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現員工持股計劃「爆倉」,數百員工上億資金血本無歸

近期,曾喊出“萬億”目標的凱迪生態麻煩不斷:票據實質性違約、數月未發員工工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7年年報久拖未披、大股東所持股份遭司法輪候凍結、母公司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而6月14日早間的一則公告,更是讓凱迪生態員工“備受傷害”。

A股首現員工持股計劃“爆倉”,數百員工上億資金血本無歸

6月14日凱迪生態公告,因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單位淨值低於預警線,而大股東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凱迪”)遲遲未採取補倉措施及增信措施,該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作為信託計劃的一般受益人已經自動喪失其份額,成為A股首家員工持股計劃“爆倉”企業。

1

近4億元血本無歸

這十幾個月是凱迪生態員工,心態爆炸的幾個月。

2017年1月,為了“調動管理者和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吸引和保留優秀管理人才和業務核心人員“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凱迪生態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持股計劃參與人是上市公司15名高管和1000名以內的員工。

A股首現員工持股計劃“爆倉”,數百員工上億資金血本無歸

凱迪生態後期並未透露具體的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保守看,應該至少涉及到數百名員工。

實施的具體方式也屬常規,由信託方專為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設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並全額認購信託公司設立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的次級份額。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份額上限為4億份,主要投資範圍為購買和持有凱迪生態股票。

按約定,浦發銀行寧波分行為優先受益人,凱迪生態員工持股計劃為一般受益人。員工持股計劃中優先受益人份額與一般受益人份額比例為2:1。其中優先份額按照不超過 7%的年基準收益率。

此次員工持股計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款,即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陽光凱迪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優先份額的權益實現提供擔保。

從實際買入情況來看,截至2017年5月23日,凱迪生態員工持股計劃“雲信凱迪1號”於 2017 年5月陸續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購買公司股票,完成股票購買,成交金額合計3.92億元,佔公司總股本1.82%,鎖定期為12個月。

2

參與員工成犧牲品?

據凱迪生態6月14日披露,根據協議約定,雲南信託已經對員工持股計劃的資產採取了措施,凱迪生態(員工持股計劃)作為信託計劃的一般受益人已經自動喪失其份額,剩餘信託利益由優先委託人進行全額分配。

亦即,上述處理完成後,凱迪生態員工持股計劃作為一般受益人的權益被罰沒,員工實際出資額近1.3億元將全部“打水漂”。

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陽光凱迪此次拒不補倉可能是其與上市公司管理層“內鬥”的結果,目前凱迪生態重組推進緩慢,也與各方意見不一關係較大。

A股首現員工持股計劃“爆倉”,數百員工上億資金血本無歸

資料顯示,截至6月8日,持股29.08%股份的股東陽光凱迪所持凱迪生態股票被凍結及輪候凍結11次,涉及金融借款糾紛、融資租賃糾紛、股權質押合同糾紛等等,其中多筆凍結股份比例為28.53%。陽光凱迪目前共持有凱迪生態29.08%股份。

此外,截至6月12日,陽光凱迪股份質押到期或被要求提前到期的股票總數達到10.91億股。在6月6日,鵬元資信將陽光凱迪主體長期信用等級下調至C。

在A股市場上,員工持股計劃出現虧損的情況比較常見,但向凱迪生態這樣爆倉的情況十分少見。在凱迪生態事件中,本次爆倉的關鍵點有三:一是員工配資的槓桿有點高(1:2),二是槓桿高只能設置較高的預警線(0.9)和清倉線,三是股價大幅下跌後,大股東未能及時提供擔保,只能清盤造成實質損失。

儘管回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員工是按照“依法合規、自願參與、風險自擔”的原則參加該員工持股計劃。但結合凱迪生態的實際情況看,諸多事情遠非員工可以掌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