有錢人不就是比我們有錢嘛。”

男:“沒區別呀。”

女:“沒區別,說不定過的還不抵咱們呢。你看你,會畫圖又有才,長得也帥,就算是沒有獎金,一樣是個潛力股。”

女:“那些有錢人的眼裡,絕對沒有你這樣的純粹,而且,他們都迷失了。”

男:“對,都走丟了。”

但當中獎號碼被超時空力量抹去,陸鳴中獎已成泡影后。二人的對話變成這樣:

男:“你早上還說我是潛力股呢。”

女:“安慰你的。”

男:“那你還說我笑的都比別人都純粹呢。”

女:“有錢人笑的是純粹,沒錢就是傻樂。”

是谷小焦錯了?還是陸鳴錯了?都沒錯。這就是愛情的本來面目,同時也是每個人面對現實都不得不接受的殘厲。

書信消失了,或即將消失,讓位於更便捷的電話、短信、微信、QQ、微博等,紙媒正在死亡,讓位於傳播速度更快,更新頻率更為密集的的新媒體,新舊更替中,優異的、強大的必定要成為主導。

只是回憶仍在,在內心深處,異常緘默,等待著又一個時機將它喚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