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峯時期的艾弗森單挑巔峯時期的杜蘭特能贏嗎?

灰基哥


難。


杜蘭特如今30歲,正值巔峰,相比他的MVP賽季,如今的他更加圓融,得益於球隊體系,投籃更加合理,很少面對包夾,效率極高,投籃極準,如果拋開得分之外的諸如組織、防守等能力來評價,杜蘭特可以稱得上是三號位上最好的得分手。沒有之一。

艾弗森30歲的時候,是他得分才華發揮最為淋漓盡致的時候,場均得33分生涯最高,進攻效率百回合得111分生涯最高,效率值25.9生涯最高,但是防守效率百回合失分110分是他防守開始下滑的分水嶺賽季。所以,我們用他26歲的防守(場均2.8搶斷防守效率99)與30歲的進攻相結合,組成最強的艾弗森來與如今的杜蘭特單挑吧。


籃球運動在發明之初是個把桃子投進籃筐的遊戲,奈史密斯發明之初是想讓大家都能享受投籃的樂趣,然而即使那個時候奈史密斯就發現個子高的人是有優勢的,尤其是靠近籃筐的時候。於是後來為了讓遊戲不那麼挑剔身材,設置了三秒區,各種犯規以保護攻防回合中的弱者以及三分線,以及到現在的體毛規,說到底都是為了保護身材弱小者,也是這些逐步完善的規則以及庫裡變態的三分能力,庫裡應該就是最為平衡身材的優勢與劣勢之間的橋樑了,然而

對於大多數瘦小型球員甚至球星來說,他們都吃過身材弱小的虧。



也就是說,籃球這項運動對於身材瘦弱者是不友好的。杜蘭特身材纖細,和早年的加內特類似,但是杜蘭特比加內特幸運的是,球隊沒把他往內線培養以及杜蘭特自身極好的外線手感都讓他的纖細身材從弱勢變成了優勢,長臂投籃怪,曾經形容的是KG的中遠投,如今形容的是杜蘭特的中遠投以及三分。而艾弗森靠的是速度與節奏變換,在運球節奏把控上可以直接參考歐文,我常常覺得艾弗森的運球的節奏感就像hip-hop一般讓人心曠神怡,他在右翼戲耍萊德爾和在弧頂區域對壘喬丹兩個球最是代表,幾乎各個集錦都可見到。


也就是說,艾弗森面對杜蘭特本來就在身高上有弱勢,而他的投籃又沒有準到需要杜蘭特貼身,甚至以杜蘭特高出艾弗森23公分的身高和臂展,杜蘭特完全可以放艾弗森半步防守,艾弗森的每個球都會很艱難。而反過來艾弗森防守杜蘭特,以艾弗森場均2.8的搶斷數據,杜蘭特聰明的話就會盡量減少面框而增加背框,一個背框技術與諾維茨基可以做比較的投籃怪,艾弗森防守起來也同樣很艱難。最近學了個新詞,賬面上來說。所以,賬面上來說,艾弗森幾乎沒有贏杜蘭特的可能性。

不過,任何體育運動都不只看賬面。艾弗森職業生涯14年,面對的高個子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但是在他巔峰期並沒有哪個人敢說把他防住了,就像巴蒂爾號稱防守科比的專家,然而科比在巴蒂爾手上以超過50%的命中率拿下過30+,不止一次。實際上,除了泰倫盧之外,艾弗森的巔峰期並沒有任何防守者對艾弗森有辦法,而泰倫盧對艾弗森的防守無異於德拉維多瓦對庫裡的防守,是現象級的,而不是找到了什麼真正可行的辦法,畢竟泰倫盧除了01年總決賽德拉維多瓦除了15年總決賽之外,再也沒有防守艾弗森和庫裡的喜人戰績了。而且,上面未談到的

大個子在速度方面和靈活性方面的弱勢,在艾弗森面前將被放大到極致,極致到杜蘭特哪怕放半步甚至一步,艾弗森都可能過了杜蘭特上籃而不是隻能強投。

任何競技運動都不只看賬面,尤其是在所有媒體一邊倒的以為艾弗森會被橫掃時的第一場總決賽就被艾弗森48分扼住喉嚨,那時候艾弗森就告訴了我們,判斷他的勝負,從來不能只看賬面,他有能力面對任何人取得勝利,難不代表不可能,1%的幾率在艾弗森的字典裡就是五五開。


以及,科比與杜蘭特是巔峰有過交集的,與艾弗森的巔峰更是亦步亦趨。而艾弗森與科比的生涯交手記錄是艾弗森的球隊敗得多,但個人數據上艾弗森贏得多;是的,生涯交手記錄,意味著艾弗森衰落期面對科比的巔峰時的數據拉低了平均水準,但場均個人數據艾弗森還是要比科比佔有更大優勢。在杜蘭特妄言歐文比艾弗森強的時候,科比那句“你根本不知道巔峰艾弗森是怎樣的”就可以說明一切了。

言盡於此,自行體會。


Shawn看世界


感謝邀請!看到這個問題,我在心裡也在不停的對比,腦海裡不停幻想著兩人的單挑畫面,誠然,論起單挑,艾弗森和杜蘭特都是聯盟頂級的存在,一時竟不知如何選擇。當然如果非要選擇一個的話,那我還是選杜蘭特吧。


下面我來仔細分析。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位球員的特點。

一、艾弗森


艾弗森綽號“答案”,身高183,據說實際不足180,有人感嘆“上帝欠了艾弗森15釐米”。當你在思考,這樣的身高如何能在NBA生存?如何能將籃球送進籃筐的時候,艾弗森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你“答案”。


1996年選秀被稱為黃金一代,當我們回看歷史的時候,不難看出那一屆選秀真的是天賦超群,讓所有球隊瘋狂,讓多少球隊難以抉擇。艾弗森以狀元身份被76人選中,這不僅僅是因為76人當時缺少後衛,最主要是因為艾弗森那優秀的技術和頑強的鬥志以及那勁爆的身體素質,當時艾弗森以180的身高可以輕鬆完成爆扣。艾弗森最大的技術特點就是那完美的過人,那經典的“crossover”直至今日依然有球迷在模仿學習。他可以突破籃下在內線長人封蓋下將球送進籃筐,也可以以跳投完成進攻,艾弗森的跳投高度讓人驚歎,他也可以在三分外命中投籃。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喬丹在他眼裡是對手,2001年巔峰的湖人季後賽一路橫掃,但就是這個男人用自己的行動在湖人手中贏走一場勝利。這個男人曾經被全世界球迷奉為偶像。

說實話,我也曾經為他這個動作歡呼過!

二、杜蘭特

杜蘭特大家肯定十分熟悉,杜蘭特身高206cm(實際可能211),有著226的臂展,經過成長,原本瘦弱的身形也在不斷粗壯,現在的杜蘭特不懼怕任何身體對抗。這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杜蘭特那後衛般的技術和歷史罕見的超高命中率。


甚至他可以在跳投出手時候無視任何防守球員。我們可以在場上看到他大步直接面框突破飛身爆扣,也可以看到面對防守球員迅速的交叉變向,華麗轉身,這一切似乎都不應該在一個身高211的球員身上,也可以看到他在半場任何位置完成跳投,並且命中率高的讓人驚訝。

杜蘭特可以說是天生的得分機器,那種超強的得分能力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通過對比,兩位球員都是防守球員的噩夢,得分如探囊取物般簡單,為什麼我覺得杜蘭特能夠勝出呢?



原因在於:杜蘭特的得分更加乾脆有效,身體天賦明顯佔優。我們不難想象杜蘭特在面對艾弗森的防守時進攻選擇的多樣性,無論是殺入籃下或者直接跳投,這些艾弗森是擋不住的,但是杜蘭特在防守時的身高臂展會給艾弗森帶來很大的干擾,尤其是在單挑期間。所以我選擇杜蘭特,

但永遠不要忽視艾弗森那頑強的鬥志和強烈的求勝慾望!


納蘭殘月



這個問題類似於“關公戰秦瓊”,艾弗森與杜蘭特屬於不同時期的“超級得分手”,而且各個時期規則、打法也不盡相同!


阿倫·艾弗森出生於1975年6月7日,實際身高不足1米83 ,司職後衛,專業特點:速度快、突破能力強、具備超強得分能力。艾弗森在職業生涯前10個賽季拿到了4個得分王,是NBA歷史上最矮的得分王,艾弗森屬於後衛,他需要組織和串聯球隊,而且身高的“劣勢”,艾弗森的“得分王”更難一些!
凱文·杜蘭特出生於1988年9月29日,實際身高2.11米,司職小前鋒/大前鋒,專業特點:得分手段多樣,投籃精準。杜蘭特目前以場均27.2分排在現役聯盟第一,職業生涯11個賽季,拿到了4個得分王,其中連續三個賽季拿到得分王,成為繼喬丹後首人,被稱為NBA歷史級別的超級得分手,杜蘭特所在位置是小前鋒,擁有同位置的身高優勢,杜蘭特的“得分王”更容易一些,屬於一個純得分手!

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低的話,我會選擇杜蘭特,杜蘭特個人榮譽連續拿到兩次總冠軍;由於身高的優勢杜蘭特得分手段更為多樣,而且中投、三分球都很精準,被稱為“死神”,有著終結比賽的能力!


沙灘上的飛魚


兩人的交手記錄沒有比較性,一個在巔峰末尾一個還是菜鳥,當一個剛剛攀上巔峰,另一個已經步入職業生涯末尾了。論職業生涯成就杜蘭特已經略勝一籌,要說1VS1這個就沒有定論了。

阿倫艾弗森,綽號“答案 ”1996年黃金一代的狀元,身高只有183CM,在96能人輩出的一代能以狀元身份入主76人令人佩服。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效力76人,夢想的開始的地方和生涯結束的地方都在76人,這是一件令人興奮和偉大的事情,職業生涯巔峰期獻給了這座城市,人們親切的稱他為費城之子,2013年10月30正式宣佈退役,2014年3月1日他的球衣懸掛於球館上空。
他桀驁不馴,個性鮮明,他更是一個鬥士,一次次傾聽掌聲與吶喊聲的慶祝動作歷歷在目,再一次回到費城親吻地板的柔情令人動容,職業生涯場均出場41.1分鐘獲得一次常規賽MVP,2次全明星MVP,8次最佳陣容,11次全明星,他的特點是控球能力出色,突破快速,常常在長人林裡無礙穿梭。

凱文杜蘭特2007年以榜眼身份加入西雅圖超音速,是繼詹姆斯後又一位場均拿到20分的新秀(之後多年的聯盟第一人之爭) ,適應了NBA的強度和改打小前鋒的杜蘭特數據暴漲,奈何管理層因為600萬選擇交易哈登,導致雷霆競爭力下降,在2016年西部決賽3:1領先的情況下被勇士無情翻盤,極度傷心KD選擇加盟對手勇士,聲譽降到最低點,通過這兩年的奪冠和2拿FMVP逐漸恢復。職業生涯獲得一次常規賽MVP,2次總冠軍,2次總決賽MVP一次全名星MVP,4次得分王,8次最佳陣容,9次全明星。身高臂長,技術全面,進攻無死角。



巔峰期單挑勝負難說,相對於艾弗森可能難度稍微大一點,因為你每次都必須過掉杜蘭特,但是這正好是艾弗森的特點,假使在NBA賽場上個人認為杜蘭特優勢更大一些,杜蘭特雖然長得高,但是身材比較瘦弱一點,腳下移動也比較迅速,你要正面投他幾乎不現實,首先身高差30CM多,再加上臂展完全看不到籃筐,因此你必須突破他,禁區不僅有隊友補防和24秒的進攻限制,對你體力消耗還比較大。杜蘭特打艾弗森相對就容易的多,我只要坐著往裡打或者幹拔投籃,你根本碰不打。假使在野球場上那麼真的是55開,打野球就是觀賞性,隊友不會全力去補防,你們要單挑基本都會看著你們打併且可以慢慢打,艾弗森花哨的控球的招數可以都使出來,沒有戰術的限定,沒有沒要必須贏球任務,要是打開了艾弗森這種類型在這個賽場上或許更強一些。


體育運動愛好者


艾弗森、杜蘭特都是超級巨星,一個已經退役多年了,另一個還在NBA叱詫風雲。而艾弗森生涯征戰NBA17個賽季,場均26.7分+6.2助攻+3.7板+2.2搶斷,4次得分王、3次搶斷王,也是NBA最矮的得分王,實力可見一斑。

而杜蘭特徵戰NBA也有11季了,生涯場均27.1分+7.1板+3.9助攻+1搶斷,也是4次得分王。從雙方數據看不分伯仲。

但是,艾弗森巔峰的賽季是2005-06季,場均33分+7.4助攻+3.2板+1.9搶斷,十分驚人的數據。而杜蘭特最強的2013-14季也並不遜色,場均31.8分7.7板+5.5助+1.4搶斷,命中率高達51%。


倆人最巔峰的賽季也是旗鼓相當的,Al強在速度快和各種突破進攻,而杜蘭特勝在有身高優勢,投籃更準,效率值更高,如果論數據杜蘭特略佔上風,論成就當然是杜蘭特直接KO“Al”了。


但是,以上是論雙方最強的實力數據對比,但單挑就不同概念了,數據好的球員只能代表他在團隊中的作用,而單挑更講夠球員的技術全面性。那麼,巔峰的“AⅠ”單挑杜蘭特會贏嗎?他倆都是得分高手,實力相當,但杜蘭特由於有身高的優勢,加上技術全面,投籃效率更高,AⅠ單挑KD是贏不了的。


藍天白雲crc


感覺杜蘭特會佔優吧,杜蘭特在身體上佔有絕對優勢:

杜蘭特身高2米10,臂展2米25,完全中鋒的身高,但移動速度又很快;艾弗森只有1.83的身高,臂展1米91,兩人站一起艾弗森要矮一大截。如果兩人打那種5V5的比賽,杜蘭特的教練肯定會給杜蘭特安排戰術錯位單吃艾弗;而艾弗森的教練不會讓艾弗森“小打大”,錯位打杜蘭特。

上圖是兩人分別在2005-06賽季和2016-17賽季的投籃熱點圖,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投籃區域,杜蘭特的命中率要比艾弗森高。那個賽季艾弗森場均出場43.1分鐘,得到33分,投籃命中率44.7%,三分球命中率32.3%,場均出手3.1次;杜蘭特那個賽季場均出場33.4分鐘,得到25.1分,投籃命中率53.7%,三分球命中率37.5%,場均出手5.0次。可以看出杜蘭特的投籃能力和得分效率要比艾弗森高。

艾弗森和杜蘭特1V1單挑,他必須擺脫杜蘭特才能出手;而杜蘭特可以利用身高優勢,直接在喜歡的位置幹拔,或者在低位背身單打艾弗森,更直接粗暴的是打到籃下得分。所以感覺巔峰的艾弗森單挑很難贏杜蘭特。

感謝閱讀,喜歡的點個贊。2018年7月17日


大王看球


首先,我來闡明我的觀點吧,巔峰時期的艾弗森和巔峰時期的杜蘭特單挑的話,杜蘭特絕對能贏艾弗森。

為什麼這樣說呢?

注意啊,你說的是單挑,不是五對五打比賽,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巨星單挑鬥牛的視頻,巨星單挑鬥牛個子高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投籃,而且命中率高,曾經看過杜蘭特,哈登,保羅喬治他們的單挑基本都是投籃,即便哈登突破那麼厲害,單挑的時候也是利用節奏,撤步跳投,他們單挑的話,基本互爆,誰先進球誰就可能贏了。

杜蘭特並不是笨重型的大個子,相反他是靈巧型和速度型的小前鋒,你指望艾弗森打杜蘭特單挑球都用速度過掉上籃嗎?這樣會很累。

但是,杜蘭特打艾弗森就不一樣了,身高天然錯位,再加上後仰,命中率奇高,這種畫風不敢想象。

有個名人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是,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大部分人都沒聽過:“我認為1%的靈感更重要”。

當兩個人的努力程度都一樣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天賦帶來的差距,那是令人絕望的,有些事情不是單純通過努力就能改變的,50塊的人民幣做的再好看也不如100塊的人民幣招人喜歡。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我。




6野豬佩奇6


如果運三球,艾佛森沒有機會。艾佛森靠的是爆發、速度,中遠距離投籃並不是答案的強項。如果可以隨意運球,我覺得艾佛森要稍勝一籌,雖然杜蘭特投籃準,但誰也不能有百分百的命中率,那麼艾佛森就會勝在搶斷上。反過來,杜蘭特很難防住艾佛森的腳步。基本一過一個準。


風清不揚x


沒什麼對比性,杜蘭特與艾弗森單挑誰也防不了誰。

艾弗森身高183CM,成為nba超巨的拿手絕技就是靈活、快速的突破能力。比賽中與艾弗森對位的小個子球員都跟不上他的突破腳步,像杜蘭特這樣身高的球員更就沒法控制住艾弗森了。

身高的巨大差異對於雙方都是優勢,杜蘭特身高211CM,他與艾弗森對位,幾乎不用太多技巧,純靠投籃手感站投即可,與場下訓練區別不大。

所以像這種根本就對不上的單挑沒什麼意義,還不如定點投籃比賽來的精彩。


火箭隊社區


感謝邀請,關於誰能贏,那就得看誰開球了。

這二位,對上了就是錯位。艾弗森的突破和急停跳投在巔峰時期聯盟裡沒人能防住,即便是同位置的頂級防守後衛,也很難限制。更何況實際身高達到2.11米的杜蘭特,雖然有身高臂展,但是由於重心太高,橫向移動步伐跟不上快如閃電的艾弗森,所以被一部突破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們看杜蘭特防守好,是補防,協防,面對鋒線球員的單防能力非常好,但是1對1防守這種速度極快的超級後衛得分手,速度得劣勢就會無線暴露。尤其是1對1,場地空間非常大,更是不好防守。

至於艾弗森,防守杜蘭特更是不可能得事情。。。他本來九不是防守見長得球員,面對杜蘭特這位NBA歷史級得分手 ,在身高相差將近30公分得情況下,會被背打或者杜蘭特直接選擇在艾弗森頭上出手投籃,基本和自由練習投籃沒有區別。。。

所以這兩位1對1鬥牛,沒有誰能防的住誰,全看運氣和球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