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智造十年計劃啓動,消息一出多隻個股漲停!

國內最大的雙黃連製造企業福森藥業近日成功掛牌港股,引發人們對中藥的再次關注。而隨著《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8)》出版及“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啟動,業界一致認為,便宜又好用的中藥今後或將成新寵。

變化:

中藥產量大幅增加,民營資本競相開設中醫館

你大學時讀的是哪個專業?

今年高考結束後,在多個不同的場合,河南商報記者都聽到有人建議學生填報志願時報中醫。

但中醫的發展情況卻鮮為人瞭解。近日由省社科院出版的《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8)》透露,2017年,河南省醫藥產品產量有升有降,但中藥飲片、中成藥加工則在穩定增長。

報告稱,2017年河南省化學藥品原藥產量32.64萬噸,同比下降2.6%;而中成藥產量為44.76萬噸,同比增長8.3%。

在鄭州開中醫館的趙先生稱,中藥飲片、中成藥在中國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這裡面有三個原因,一是隨著老齡化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醫藥產品採購價格會持續走低,而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 、腫瘤治療藥物和兒童用藥則會激增;二是政策方面,《中醫藥法》、《河南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2016~2030年)》等文件提出要對中醫藥產業大力扶持;三,則是中醫診所的開辦,從審批制變為備案制後,民營資本會大批量進入,最近這幾年,各類中醫堂、中醫館如雨後春筍般增多,就是明證。

趙先生稱,河南當地就盛產很多中草藥,如對癌症有抑制作用的半枝蓮,河南確山的產量,佔全國的60%。

行動:

我國中藥正從2.0時代轉向智能化、數字化

不但在河南,就全國而言,中藥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7月7日,智造中藥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聯合國內十餘家中醫藥龍頭企業,共同啟動了“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該行動將致力於推動中藥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發、應用與推廣。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表示,1996年時,我國中藥工業產值只有234億元,到了2015年,增加到了7867億元,截至2017年底,全國中藥工業總產值約9000億元,並帶動形成了約2.5萬億元規模的中藥大健康產業。

張伯禮稱,我國中醫藥現代化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國內的大部分中藥生產企業還處於工業2.0水平,雖然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但真正達到工業3.0或4.0水平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還很少。

河南一生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琪稱,隨著我國首部《中醫藥法》自2017年7月開始實施,國家對傳統醫藥的扶持,也會讓更多企業進入到中藥二次開發領域,中藥材和中成藥加工企業將迎來發展契機。

沈琪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826億元,同比增長12.2%,而這其中,增長最快、增速最高的就是中藥飲片加工業,增幅高達16.7%。

影響:

多隻個股漲停,28家上市公司年中報27家報喜

“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的啟動,讓業內看到了中藥智能製造標準化的希望。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7月10日,4只中藥股如大理藥業、天聖製藥、新天藥業、健康元等聯袂漲停。當天,31只中藥股還出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合計吸金3.09億元。

梳理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28家中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27家,佔比逾九成。

中藥行業優良的業績表現也吸引了機構的目光,近30日內,共有20只中藥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評級。

國家多個部門也在助力中藥發展。

在工信部近日公佈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中,醫藥行業有九家,其中六家是中藥企業。

工信部還表示,正在積極推動中藥企業努力實現中藥材來源基地化和生產過程智能化,希望通過這“兩化”實現中藥“三性”,即保證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

本地:

河南中藥企業營銷也要“上山下鄉”

《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8)》稱,從全國範圍來看,河南醫藥類的企業總體偏少,截至2016年只有499家,但同時,河南的醫藥企業整體偏“中”。

除輔仁藥業外,太龍藥業、羚銳製藥、宛西製藥等相對偏於中藥製作,全劑型的大型藥企,在河南還是空白。

不僅如此,河南的藥企整體規模都不大,華蘭生物等龍頭企業年營收基本在20億元左右。輔仁藥業整體上市後,資產規模可超百億元,營收能達40億元左右。與醫藥巨頭動輒破千億元、幾百億元的產業規模相比,河南醫藥企業整體實力偏弱。

眼下,河南藥企中,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還是公司營收的主力。

2017年,太龍藥業全年營收11.66億元,中藥飲片收入5.47億元,佔比達47%。輔仁藥業,2017年上半年營收2.62億元,也主要得益於輔仁糖尿樂膠囊、益心通脈顆粒、小兒清熱寧顆粒、降脂通便膠囊等一系列中成藥的生產。

但各河南藥企也在不斷尋求新的收入增長點。例如,輔仁藥業在加強中成藥顆粒、保健食品的研發,以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同時也避免同質化競爭。宛西製藥通過打造“仲景”品牌,佈局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和中藥養生等,打造一體化健康產業鏈。

2017年,河南各藥企銷售渠道也出現了多樣化,如“上山下鄉”(上山,指的是線上;下鄉,則指基層醫療市場)。

就拿羚銳製藥來說,其除了加大渠道投入和促銷力度外,還加大了基層醫療市場的佈局,如通過診所開發、連鎖店服務營銷,進入商超、線上店鋪、旗艦店等,線上線下齊頭並進,打造了醫藥產品新的營銷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