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 他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為我省奪得了首枚摔跤金牌,他率隊參加了在羅馬尼亞舉辦的第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摔跤比賽,為國家和人民爭得了榮譽;在他任教期間為我國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和後備力量;他的《摔跤抱腿41式及應用》等專著,對我國摔跤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跤鄉功臣”和“跤鄉功臣教練”並榮獲“中國摔跤傑出貢獻獎”的崔富海。

一戰成名

  摔跤在忻州是一項歷史悠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活動,尤其是忻、定、原,更是男女老少人人喜愛。而在忻府區的奇村一帶風氣則更濃,這裡不僅山川秀美,而且人傑地靈。  1935年,崔富海就誕生在依山傍水的奇村鎮南高村,家中兄弟姐妹八人,生活十分艱辛,但在他的記憶中,兒時的生活苦中有樂。父親崔銀忙是當地有名的“撓羊漢”,在父親的影響下,小小年紀的他就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經常與二哥一道加入到摔跤的比拼中,14歲開始初露鋒芒,跟隨父兄去跤場打頭陣。

  新中國的成立,讓崔富海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考入了山西省忻縣中學。上中學後,他依然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練習摔跤技術。1954年暑假期間,他去原平參加古會,在返校途中的火車上,他聽說了播明正在舉行撓羊賽的消息,於是中途下車步行三十里趕到了播明村,當時撓羊賽已接近尾聲,喝跤人正在為決定最後輸贏選擇第六位跤手。崔富海趕到後走上摔跤場,自信地說:“讓我來!我是忻中的學生,就讓我試試吧!”

  喝跤人不情願地把一個彪形大漢和一箇中學生帶到跤場中央,較量開始了。對手體力過人,如猛虎下山,而崔富海機智靈活,技術過人,幾個回合下來,他巧用四兩撥千斤,一個架臁踢,將對手摔倒在地。頓時,場上掌聲、喝彩聲響成一片,隨後崔富海越戰越勇,連摔五人,太陽出山的時候撓羊成功,這年他19歲。從此“中學生撓羊漢”的美名不脛而走,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跤場建功

  1956年,崔富海被選拔到了山西省體工大隊,並先後到天津、內蒙等地學習培訓。組建山西省摔跤隊時,他擔任了摔跤隊隊長。當時山西省摔跤事業與其他省市相比,存在著起步晚、差距大,民間撓羊摔跤與正規比賽所要求的規則不同等問題,但崔富海帶領全隊隊員刻苦訓練,努力拼搏,不畏強手,在當年的的全國摔跤比賽中,他取得了中量級第五名的成績,1958年又奪得了全國摔跤錦標賽的亞軍。

  1959年,他作為山西省體育代表隊的旗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榮幸地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主席、周總理的檢閱。在這次全國運動會上,崔富海為我省奪得了首枚金牌,山西省摔跤隊在比賽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1960年,全國摔跤比賽中,他又一次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所帶的隊員共奪得獎牌6塊,名列團體總分第一名。在他和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的摔跤事業進入全國的先進行列,由此,崔富海的家鄉——忻縣(忻州),於1960年在全國群英會上被命名為“摔跤之鄉”。

  文革開始後,省摔跤隊解散了。崔富海回到家鄉忻州當了一名工人,出於對摔跤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崔富海在當地領導的支持下,仍然把部分主力隊員帶在身邊。他們邊工作邊訓練,一有時間就帶隊員們去參加城鄉的摔跤和撓羊賽,把省隊的技術傳授到群眾跤手中,為“摔跤之鄉”的發揚光大盡心盡力。

  1979年,春回大地,崔富海回到闊別多年的運動場。在山西省摔跤隊擔任了自由式摔跤的教練員,在以後幾年裡,山西省自由式摔跤名列前茅。1981年,崔富海受國家體委的委託組隊集訓,參加第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他的隊員梅喜懷、郭補祥被選入代表隊參加了比賽,並以優異的成績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在集訓期間,他還多次代表國家隊迎戰蘇聯、日本和巴基斯坦隊。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桃李芬芳

  長江後浪推前浪。1983年,年近花甲的崔富海調任忻州體校擔任摔跤教練員,做起了最基礎的人才培養工作,他認真地總結經驗,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為摔跤事業培養後備人才上。十多年的時間裡,先後向專業隊和社會各界輸送學子近百人。1995年,在跤壇耕耘40年的崔富海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

  歲月如歌,回首崔富海走過的路,始終散發著桃李的芬芳,在擔任省隊教練期間,他嘔心瀝血,先後為國家培養出全國冠軍、亞軍、運動健將50餘人,國家級教練員20多名,所帶隊員在全國大型比賽中奪得金牌、銀牌57人次,三到八名70餘人次。在擔任忻州地區體校摔跤教練期間,同樣碩果累累。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當年的學生和隊員許多人已成為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他的弟子薄建偉榮獲全國冠軍,現任省體育局副廳級巡視員、山西省體工大隊隊長、山西省柔協會主席等職,一直以認真敬業的精神,為山西省摔跤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工作。梅喜懷多次獲得全國冠軍,現任山西省摔跤基地主任、山西省中國式摔跤協會主席,繼續著為我省培養摔跤人才的事業。

  崔富海還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實踐,研究整理了很多珍貴的學術資料,如《摔跤抱腿41式及應用》、《續抱腿種種》、《抱腿技術研究》等專著,被全國摔跤界廣泛應用,對摔跤運動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摔跤世家

  崔富海的家族在當地有著濃郁的傳奇色彩。崔家五代人16人馳聘海內外跤壇,全國賽事中獲金牌22枚,獎牌40多枚。擁有國家級運動健將4名,高級職稱4名,國家一級裁判2名,其中5人擔任教練工作。

  為表彰崔家的輝煌業績,1983年原忻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摔跤世家”稱號,1998年山西省摔跤協會又再次授予他們“摔跤世家”稱號。對崔氏家族為摔跤事業不斷再立新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崔富海的父親崔銀忙老人是這個“摔跤世家”的領頭人。年青時他就是西北鄉頗有名望的摔跤高手,古稀之年還經常與年青人過招。在他的影響下,崔家和摔跤結下了不解之緣,人才輩出。

  崔富海的二哥崔貴海,酷愛摔跤,是民間著名的“撓羊漢”。

  崔富海的弟弟崔明海,全國摔跤比賽冠軍獲得者,榮獲全國優秀教練員、運動健將稱號。在體校擔任專職教練20年中,為省隊和各級體校輸送百餘名優秀後備人才,曾任原忻州市體委副主任。

  崔樹和是崔家第三代中的佼佼者,7次奪得全國冠軍,獲運動健將稱號,任省隊高級教練,是全省勞動模範和青年突擊手,為我省運動員生涯中奪取金牌最多的傑出人才。

  崔愛和、崔保和、崔林和在全省的比賽中也名列前茅。

  崔補和作為跤壇後起之秀,一鳴驚人,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就奪得冠軍,赴美國參賽取得世青賽第六名的好成績,被授予運動健將稱號,現任省隊自由式摔跤主教練。

  崔家第四代崔建榮、崔保榮、崔俊、崔麗珍都在省、市比賽中初露鋒芒。其中崔俊小小年紀,就成為火車頭體協摔跤隊隊員,在國家級的重大比賽中取得前三名的成績。

  第五代崔秋娟、崔曉成因從小受到系統訓練,成績優秀,崔曉成身手不凡,兩度奪得全國青少年比賽第一名,在赴澳大利亞的比賽中獲得冠軍。

  崔家在跤壇的長盛不衰,與崔富海這位崔家的第二代掌門人的傳幫帶有著重要的關係,這位和新中國一起成長的跤壇名將,不僅在社會上培養了大量人才,他的言傳身教對家族的子弟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壯心不已

  在獻身跤壇40載的歲月裡,崔富海曾獲得無數榮譽。1958年獲得運動健將、山西省勞動模範稱號;1959年被評為山西省體育方面積極分子;1960年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工作者;1985年獲國家體育“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1996年獲中國摔跤協會榮譽獎;1988年獲“跤鄉功臣”稱號和“跤鄉功臣教練”稱號;2005年被授予“中國摔跤傑出貢獻獎”;2009年又被文化部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撓羊賽代表性傳承人”的稱號。

  他把全部精力獻給了摔跤事業,作為受人尊敬的一代宗師,年過古稀的崔富海如今仍然活躍在跤壇,為摔跤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2009年,崔富海在家鄉奇村鎮南高村建起了“跤園”,30多萬元的投資是他和家人的全部積蓄。忻州跤園的建成,成為了忻州撓羊賽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場所,也為忻州摔跤的傳承和發展豎起了一面旗幟。
「傳承人」崔富海:忻州跤壇一代宗師​編輯:張晉榮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