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渭南市《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今年6月26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該文件的出臺背景和主要精神,記者採訪了我市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調研組組長、市安委辦副主任、市安監局新聞發言人吳庭樑。

記者: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義何在?

吳庭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安全生產發表重要講話,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思想。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年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我市《實施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安全生產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安全生產領域改革意見,順應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設”發展形勢,解決當前安全生產領域突出問題,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行動指南,對於推動我市安全生產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請您簡要談談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吳庭樑:《實施意見》著眼於解決當前安全生產面臨的突出問題,堅持改革創新、重點突破,分別從責任、體制、法治、防控、基礎等五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

(一)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主要是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科學界定部門監管責任。完善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風景區等功能區安全生產監管體制,落實監管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要求企業必須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切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健全責任考核機制,全面推行季考核、季講評制度,完善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每年三分之一行業管理部門向同級安委會述職,接受評議。建立安全生產巡查制度,將巡查結果作為領導幹部考核、獎懲和使用的重要參考。

(二)改革安全監管監察體制。針對當前安全監管體制不順、職能交叉、存在監管漏洞和薄弱環節的問題,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強化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能,加強安全生產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工作。完善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體制,規定安監部門為政府工作部門和行政執法機構,設相應職級的監察專員,按規定配備執法人員和執法車輛,設立鄉鎮(街道辦)安監站。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修訂完善各級各部門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提升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三)推進依法治理。嚴把安全准入。嚴格新、改、擴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嚴格從業人員安全准入,禁止將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設在非化工園區。明確每個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主體和每個企業的監管重點,防止盲目檢查。細化“雙隨機”抽查、專項檢查、聯合檢查、專家檢查、暗查暗訪、互檢互查等檢查方式,提升檢查質量和執法效能。逐步提高安全監管執法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佔比,對鄉鎮(街道)安監機構實施委託執法或派駐執法。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組長負責制,落實事故調查報告公開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事故調查報告和責任追究情況。

(四)建立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堅持風險優先原則,全面開展企業風險辨識評估,建立各級風險臺賬,實施風險分級管控。高危項目在審批前要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實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行業管理部門對本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負責,鄉鎮政府對轄區內安全隱患具有排查報告責任。企業對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安監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對市級掛牌督辦的重點隱患整改和督辦不力的單位,依法採取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供電和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按上限予以處罰,並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加強對城市高層建築、大型綜合體、管線管廊、燃氣、電力設施及電梯、遊樂設施等的檢測維護和安全現狀評估,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五)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取消企業安全風險抵押金,強制推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鼓勵大型企業對外進行安全管理服務,中小微企業訂單式、協作式購買運用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服務。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納入黨政領導幹部培訓內容,每兩年對黨政領導幹部和安全管理人員輪訓一次。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兩年內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組建全市安全生產專家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