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山西臨汾是華夏第一王都?

京兆才子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就中國文化的“始制有名”而言,遠自“盤古氏開闢鴻蒙”之時,應該就有“盤古之都”的“名可名”。再到“有巢氏教民建房築屋”之時,應該就存在著“有巢之都”。到了“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之時,就應該有“燧人之都”。到了“華胥氏教民結繩織衣”之時,就應該有“華胥古國之都”。到了“女媧氏教民煉石補天”之時,就應該有“女媧之都”。到了“伏羲氏教民演易八卦通天道”之時,就應該有“伏羲之都”。到了“神農氏嘗百草教民嫁穡”之時,就應該有“神農之都”。到了“黃帝戰蚩尤替天行道”之時,就應該有“黃帝之都”。乃至於堯舜禹夏商周各朝各代,又有遷都之變。誰又能說清楚,究竟哪裡是“華夏第一都”呢?


網聞博報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眾多,歷史名人也是數不勝數。隨著社會發展,歷史名人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資源。由於各種原因,被稱為“華夏第一都”的地方有很多,今天就簡單說這樣幾個,只能總結一下呈上來了,排名不分先後,希望大家可以學習一下。

1、禹州,位於河南省,古代大禹因冶水有功,受封於此,禹之子啟繼位後,在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史稱夏朝,因此禹州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美譽。

2、二里頭,位於河南省洛陽,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天下之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建都之所。在考古工作者剷下逐漸浮出地面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之都城——二里頭遺址,就坐落在洛陽盆地之中。眾多的中國乃至東亞“之最”在這裡揭曉,比如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鑄銅作坊……但最重要的,它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

3、夏縣,古稱安邑,今天山西運城,因我國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號稱“華夏第一都”。地形概貌為七山二川一丘陵,全縣總面積為1352.6平方公里, 35萬人。境內山川相連,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點眾多,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4、臨汾,山西省,相傳臨汾曾經是我國遠古時第一個帝王堯

的地盤,所以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據說在大約四千年以前,黃河流域有許多部落,幾個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堯就是炎黃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原來是陶唐氏部落的部落長,所以也稱“唐堯”,在他任聯盟首領後,將都城遷到臨汾。

5、安陽,安陽在河南之北,是中國七朝古都,號稱也是“中華第一都”。安陽市北部的後崗,發掘出層次分明的三層文化遺址,最下層的是

距今六千多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中層是龍山黑陶文化,上層則是距今三千年的小屯白陶文化,將歷來爭論不休的這三個文化孰先孰後的難題化解開來。

6、曹縣,位於山東、河南兩省八縣交界處, ,是豫、皖、蘇通往山東的經濟門戶,東南部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橋頭堡和承接帶,公元前1700年,商湯建都於此,被稱為“華夏第一都”,先後養育了大禹、莊子、伊尹、黃巢、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等歷史先賢


日出東山紅滿天


因為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常人說“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可見山西之歷史悠久。而這其中,臨汾作為歷史極其悠久的一個城市,更是文化深厚。悠悠黃河水,滾滾黃土高坡,孕育了無數精彩的靈魂,也孕育的華夏文明。

大約在10萬年以前,臨汾就有丁村人繁衍。這是中國最古老的人種之一。而大約7000餘年前。有人輾轉來到這裡開發。由於這裡優越的生活條件,所以又產生了巨大的飛躍。產生的原始的種植業。人人都知三黃五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而臨汾便是三皇五帝中堯帝的故鄉。而且禹,舜也在此大展宏圖。商周時期,唐叔虞在此封唐國公。後經朝代更迭,雖然歷史早已成為史書裡泛黃的字,但是臨汾古老的文明,卻是無法忘記。


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是黃河文明的搖籃。臨汾人傑地靈,不僅孕育了三黃五帝,還孕育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漢朝大將霍去病便是山西臨汾人。所以由此可見,臨汾真為華夏第一王都。


老家呂梁


因為夠早,臨汾是有歷史以來記載的中國最早的首都。

不僅如此,《 禹貢》中將天下分為 九州,平陽為 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平陽就是最早的“中國”,不過這個時候的中國,還是國家中央的意思。

臨汾是堯帝的建都之地,又是最早的中國,自然可以算做華夏第一王都,因為這裡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今天,堯廟,堯帝陵也是來臨汾必去的景點代表,是尋根祭祖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歪事兒


目前可以確定的最早都邑就是二里頭,不服來辯!

一,夏都二里頭,2017年新版歷史教材


二,東亞最早廣域王權都邑,許宏教授


三,社科院官網

四,社科院給二里頭遺址立的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