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北京時間7月12日

如果你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能夠去看一下《光榮之路》的電影,你就會知道改變人的觀念是有多麼的困難;你就會知道人心裡面的壁壘是有多麼的根深蒂固,遠遠的超過了表面上膚色的不同、或者是城牆的深厚所帶來的隔閡;你更會知道,要憑藉一己之力去推動社會觀念的進步,是如何的舉步維艱,如何的寸步難行;當然,你也能會明白,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支持,是有多麼的可貴

以上所舉種種,全都在這部影片裡面清晰刻畫表達出來了。

如果這僅僅只是一部普通的籃球電影,像《喬丹傳人》那樣詼諧的講述夢想,像《單挑》那樣令人感慨的父子深情,甚至是像《空中大灌籃》一樣純粹在賣喬丹的IP,那這部電影,也就不會再上映12年後,仍然在豆瓣保持了8.5分的高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好東西才能夠經歷的住考驗,成為時間這股大浪掏盡沙土後碩果僅存的鑽石。

《光榮之路》就是這樣一顆鑽石。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1966年,距離披頭士單曲《Hey Jude》的發行還有2年,距離馬丁·路德·金被殺還有2年,距離美國從越南撤軍還有3年,而歐內斯特·海明威自殺,已經五年了!

那時節的美國,大部分人還沉浸在種族主義的思維裡面不能自拔,而隨著馬丁·路德·金在63年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反種族主義的浪潮聲勢達到了一個頂峰,他們吶喊、遊行、示威卻依然沒辦法改變大多數白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而影片的主人公,作為一個白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選用了黑人球員做自己籃球隊的主力!!!

雖然當時NBA的比爾·拉塞爾、張伯倫和“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已經異軍突起統治了籃球比賽,但是在很多人的心中,黑人的籃球天賦仍然沒有辦法跟白人相提並論,這一在我們現在看來十分荒謬的結論在當時那個環境下卻是大行其道,具體的表現如下電影截圖: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在當時的環境下,人們的觀念中,黑人只有那些搖滾明星、體育明星才能不被歧視,而其他的黑人,雖然不會直接提他們“低等”,但在大部分白人的觀念中,都被打上了“低等民族”的記號,甚至有一部分在社會上取得了地位和資源的黑人大佬,反過頭來歧視自己同膚色的兄弟們,唯恐自己跟他們一樣。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阻力下,教練拉起了這支首發是由黑人球員們組成的籃球隊伍!

這是何等的不易,教練去招募球員的時候,大多數球員都並非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不相信教練的這種說法,在他們看來,這不僅僅是異想天開,更是痴人說夢,畢竟從400年前的遠渡重洋的祖先算起,他們遭受了太多的不公正和壓迫了~

可教練還是百折不撓的組建起了球隊,開始了比賽,然後很自然的,威脅信、恐嚇信紛湧而至,這僅僅只是大學籃球,沒有利益衝突、沒有動誰嘴邊的奶酪,只不過在觀念有異,教練和他的隊員們就不得不面臨如此嚴峻的環境壓力。

生存死亡的環境壓力。

他們上場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當然我不會劇透太多,只是稍微提一下電影的內容而已。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我們去翻閱歷史的時候,就只能夠看到一句“全黑人球員首發的西德州大學礦工隊奪得了NCAA冠軍,這是NCAA歷史上第一次全黑人球員首發奪冠”這樣乾巴巴的話,而不會有任何體悟和感同身受。

歷史的魅力在哪裡,歷史的魅力不是教科書上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深入當時的環境去跟當時的人同呼吸共命運,這跟閱讀小說的代入感體驗很像,但是需要我們查閱更多的資料、做更多的功課才行!

如果不去了解,我們就不會意識到這麼一句乾巴巴的話後面,竟然蘊含著那麼多的血和淚的鬥爭,那我們也就不會理解,如今這個所有球員都能夠平等的參加選秀的NBA聯盟是有多麼的來之不易。

不看歷史,我們總是覺得現在的生活是理所當然的,全然不會去理會前人栽樹的辛苦!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影片結尾教練跟妻子相擁而泣的畫面、球員跟母親抱在一起潸然淚下的場景,都讓人有了苦盡甘來的感覺,就像電影《列寧1918》裡面說的那樣:

會有的,麵包會有的,黃油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可是聯想到歷史的實際情況,我們知道,這場球只是一切的開始,丹·哈斯金斯教練,就是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在大學教練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38年,他在籃球上付出了一生,並非僅僅就是這麼一場比賽。

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一舉成功的,必須不斷的付出努力和艱辛,大家要逐漸的聯合起來做鬥爭,被壓迫的局面才有扭轉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前進,不能有任何一個人偷懶。

唯有如此,經歷幾十年的風雨後,才有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個NBA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一切就都像馬丁·路德·金那篇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裡面寫的那樣: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現在這個已然實現,起碼在NBA聯盟裡面,大家不分彼此,都是NBA球員,可以一起稱兄道弟,而不會再因為膚色的問題而互相指責、謾罵、爭吵,這個就是昔日奴隸的兒子跟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了

這是我們所希望的,就跟影片結尾的那首歌唱的那樣:某天醒來,天空湛藍,某天醒來,陽光明媚~~~~~~

黑暗永遠被驅走,陽光永照人間,不再有優越感、歧視和罪惡,而只有平等和諧和共存,那會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夢啊~~~

ending。。。。。。

不僅關於種族歧視,而是最好的籃球電影,Glory road《光榮之路》

礦工隊的球員們合照,其實滿打滿算,也才不過7個黑哥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