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現在哪些方面已經超過了武漢?

行攝青年


鄭州只要加快發展構建名不虛傳的國家中心城市即可,沒有必要喊著超越武漢的口號。

從被國家明確支持建設國際中心城市那天起,說明鄭州這些年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並最終入圍我國城市最高序列。當中原經濟區轉變為中原城市群時,許多經濟學家都為鄭州感到喜悅,這是擺明著將省內城市資源向鄭州傾斜,為構建鄭州大都市區提供重大支撐。

先後推動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深度融合鄭州,這意味著中原即將崛起,中原城市全力以赴配合鄭州做大做強,為未來將建成具有國際特徵的超大城市鋪墊。
再看看武漢,從首個直轄市的佈局至今,經歷了十強優勝劣汰,最終再度入圍。體現出當地人的頑強鬥志和巨大付出,為武漢復興承載應有夢想!好多年過去了,成都已將資陽市部分地區納入並越做越大。武漢卻沒能得到相同力度的支持,就連國家級新區都沒有批准,這對武漢不公平!


民間查訪專員


武漢和鄭州都是中部數一數二的大城市,而且這兩座城市還有比較深厚的歷史淵源,所以說一直以來兩座城市都在暗自較量,這幾年不管是在經濟發展還是在城市建設方面可謂是你追我趕、不亦樂乎,當然還有湖南省會長沙。

至於鄭州在哪些方面超越武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影響力力遠大於武漢城市群;第二、鄭州不管是以前建設的普鐵網還是現在規劃的高鐵網都要領先武漢一籌。在此重點關注的應該是第二點,如果說武漢高鐵網不能崛起,那麼未來中部發展很可能是以鄭州為核心,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以武漢主,儘管武漢經濟發展很突出。



首先來說第一點,根據河南省規劃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其輻射範圍包括河南全境以及山東、山西部分區域,覆蓋面積和人口數量遠超過武漢城市群。未來隨著鄭州的發展,中原城市群地區源源不斷地為鄭州提供發展資源。至於武漢城市群影響力就遠不如中原城市群。根據湖北省一主兩副戰略發展部署,武漢主要輻射鄂東地區,然而實際上鄂東黃岡下屬部分縣市的經濟發展還受到對面江西九江的影響。由此可見武漢在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力和城市群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還真略遜鄭州一籌。

至於第二點差距就更加明顯。武漢、鄭州所謂歷史淵源就是源於鐵路,百年前的京漢鐵路在加快武漢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改變鄭州這座城市的歷史命運。現在兩座城市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只不過目前看來鄭州高鐵網建設力度要領先武漢一點。根據河南省鐵路發展規劃,目前鄭州已經開通京廣、鄭西、鄭徐等高鐵線路,續建、擬建鄭萬、鄭太、鄭濟等高鐵線路。而反觀武漢在建、擬建高鐵線路只有西武、沿江這兩條而已,相比之下鄭州打造米字形高鐵網更加完善。由此可見目前鄭州在鐵路綜合樞紐影響力方面已經遠大於武漢。



當然咱們武漢也不必妄自菲薄,這幾年武漢的城市發展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此外武漢還有科教創新以及工業基礎等一系列發展優勢還未凸顯。現在只希望未來武漢能與鄭州攜手共進、互幫互助,為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謝謝悟空相邀!

河南鄭州圖

現在的湖北武漢比河南鄭州強多了,未來五年之內河南鄭州不可能超過湖北武漢的。

湖北武漢圖

武漢市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城市規模大。在全國百強城市綜合實力排名16位。世界城市排名是第二位。

武漢市工業的主體產品是鋼鐵、汽車、光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環保機械、家電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徵。

鄭州市工業的主體產品是煤、電、鋁、建材、食品、紗、布等,原材料、資源型工業特徵。

對外開放:武漢已有美、法總領事館,即將在武漢設總領事館的有韓、日、德、英、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鄭州尚無外國領事機構。

鄭州市排名第一:

鄭西高鐵、石武高鐵、鄭徐高鐵、鄭萬高鐵、鄭合高鐵、鄭濟高鐵、鄭太高鐵、鄭銀高鐵

武漢市排名第四:

武廣高鐵、合武高鐵、漢宜鐵路、宜萬鐵路、渝利鐵路、武九高鐵、西武高鐵

從經濟總量和經濟實力來看,在中部地區六個省會城市中,武漢處於領軍地位,鄭州與長沙位居第二方陣。鄭州要肩負起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之重任並有更大地作為,就必須把武漢作為學習和追趕的目標,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差距並奮力超越。


鐵男春秋


武漢人生活在鄭州,我認為鄭州在發展變化程度是超過武漢的,畢竟我們大武漢之名是很久就有了,一直是重鎮。而鄭州從縣城發展起來,即便城市建設整體比武漢差很遠,但速度很快,可以說兩年不來找不到路。

交通方面,鐵路誰都不服誰,各有千秋,各有優勢。航空方面,鄭州雖然客流超過長沙武漢成為中部第一,但直飛航線不如武漢長沙多,不怎麼方便,很多時候我要去了武漢或者北京飛。

教育不說了,如果不提我的母校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的學校雖然在初中高中有很多亮點,但高等教育層面和武漢有較大的差距。但鄭州大學人數全國第一,而這樣中間檔的人才,恰恰是河南發展所需要的,所以,在中級人才儲備,鄭州還是有實力。但涉及高精尖有些不足,優勢專業太少。

總的來說,哪一個城市都有長短,這樣對比沒什麼意義,我認為就是在找事。既然國家支持鄭州和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那就一塊搞唄?雙贏的項目多了去了。


江南皮革廠門衛張師傅


武漢不要老說自已是大武漢,有說在解放前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金融中心,你咋不說武漢是三市合併的,你咋不說考入全國大學的人數,你咋不說武漢和鄭州兩個城市的發展時間。武漢不就是中部地區經濟第一位,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有個長江航運優勢,中部教育資源最好的城市,湖北省全省獨大的城市,除了這些武漢還有什麼?鄭州是河南省會,相對全省來說發展相對均衡,發展的時間不長,以是中部六省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發展前景最好的,這些發展成就你武漢能比得上嗎?鄭州有鄭歐班列、國家級(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全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廠宇通客車、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鄭州東站是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座高鐵“米”字型交通樞紐,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高鐵站之一、鄭大一附院是雄居全國第一中國和全球最大醫院。所以說,每個人、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優勢、各自的長短,雋手發展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造福人民群眾才是最終目的。




晚秋195087521



中國經濟10強出爐,武漢雖然只排名第九,但是中國未來實現城市化,需要有20個像北上廣深一樣的大城市才行,如果都集中到北上廣深,大城市病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隨之帶來的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會導致社會動盪。

未來十年武漢的排名有可能進一步靠前,成為比肩世界一流的世界大城市,為什麼這樣說呢?

所有的大城市普通被水資源困擾,但是武漢三江交匯,水資源充足,不存在這個問題,歷史上民國時期武漢就是中國的一線城市,只不過在改革開放後,開始落後,最近幾年開始奮起直追,大有趕超之勢,武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是全國的交通樞紐,大學生在校人數較多,以前武漢畢業大學生留著武漢的比較少,基本上屬於人才輸出地方,但是新政府上臺後,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出臺一系列的制度來留住大學生,在北上廣深等地,緊縮落戶的情況下,武漢的這種做法,既順應了潮流,又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武漢的城市建設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武漢相比其他的城市底蘊深厚,地大的優勢會十分突出的顯現出來,強烈看好未來武漢的發展。

還在猶豫要不要留著武漢的小夥伴們,不要猶豫了,今天你對武漢愛理不理,小心10年後你高攀不起!!


澤熙股談


謝謝邀請,鄭州目前感覺鄭州東區發展很快,加上在惠濟區在努力的發展中,幾個大型的軟件開發園在在速度發展中,又加上航空港的建設和新鄭機場的發展,自由貿易港的落建,感覺未來鄭州的發展很快很快


雲海樵夫


吹噓超過了武漢,說真的真不好找什麼地方超過了,經濟、科技、教育、衛生、交通、軍事、人口等等,都沒有發現。對了,鄭州燴麵超過了武漢,黃河的水比長江水黃許多超過了武漢。鄭州努力吧,說不準那天鄭大超過了武大,河南工大超過了華科,河南財大超過了中南財大,那時鄭州不天天說,就真的超過了武漢!


五閒區民1


雖然鄭州和武漢歷史上在我的印象中不在一個擋次,但鄭州歷史上鐵路樞紐的優勢是眾所周知的,現在的鄭州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是發展很快的,速度不見得比武漢慢,鐵路樞紐應該還是超過了武漢的。至於其它方面後來居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江南樵


喝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