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01

/

/

若論往昔中國人之風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一語殊為恰當,此乃立格之標準,亦是擇物之態度。君子之居,若是滿室金銀璀璨、雕龍畫鳳,專以華麗炫目而半點無書卷之氣,則覺俗塵撲面。傳統器物之中,金石竹刻、文房清供,最可稱溫文爾雅,觀之如清風入懷。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文房雅物當中,金石鐫刻一類,看似樸素無華,實則精緻珍貴。所刻諸器,多為文人珍視之物,後由彼此相交認同的名家作稿、名手鐫刻,方能出此合璧之美。所鐫之內容,亦是文人幾經推敲琢磨的名跡妙章,或顯趣味、或資紀念、或表志尚,往往趣旨深遠,意義非凡。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文房諸器鐫刻之法,亦十分講究,非拙工劣手可以為之。以刻竹為例,崇尚以「刀痕表現書畫之筆墨」趣味,行陰陽並蓄之刀法,呈現濃淡、虛實、疏密的效果。刻手須刀功深厚,線條挺括圓轉,進刀度淺而內涵豐富。如此精益佳作,無誇飾之風,有幽雅之韻,正宜君子品玩清賞。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02

/

/

器物既得,則講位置:室得器而生幽雅之味,器入室則具清供之美,此深關主人之才與情、格與境。董其昌《骨董十三說》中論:「骨董非草草可玩也。宜先治幽軒邃室,雖在城市,有山林之致」。「幽軒邃室」而具「山林之致」,這便是文人玩物怡情之外的精神歸旨,亦吾之所求。莊子所謂「超然世外,欲乘物以遊心,逍遙馳騁」,似可尋也。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03

/

/

大凡金石書畫之竹刻扇骨、臂擱及紫砂茗壺,乃至印章、帖、硯匣、筆尊、硯臺等文房清供,涵括清代至民初金石書畫名家如黃易、六舟、陳曼生、張廷濟、高鳳翰、金西厓、徐素白人等,俱其流傳有緒且珍罕難得的金石文房精品。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既有文士之風,又兼顧野放清趣。如金西厓與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溥心畬、金拱北、吳待秋和高存道等書畫家合作的秘擱、扇骨與成扇精品,以及徐素白、盛秉筠、白士風與徐孝穆等當代竹刻名家的代表作,所見不惟竹刻之源流法脈,更見其繼往開來,儼然為具體而微的近代竹人續錄。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君子,懷雅而居

觀己居明清傢俱文化

取自《心經》觀自在

從自我內心觀察和對中國傳統傢俱文化的追求出發

營造明清傢俱文化和紅木文玩文化分享交流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