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年莫斯科公國、奧斯曼土耳其、奧地利、波斯、瑞典、法蘭西形勢如何?

水原純2636


1520年的世界歷史,已經由中世紀晚期過渡至近代早期。政治上,民族國家和主權觀念已經產生,伴隨著“地理大發現”的進程,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活動,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的經濟聯繫也變得密切起來。此外,文藝復興和技術進步也逐漸使歐洲成為主導世界秩序的權力中心。


1520年的莫斯科公國,正處在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下圖)的統治下。瓦西里三世卓有成效地推動了俄羅斯的統一事業,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韃靼人諸汗國對邊境地區的威脅。不過,此時的莫斯科公國仍然遊離於歐洲體系之外。無論如何,瓦西里三世的努力也為他的繼承人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建立沙皇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520年,處在上升期的奧斯曼帝國迎來了奧斯曼歷史上最偉大的蘇丹——蘇萊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下圖)的統治,其國力和影響力即將步入巔峰。蘇萊曼繼位前,他的父親謝里姆一世就已經把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併入帝國版圖,使奧斯曼的勢力延伸至聖地麥加和麥地那。1520年的奧斯曼帝國無疑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政治力量,彼時的印度莫臥兒帝國和波斯沙法維王朝還無法與它相提並論。

1520年的奧地利大公國正處在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年在位,下圖)的統治下。作為“哈布斯堡帝國”的重要部分之一,查理五世從1521年開始委派自己的弟弟斐迪南一世擔任奧地利大公,積極對抗奧斯曼人對東歐地區的進攻。得益於哈布斯堡家族的重大影響力,奧地利也成為16世紀中歐地區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維持了較為穩定的政治局面。

1520年的波斯正處在沙法維王朝君主伊斯邁爾一世(1502-1524年在位,下圖)的統治時代。作為沙法維王朝的開國君主,伊斯邁爾一世開始統治時年僅15歲,他在1503-1510年的戰爭中成功征服了波斯和亞美尼亞全境、以及伊拉克大部分地區,並在1510年擊敗了烏茲別克汗國統治者昔班尼。但伊斯邁爾一世在1514年時被奧斯曼蘇丹謝里姆一世擊敗,停止了繼續向西擴張的嘗試。儘管如此,在他治下的沙法維王朝仍然是伊斯蘭世界僅次於奧斯曼帝國的強大勢力。

1520年的瑞典還處在與丹麥和挪威兩國組成的“卡爾馬同盟”狀態中,統治北歐三國的最後一位君主是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1523年在位)。從1397年6月建立同盟之後,挪威、瑞典和丹麥三個王國便共同擁戴一個君主進行統治。克里斯蒂安二世在統治時希望以強力手段實現丹麥和瑞典的合併,但他的努力並未取得成功、反而引發了1521-1523年的瑞典獨立戰爭,最終導致卡爾馬同盟的解體。

最後來說說1520年的法國,此時的法國國王是“騎士王”法蘭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下圖),在他的統治下,法國開始了爭奪歐陸霸權的過程。法蘭西斯一世先是與西班牙繼續進行意大利戰爭(1494-1559年),他在統治初年先是贏得了1515年馬里尼亞諾戰役的勝利、1516年佔領米蘭城,併成功在法國建立最早的絕對專制政體。此外,法蘭西斯一世還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引入法國,推動了法國文化的進步,1520年正值法國國力上升期。法蘭西斯一世也因推動法國文藝復興和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成為法國曆史上最受民眾愛戴的國王之一。


平田君Bellatores


1520年,中國處於明朝中期,距離滅亡,還有一百二十多年時間;

這期間,莫斯科公國應該還是一個小國,奧斯曼帝國,依舊處於很威風的時代。

瑞典和波斯也都有著各自的發展。

奧地利也算是強大的狀態。

法蘭西此時距離資產階級革命還有很長的一段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