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勸退了

決定去紐約上學之前,在一次聊天中,王老師問我為什麼要去紐約讀書,我講了很多理由,都被他一一反駁:“那都不是你最真實的內心,你的原動力在於你想證明點什麼。”那句話竟讓我失聲痛哭。是,他說得沒錯,我曾經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但中途卻被勸退了。

時光倒回到2002年,那一年,我被勒令退學,故事其實並不曲折。

因為我要自己賺學費,於是出去接拍廣告,由此導致我缺了一些課,但我一直以為,一旦我遇到缺課比較多,再缺一節就要被除名的情況,老師一定會事先提醒我,並且不會再批准我的請假。

但是她沒有。有一天,班主任通知我:“你已經缺了十天的課!按規定你必須退學!”我一下子蒙了,怎麼都不敢相信這會成為事實,我以為只要我認真坦白承認錯誤,這個坎兒應該會過去。我去找校長辯解:“為什麼要我退學?那麼多同學缺課,為什麼只讓我退學?”校長反問我:“那你告訴我,還有誰缺課?你說了你就不用退學。”我的眼淚幾乎要衝出來。“你要做一個出賣朋友而換來前程的懦夫,還是一個人去扛這樣一個後果?”——《聞香識女人》中艾爾·帕西諾敲著他的柺杖大吼的畫面在我腦海裡不停閃現。

我沉默了幾秒:“校長,我們班就我一個人缺課!”然後甩門而出。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退學生”。除了後悔就是無助,還有一種無法剋制的悲涼。我也知道,我將無法和家人交代。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跌入了谷底。抱頭痛哭了兩天,我決定服軟,去找老師求情,在老師面前痛哭,包括在校長面前求學校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校長惆悵地看著我,深情地回覆:“你先回 去吧,我們考慮考慮。”

我想參加最後一次的期末考試,甚至抱著一種僥倖心理,認為學校只要一天沒張榜,我就仍然還是中戲的學生。但當考試卷傳到我手上時,老師叫停了:“田樸珺,你已經被勸退了,不用考試。出去!”我在中戲的結局,並不像電影中艾爾·帕西諾教育的那個男生一樣好運。生活總是比電影現實,社會總是不停地給我上課。

教室外日光慘白,白到人,內心世界似乎已經崩塌大半。

任何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一旦在畢業前被勸退,被迫失去文憑……意味著什麼。出乎意料,我媽沒有怪我,反而平靜地說:“只要我的女兒平安就好。”

後來有朋友問我:“你家境應該不錯,為什麼還要打工賺錢,因為賺錢丟了大學文憑,值得嗎?”

是,我雖然不是“富二代”,但也算小康人家。但,那時候剛剛離開父母的我,還不知道應該怎麼“過日子”。

剛上大學時,一年的學費要兩萬,當時我爸給了我四萬多塊錢,結果我一個半月就全花了。因為之前我沒離開過家,也沒經手過那麼多錢,只要和朋友同學們一起出去玩,我都會搶著付錢。我當時的想法是,人家帶我出去玩,怎麼能讓人家花錢呢?所以,同學們都很喜歡約我出去……

直到有一天,我猛然發現自己的賬戶裡,只剩下二百多塊錢了。這意味著在接下來一個月裡,我只能天天吃饅頭和腐乳度日。不好意思再向家裡要錢,覺得要靠自己賺,於是我開始拍廣告。

但這個過程又不順利,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廣告是在北京拍攝的,廣告拍完後,導演本來答應春節後給我結錢,但春節後,我坐著公交車轉了好幾趟,興沖沖地再去找他,才發現他的公司都沒了,推開公司大門,裡面空空如也,欲哭無淚,投訴無門。每次和朋友講起這段,都覺得怒從心中起。社會總是不停地給我上課,我就當是交學費吧。

直到後來,靠接拍中國電信、西門子電話等廣告賺了點小錢,殊不知卻葬送了我的“中戲”夢。但直到現在,我也不後悔當時的決定,我沒有為了保全自己而出賣別人。

以我當時的年紀被勸退,想問題不一定周全,那會兒認為我跟其他同學一樣都缺課,但為什麼只有我被勸退?反省原因大概是我太我行我素,太自以為是,情商太低了。

於是自從那件事以後,我只要一出門,走進人群,哪怕坐在地鐵上,都會捧著本《卡耐基人際關係學》看。

退學成了我二十歲人生中最慘痛的經歷,也是我受用一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儘管現在的我可以平靜訴說當年的故事,但退學後的那段時間過得極其艱難。可以說,持續不斷的陰暗纏繞了我整整半年,自卑自閉,自暴自棄,害怕看到熟人,害怕見陌生人。整個人生都落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我一邊抑鬱一邊反省,一邊抱怨“為什麼是我”一邊反思自己的挫敗,有哪些問題是自己的。

每次想到二十歲的我初出茅廬,眾目睽睽之下,被取消考試,永遠無法忘記那幾百雙眼睛注視著我,在同學們的臉上看到無奈、同情,還有幸災樂禍,我要偽裝得無所謂,穩穩地走出教室。事後一個人偷偷哭到撕心裂肺,不敢讓人看見。

當時,摔得那麼慘痛,輸得那麼無助,都能熬得過來,都能站起來。現在,外界對我偶有異論,又有什麼熬不過去呢?

這一切都能熬過去,但,傷疤還在,偶爾觸碰,也會隱隱疼痛:我的中戲夢,破碎了。

所以,當我再次獨身一人站在紐約,就像是一場夢的延續:我要完成學業,我要向自己證明自己。

成長需要經歷,社會總是給我們上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