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被全城「追捕」的錐蝽到底是個什麼蟲?

科普:被全城“追捕”的錐蝽到底是個什麼蟲?

最近,一種小蟲子在到了“通緝”,它就是錐蝽。

此事源於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懸賞尋蟲”文章,稱只要抓到一隻就可以得到8元人民幣勵。

據悉,抓這種蟲子是因為它能傳播一種堪稱“新型艾滋病”的疾病,消息引發了大家對錐蝽的廣泛關注。

錐蝽,俗稱“木蝨王”。錐蝽所在的獵蝽科,最著名的當屬昆蟲殺手食蜂獵蝽,但是錐蝽卻是個典型的“非主流”,對別的蟲子完全沒興趣,就愛吸大一些的脊椎動物的血,尤其是哺乳動物,人自然也不能倖免。

由於它非常喜歡挑皮薄的地方下嘴,很多人的眼皮、面部皮膚和嘴唇都容易被它咬,因此又落了個“接吻蟲”的名號。錐蝽的身體大概有20毫米至30毫米長,因此吸血量比蚊子要多。

錐蝽是地球上致人死亡數量第六多的動物,而前五名分別是:蚊子、人類自己、蛇、狗和蒼蠅。 錐蝽和蒼蠅、蚊子、狗一樣,自己本身並沒有致命的毒性,但是他們卻會傳播一些疾病。

這次廣州“通緝”錐蝽主要是評估輸入性美洲錐蟲病,即所謂的“新型艾滋病”的風險。

目前通緝令上的錐蝽,主要傳播的是美洲錐蟲病,又叫克氏錐蟲病、查加斯病。錐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蟲,就像蚊子體內的瘧原蟲可以讓人得上瘧疾一樣,錐蝽體內的錐蟲也可以通過吸血傳播。

除此之外,錐蝽吸血後排在人身上的排洩物中也有錐蟲的幼體,也可以傳播疾病。 據瞭解,具體傳播方式有三種:通過錐蝽叮咬的傷口,通過皮膚上的其他傷口,或者通過眼、鼻等部位的粘膜進入人體。如果母親感染上了錐蟲病,也會通過臍帶血傳染給胎兒。這種母嬰傳播的方式,跟艾滋病如出一轍。也有些食肉動物通過進食帶有錐蟲的生肉而感染的案例。比起艾滋病毒,錐蟲作為動物顯然生存套路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錐蟲在人體內還可以潛伏數年,可以侵入血液和人體細胞中大量繁殖,導致被入侵的器官(常見的有食管、心臟等)異常腫大。比如錐蟲感染消化道後,就會產生巨大食管病、巨大結腸病,並感染到其他接近的器官。

感染心臟後,會引起心肌壞死。有研究表明,錐蟲還會“策反”人自己的免疫細胞,放出異常的免疫物質而殺死自己的心肌細胞。

最可怕的是,有些錐蟲病患者表面上看已經痊癒,但是數年之後還會突然復發。在拉丁美洲的貧民中,美洲錐蟲病已經非常常見。全球大概有1,000萬人感染了這種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