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是不是黃姓的始祖,有何依據?

老炒


黃帝的“黃”和黃姓的“黃”是沒有關係的,黃姓的始祖本來是東夷伯益、可能也有部分是祝融,後來都被劃為黃帝的後代了。

黃姓一部分來源於西周黃國,黃國在今天河南潢川、光山一帶,湖北不少地名都有個“黃”字,比如黃石、黃岡等,都和黃國人有關。黃國和秦國一樣是嬴姓,是東夷伯益之後,後代又把伯益歸為少昊之後,少昊則列為黃帝的兒子,這樣一來嬴姓和黃帝就有了關係。

黃姓另一部分來源於戰國楚國。黃國於春秋前期被楚國滅亡,戰國後期,楚考烈王的弟弟春申君被封於此,就是大名鼎鼎戰國四公子的黃歇。黃歇是楚國羋姓,羋姓是祝融之後。後代又把祝融歸為顓頊的兒子,顓頊則列為黃帝的孫子,這樣一來羋姓和黃帝也有了關係。

至於“黃帝”的“黃”是五行中央的“黃”,和黃國的“黃”地名沒有關係。


林屋公子


黃姓祖先的祖先都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牛人。黃帝不是黃姓的始祖,但是黃帝是黃姓始祖的祖先。黃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其人口數量在現今中國排名第8位,是大姓,人口約2899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23%。

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因此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據說黃帝的母親懷他的時候天降異象,黃帝的母親附寶還未出嫁,有天晚上看見天上有顆星異常明亮,很快那顆星掉下來,附寶當晚懷孕,二十四個月才生下黃帝。黃帝天賦異稟,一出生就會說話,長得很快,很聰明,十五歲就當部落首領,先後打敗了炎帝和蚩尤,統一了中原大地。

黃姓的起源:

1、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黃姓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黃帝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訴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即高陽),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吳回,吳回生陸終,這個陸終就是黃姓的得姓始祖,我們可以發現陸終的祖先都是神話傳說中很厲害的人,是中華民族上古史上的重要人物。陸終有六個兒子,其中的參胡名叫惠連,周武王時惠連被封於黃國,位於今河南光州定城西十二里。後來黃國被楚國滅國,其子孫以故國為姓氏表示思念。

陸終是公認的黃姓始祖,雖然黃帝是陸終的祖先,但是黃姓因黃國而生,陸終的兒子惠連最先被封於黃國,認為陸終是黃姓始祖而非惠連是因為陸終是惠連的父親,但是再往上追溯就沒意思了,不能因為黃帝是陸終的祖先就認為黃帝是黃姓的始祖,找這麼個說法黃帝不知道是多少個姓氏的始祖了,黃帝還有他的祖先,總不能認為黃姓的祖先是類人猿吧?

2、臺駘輔佐少昊(少昊是黃帝長子)有功,被封於汾州,位於今山西汾陽附近。臺駘的後代被封於沈、姒、蓐、黃四國,後來黃國被晉國滅國,黃國子孫以國為姓。




3、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其後代被封於黃國,位於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公元前648年楚國滅黃國,其子孫以國為姓。



4、顓頊時期,黃人從河南黃水西遷至山西汾水,建立黃國,以國為姓。

5、源於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

6、其他姓氏以及少數民族改姓。


考古班二愣子


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說黃帝是黃姓家族的始祖,也無不妥。黃帝同時也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百家姓中所有姓氏家族的始祖。

這裡要特別指出一點,黃帝的“黃”字不是姓氏,“黃帝”兩個字連起來是名字。黃帝之所以被稱為“黃帝”,是因為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的分類,黃帝屬土德,而土德尚黃色,所以被稱為“黃帝”。

類似的還有炎帝,他也不姓“炎”,只是炎帝五行得火,因為才被稱為“炎帝”。

黃帝其實並不是一個人稱呼,而是黃帝部落歷代首領的稱呼。到目前為止,我們根據史料記載和相關的傳說知道的歷代黃帝的姓氏,就已經有很多了。初代黃帝應該姓公孫,後因為居於姬水,所以又改為姬姓。遷居軒轅之丘,又被稱為軒轅氏,再建都有熊,又被稱為有熊氏,還有稱其為“帝鴻氏”的。黃帝統治時代,長達幾百上千年,不可能是一個人如此的長壽的。

所以,稱黃帝為公孫黃帝、姬黃帝、軒轅黃帝或者有熊黃帝,都是對的。甚至還有稱黃帝為公孫軒轅、姬軒轅、姬有熊的,明白這是稱呼不同時期的黃帝就可以了。

中國遠古姓氏,有八大姓,其中姬姓和贏姓在不同版本中,都位列八大姓之一。黃姓主要來源自贏姓的一個分支,被封黃國一地,黃國公族就以國名為姓,稱為“黃氏”,完整的說就是“贏姓黃氏”。有名的秦始皇是“贏姓趙氏”,都源於一個祖先,只是封地不同。

黃姓還和另外一個有名的姓氏“羋”姓頗有淵源,羋姓是楚國國姓,源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出自姬姓。黃氏的一部分得姓者和羋姓各大氏都是陸終的後人,先祖都是祝融,而祝融又是黃帝的後裔。羋姓又分化出了荊楚十八姓,進而演化出了100多個姓氏,這全都是黃帝后裔呀。

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家,一點都沒錯的,最後都能追溯到黃帝,或者跟黃帝同時代的祖先。中華民族本就是同根而生,所以,對於姓氏就不用那麼過於在意了。


奕天讀歷史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來由。

因為某地就是靠這個“黃”姓和“黃帝”硬生生地掛鉤起來的,現在卻反過頭來咬一口:“黃帝是我們**省人,陵墓怎麼會跑到千里之外去?你們一定是造假的!”

注:為了便於諸位理解後3張圖片內容,特將“黃陵縣”給大家百科一下。現今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自北魏正平元年(451年)到1944年一直被稱為“中部縣”,1944年是被當時中華民國政務院批准改名為“黃陵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