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峯財險總裁與董事長矛盾曝光 中小保險公司爲啥總內鬥?

珠峰財險總裁與董事長矛盾曝光 中小保險公司為啥總內鬥?

隨著珠峰財險總裁李更的一封《告公司全體員工書》的曝光,珠峰財險董事會和總裁之間的矛盾被公開化。

1月17日,珠峰財險發佈重大事項臨時信息披露報告(〔2018〕1 號),該文顯示,經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決定解聘李更公司總裁職務,由公司董事長陳克東臨時代行總裁職責。

珠峰財險總裁與董事長矛盾曝光 中小保險公司為啥總內鬥?

知情人士透露,李更遭董事會罷免確有其事。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針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分歧,也確實存在。1月上旬,珠峰財險召開質詢會,對去年一年的工作進行詢問,前總裁李更進行了答辯,但是似乎並未扳回支持票。在隨後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全體股東一致通過了罷免總裁的決定。

同時,網上流傳一份由公司李更撰寫併發布的《告公司全體員工書》,告員工書共3500字左右,歷數其董事長陳克東的“五宗罪”:

“破壞公司戰略發展路徑”,“越權插手經營層事務”,“擾亂經營秩序、包庇他人,視公司2018年發展如無物”,“不當行使職權,洩私憤罷免總裁職務”以及“其他違法違紀及不當行徑”等。

李更在《告公司全體員工書》稱,“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本人和董事長(為了個人利益與面子,置國有資產3.2億的保值增值不顧,執意妄行)在理念和價值觀上出現很多分歧,直至通過董事長用董秘電話指使印章管理崗夥同人力資源部副總、投資部副總在晚上9:40分用手機照明竊取公司所有印章,至此對董事長個人品行愈發產生質疑。董事長為了掩蓋其竊取公章的事實,發起罷免本人一事。出於對公司及全體員工負責的態度,我有必要告知大家關於董事長的其人其事。”

“破壞公司戰略發展路徑”

告員工書稱,2016年11月,董事長在未與我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提出五年規劃目標,並多次在私下場合對經創立大會、董事會審議通過的三年規劃提出質疑,認為已不合時宜,都是傳統做法。

2017年3月,董事長安排成立戰略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和編制小組,把總裁及專業人員排除之外,核心人員沒有任何保險從業經驗,並多次對外表達“機構越多虧損越多”、“做小而美公司”、“微客模式存在合法性風險”等與現行發展規劃不一致的聲音,且自行與各分公司多次就五年規劃目標及發展思路進行溝通。

越權插手經營層事務

告員工書稱,公司法人治理從不按公司章程落實,致工作效率低下,重要渠道、客戶合作紛紛受阻。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各類市場響應決策要求快速、明確,特別是在合作渠道、重要客戶拓展階段,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公司因決策緩慢導致業務流失。

例如2017年9月,公司與去哪兒網達成航意險合作意向,預定至年末實現保費收入3000萬元。北京分公司於9月27日提交協議用印流程,9月28日至董事長節點,直至10月9日方完成審批,已錯過本年合作時機,產生當期業務缺口,也讓合作方產生公司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印象,影響後期合作。

2017年7月,保監會下發《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微客事業部根據監管規定,對現有業務流程及關聯架構進行對應調整。8月31日,提交協議用印流程,至今尚未獲批,直接影響微客業務發展,也增大了微客平臺運營風險。

與此同時,《告知書》直指陳克東存在任人唯親、包庇總裁助理索賄的問題。“對9月出現的總裁助理兼西藏分公司負責人涉嫌索賄、誣陷他人等問題,並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遲遲未予處理,陳克東多次強調在未明確處理意見之前一切職權正常。”

除此以外,李更還指出陳克東存在“撒謊成性”、“遲到早退”等問題。

珠峰財險成立於2016年5月,註冊資本10億元。珠峰財險共有11家股東,國有股佔比32%,社團法人股佔比68%,公司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當年保費收入為2655萬元,虧損7105萬元;2017年三季度末,該公司保費收入3.06億元,虧損1.23億元。對於公司經營發展理念的不一致或是此次內部紛爭的導火索,股東方反對做規模攤大餅,希望做小而美的公司。隨著業務虧損的擴大,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分歧越來越多。

珠峰財險的糾紛,只是近年來中小保險發展道路上的一個縮影。

  華海財險休假董秘被解職

2017年6月,華海財險召開內部緊急會議作出暫免於暉董秘及擬任的副總經理職務,並整合其分管的非車險業務部門的決定,並通知董事會以通訊表決方式審議免去於暉董秘兼副總經理職務。正在休假中的於暉聲明稱,公司解聘其董事會秘書及公司副總經理職務,並對其工作崗位做出調整的安排,是非法的、無效的。

華海財險於2014年3月21日獲保監會批准籌建,2014年12月9日正式開業。從華海財險成立後2015年和2016年的經營業績來看,並不樂觀。年報顯示,華海財險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2億元;2016年虧損幅度加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9億元。2017年,華海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5.53億元,虧損2300萬元。

  安華農業保險遭匿名舉報造假

2018年1月8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舉報信稱:安華財險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涉嫌“造假”,利用“未經審計”調高償付能力充足率,躲避監管。

舉報信將這一老牌農險公司股東不和諧暴露出來。

2017年1月11日,安華農險在中保協網站信息披露欄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6年12月30日的股東大會通過增資議案。根據增資方案:安華農險擬在原10.575億股股份的基礎上,新增股份41.7171億股,增資後總股本為52.2921億股,本輪增資以每股1.16元的價格進行。增資完成後,股東持股集中度將大幅提升,部分股東的持股比例將被稀釋。之前持股5%以上的股東有12家,根據增值方案,增值完成之後,5%以上的股東僅剩5家。

不過,參與表決的股東中,79.196%表示同意,20.804%提出了反對。雖然20%的股東反對不會影響增資方案的通過,也符合新《公司法》相關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增資工作的進程。而事實上,截至目前,保監會仍未就增資方案給出批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