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又到了

走進山西老字號”活動時間了

今天我們要

為大家介紹的是

平遙牛肉!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平遙古城,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2700多年的歷史,300多處古蹟,

註定揹負著太多的往事。

曾經的“匯通天下“日升票房被譽為

“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

雙林寺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千年文化,歲月今朝,

平遙古城還是原來的模樣,

散發著歷史與文化的濃厚味道!

平遙牛肉在這座古城中“發芽,結果”

融入了這座城市。

不僅是普普通通的食品,

也是昔日晉商行行走域內域外的鄉情寄託,

是表裡山河自重一方的厚重;

更是這座古城的特色,文化,歷史,

已經成為了平遙古城一個鮮明的符號象徵。

在現代社會環境的詮釋下,

已昇華為一種品位、一種文化、一種享受。

對於奔走他鄉的遊子來說,一道熟悉的家鄉菜就是濃濃的故鄉情!一個特產美食,濃縮了遊子對故鄉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

平遙古城是中國牛肉之鄉,平遙牛肉是產於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的全國名品產品。

平遙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美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民國初年,西郭村韓來寶在縣城南門外開設隆盛旺牛肉店;韓照林在城內西大街開設牛肉加工作坊,之後,牛肉店鋪、作坊逐年增多。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平遙牛肉博物館中還原了老作坊“興盛雷”)

平遙牛肉,傳統制作工藝獨特,從生牛屠宰、生肉切割、醃漬、鍋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鹽、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

依當地特有的土壤、水質、氣候、人文等因素,採用考究的選料方法和獨特的醃、滷、燉、燜製作工藝,所產牛肉,不添加任何色素但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經國家肉類食品質檢中心檢測,平遙牛肉鈣、鐵、鋅含量分別比一般牛肉高127%、59%、32%,維生素均比一般牛肉高。

平遙牛肉

文化與鄉情的寄託

冠雲平遙牛肉這一美味食品歷史悠久,

製作工序,概括起來有五個字:相,屠,醃,滷,修五大工藝流程。平遙牛肉與其它各地醬牛肉的不同在於,原料選用自主養殖基地,屠宰基地,且經排酸後的生牛肉;一般加工醬牛肉不願用老牛,而平遙醬牛肉卻是牛越老,做出來的醬牛肉越香,保存的時間越長。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清慈禧太后途徑平遙享用時“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食之後譽為皇宮貢品。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平遙牛肉博物館中還原了慈禧太后品嚐牛肉的場景)

平遙冠雲牛肉

千萬人的選擇

>>>>源

綠色生態育肥牛養示範區,保證每一件產品都具有可追溯性。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產

肥牛養示國際標準化無菌安全生產車間。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材

肉分優劣,佐以秘方“金井”之水,“玉池之鹽”醃與陶置於窖,深“十丈八尺”,時十日。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品不盡,戒不掉!

牛肉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一種食物。牛肉肉質非常有嚼勁,並被稱為“肉中驕子”。平遙牛肉,更是較完整的保留了牛肉的自身的營養。成為牛肉行業的佼佼者,不論在口感,質量,還是服務上,都給予最安全的保障,買的順心,吃的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