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山的來歷

眉縣營頭鎮董家山村地處秦嶺北麓太白山腳下,全村有六個村民小組,294戶,1125人,姓氏比較龐雜,有魏、劉、董、張、李、盧、陳、薛、肖、鄭等姓氏。除了二組名字叫董家山外,其他五個組都有各自的名字。一組叫東坪,三組叫南溝莊,四組叫南溝梁,五組叫喻家嶺,六組叫碗子城,大多都居住在五梁五溝十面坡上,楊家河、潘家河、霸王河從村內流過,村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一代一代老輩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但是說起村子的來歷卻說法不一,有人說以前村裡董姓人家多,所以叫董家山。不過經筆者參閱大量文獻記載和記錄走訪老輩人後,發現下面這種說法更有說服力。因為在眉縣常興鎮,董卓曾經在這裡修建有“萬歲塢”。


董家山的來歷

董家山的來歷​西漢建武二年(26),赤眉軍攻入長安,其中一支精銳部隊屯兵碗子城,即今營頭鎮董家山。碗子城其狀如碗,其型似盆,西臨高崖陡坡,地勢險要,東依森林河流,向南延伸四咀山,北門喇叭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27)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當地已殘破不堪,遂四處尋找糧食,遇大雪損失慘重,隨後被劉秀將領馮異兩次擊敗,赤眉軍頭領樊崇投降被殺,碗子城也就成了一座空城。 中平元年(184),董卓以破虜將軍,從司空張空、執金吾袁滂討北宮伯玉,率部屯駐眉縣。十二月,沼封卓為"犛鄉侯",食邑千戶。中平元年,董卓自遷太尉,更封眉侯,起壇眉城。(190)二月,董卓修築眉塢城,屯軍聚財,(192)四月二十三日,王允設計斬殺董卓,並派皇甫嵩率兵斬殺董卓三族,早有快馬通風報信,董姓人氏眉城亂做一團,其中有一分支其祖參加過赤眉軍,知道碗子城身處深山,有山有水,並有大量空閒土地可以開墾,逐連夜啟程,隱姓埋名含薪茹苦的在碗子城生活下來。 到青龍二年(234),諸葛亮率精兵10萬出斜谷伐曹魏,因碗子城董姓後人通風報信有功,大賞之後,改碗子城為董家山延用至今,直至現在,董家山還有董姓人家,但是否是董卓后稷已無從考證。

董家山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