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明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去世,年僅15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玩樂“皇帝。他在位期間,荒淫無道,寵幸宦官劉瑾。劉瑾把持朝政,無惡不作,甚至暗中圖謀篡位,明朝政局陷入極度黑暗之中。而劉瑾閹黨集團的覆滅,是因為一場僅僅18天就被迅速平息的叛亂,楊一清等正直的大臣藉此機,積極策劃,機智果斷,一舉剷除了劉瑾。整個事件策劃的過程都是在寧夏鎮城發生的。

整個事件的起因,還要從正德五年寧夏鎮城一次查勘屯田說起。劉瑾為了搜刮錢財,中飽私囊,奏請武宗派御史等官員到各地清理電田,名義上是整頓地方田賦,緩解財政危機,實際上是到各地行賄受賄,敲詐勒索。其中派到寧夏查勘的是劉瑾的得力爪牙。此人的惡行不僅引起了寧夏鎮軍民的不滿,也給一些圖謀作亂者以可乘之機,這就是封藩寧夏的安化王朱寘鐇。朱寘鐇是明朝宗室貴族,他拉攏了一些寧夏鎮的官員作為自己的心腹,為舉兵叛亂做著精心準備。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隨著北方邊境傳來蒙古入侵的戰報,朱寘鐇等人也開始了叛亂,他們發佈了討伐劉瑾的檄文,號召各地跟隨他起兵討伐劉瑾。朱寘鐇還派人去招降寧夏鎮遊擊將軍仇鉞。仇鉞知道此次叛亂原因複雜,叛軍等人蓄謀多時,以一己之力,是沒有辦法平息叛亂的,於是他假裝投降叛軍,保全性命,再尋找機會討平叛亂。獲得了叛軍的信任後,他暗中召集了100餘名心腹士兵,一舉將朱寘鐇抓獲。抓住朱寘鐇後,又假傳的命令,讓駐守在河東渡口的駐軍回城,暗中散播朱寘鐇被抓的消息,叛軍頓時軍心大亂,四處逃散。這場叛亂只發生了18天就被仇鉞成功平息。

武宗聽到寧夏鎮發生叛亂的消息後,立即下令出兵討伐。楊一清在率軍趕赴寧夏鎮途中,得知朱寘鐇叛亂已經平息,一邊派人向武宗報告,一邊親自來到寧夏鎮城處理善後事宜。武宗得到楊一清關於寧夏兵變平息的消息後,讓親信太監張永任監軍,到寧夏協助楊一清處理叛亂事務。楊一清得知張永前來寧夏,協助處理叛亂事宜的消息後,準備借張永之手除掉劉瑾。

張永和劉瑾一樣,都是朝中當權的太監,被稱為朝中“八虎”。但劉瑾權勢越來越大後,開始排擠其他宦官,準備把張永等人趕出京城,派去南京守帝陵。為了爭寵奪利,張永和劉瑾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而這些事情楊一清早有耳聞,於是張永來到寧夏鎮後,楊一清對他非常客氣,每天都陪著他到處視察遊玩,把所有平叛的功勞都讓給張永,和張永建立了良好的友誼。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一天,楊一清請張永飲宴,向他請教如何除去劉瑾,張永聽到楊一清分析利害衝突後,決定向皇上親奏劉瑾的罪行。張永押解著逆賊回到京城,向武宗報告,並請求於中秋節這天舉行獻逆儀式。

武宗接到寧夏鎮叛亂順利平息的奏報後非常高興,設宴慰勞張永,張永趁武宗心情好的時候立即拿出叛軍討伐劉瑾的檄文給武宗看,同時狀告劉瑾的罪行。武宗看完檄文後大怒,命錦衣衛連夜將劉瑾抓捕入獄。第二天又命人去劉瑾家搜查,結果發現了偽造的玉璽,以及腰刀、鎧甲等武器。武宗下令將劉瑾凌遲處死。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楊一清借平定朱寘鐇叛亂的時機,和張永一起在寧夏鎮城秘密謀劃,剷除了劉瑾,無愧為明朝的棟樑重臣。他一生歷官50餘年,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當時就有人稱其為“四朝元老,三邊總戎,出將入相,文德武功”,可見他在明代歷史上的重要影響。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安化王發動叛亂 楊一清智除劉瑾

來源:《銀川史話》(寧夏地方史話叢書)

歡迎投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爆文重獎!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