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成立上千家!年化2200%的超利貸「借條」捲土重來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商道君

此消彼長!

那邊,現金貸正在監管的圍剿下全面剎車;

而這邊,線下的超利貸“借條”卻迎來了狂歡;

1

一月成立上千家,超利貸“借條”捲土重來

近日,南京破獲的一起暴利催債案件,讓超利貸“借條”再次浮出水面。

一月成立上千家!年化2200%的超利貸“借條”捲土重來

借款1萬,欠條必須寫3萬;一旦不能按時還款,就必須支付高額違約金;借款1500,如果違約,有的甚至要還款6萬元;

不僅利息高得嚇人,借款人在借款前還必須提供自己的通訊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只要沒有及時還錢,催債人員就各種騷擾。

而在這家小貸公司的辦公場所,竟然還有一間多媒體室,專門用來拍攝裸照。

目前,因為多位借貸人報案,這14位放貸人員被一網打盡,這夥人也因涉嫌敲詐勒索被警方刑事拘留。

不僅是南京,業內爆料,這一個月,新出的超利貸“借條”公司就有上千家,特別是江浙等地尤甚。

而很多借友為了還款,都走上了超利貸“借條”這個不歸路!

2

超利貸“借條”的由來

超利貸“借條”一般都是以私人名義放款,利息高得離譜。

而為了規避36%貸款利率的上限,基本都採取實際借款1000,借一押一,打2000借條,到手700,七天後還款1000元的模式。

又因為高達2200%的年化貸款利率,主要從事短期拆借,而且不可避免的存在暴力催收。

爆通訊錄,各種人格辱罵,PS骨灰盒,PS裸照,上門“家訪”,公司滋事層出不窮。

早在2016年以前,這類貸款就是典型的地下高利貸,還需要面對面打借條,一個公司的業務覆蓋範圍非常有限。

隨著2016年諸多合法“借貸工具”的出現,借貸寶,今借到,無憂借條這些平臺的迅速崛起。

地下高利貸實現了線上化,每一家小小的公司都能突破地域限制,具備迅速做大的可能。

而作為三方借貸平臺,因為實際借款700,在平臺上打的是1000的借條,還款也是1000,也很難進行甄別。

雖然國家一直在重點整治這種高利貸,但因為超高的利潤,幾個人的團隊,一個月100萬的貸款,除去成本,利潤就高達50萬左右,還是有很多的人選擇鋌而走險。

這就導致,這類公司一直都隱藏在各大借條平臺,也就被大家稱為“超利貸”借條。

3

超利貸“借條”的突然爆發

那麼,這些主要用於短期拆借的超利貸“借條”,怎麼在最近突然大規模爆發了呢?

正所謂,一邊是升騰的火焰,一邊是冰冷的海水。

在超利貸“借條”火爆的背後,正是現金貸的全面退潮。

在去年12月份,國家下發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之後,很多借款用戶紛紛表示,自己被平臺套路了。

監管的突如其來,現金貸公司的各個資金來源渠道被毀,很多公司不僅再也貸不出錢,大家都擔心逾期全面爆發,要求用戶提前還款。

幾乎所有的平臺都想盡辦法要求用戶提前還錢,規範點的公司一般就採用提高額度等好處誘導大家,而一旦等你還款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貸款額度。

有些生猛的公司,甚至直接催收,或者從用戶的卡中扣款。大量用戶反映:“昨天借的,今天就從銀行卡自動扣錢走了”。

而現金貸的用戶,有的本身就資金週轉困難,而有的,更是借新還舊,以貸養貸的慣犯。

在現金貸的論壇裡,經常不乏一些貸款用戶玩轉幾十個貸款平臺的案例。

一月成立上千家!年化2200%的超利貸“借條”捲土重來

不論是哪種用戶,現金貸平臺的突然抽資,無疑都讓這些人的現金流崩盤,短期急需資金度過難關。

這就給了超利貸“借條”可乘之機,大家抓緊時間收割現金貸“遺棄”的用戶,以更高的利率榨乾這些人身上的最後一滴油水。

4

行業眾生相

很快,隨著現金貸市場的剎車,一大群捕食者便撲了過來。

以超利貸“借條”為工具,有的販賣數據,有的對接流量,有的平臺變現,大家都在用最安全的方式吞噬這群用戶。

其中,風險最高的就是“超利貸”借條公司,他們深知自己的行為違法,不會成立公司,一般尋找一處偏僻的辦公場所,為了隱藏自己,有的連外賣都不能點。

而在對外的業務對接中,也會使用多個馬甲,即使是合作,也不簽訂公司合同,而是通過QQ等直接轉賬。

這些超利貸“借條”公司一般會尋求貸款超市導流,只要貸款平臺上線了它們的產品,收入高得嚇人。

因為現金貸消費公司的退潮,這些貸款超市業務大受影響,面對高利潤,有些也就開始飢不擇食。

而除了貸款超市導流這個獲客渠道外,這些公司另一大王牌就是購買貸款用戶電話,進行精準營銷。

只要是合適的渠道流出的客戶信息,每條信息都價格不菲,如果是現金貸公司的數據,更是不可估量。

有些自稱是現金貸公司工作人員,或者貸款超市商務人員,竟然在網上公開叫賣用戶數據,並稱為借條“量身打造”。

一些小的現金貸平臺也是這些超利貸“借條”公司積極合作的對象,面對監管圍剿,現金貸沒得做了,而超利貸“借條”又違法,正好可以出售數據,藉助這些公司實現用戶的再次變現。

這些超利貸“借條”公司正藉助各個平臺的貪婪,為現金貸用戶張開懷抱,並一步步將其拖入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