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在哪個季度需要存款?

大石頭56057471


銀行在哪個季度需要存款,這個更準確的問法是哪個季度更需要存款,實際上,銀行的運轉跟一般的公司也差不多,存款和貸款業務就相當於一般公司的銷售任務,要考核銷售業績,你說哪個季度需要客戶?答案自然是每個季度都需要。



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目的也是賺錢,要不然開這麼多銀行網點來給大家免費服務?賺錢的方式之一,就是吸入存款,然後以更高的利率放貸,賺取其中的利率差。

第一季度,對銀行來說至關重要,往往第一季度就下達了當年的任務,但是銀行第一季度的任務比較重,要儘快吸納存款,才有款往外放。這與通常的公司不同,公司的資金往往在第四季度回籠就行,但是銀行等到4季度完才吸納到存款,貸款業務就大受影響了。所以,一季度的攬儲任務非常重,一般會超過全年任務的30%。

相比之下,二三季度的情況會好一些,特別是一季度完成得較好,超額完成的情況下,二三季度的攬儲任務輕了很多,但是銀行仍然需要存款,這是他們立命之本。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考核任務與很多公司不同,有的公司是當年總體任務完成了,也就是說後幾個季度趕超回來,全年的獎金以及前面的季度獎可以補回來,但是銀行不行,所以,要求每個季度都儘量超額完成。

到了第四季度,也是銀行攬儲壓力很大的一個季度,如果前面完成得很好,四季度相對輕鬆一些,但是如果前面完成不好,四季度可能需要幹出兩個季度的業績,來確保全年任務的完成。


坤鵬論


對於銀行來說,哪個季度都需要存款,但相比較而言,任務最重的時點就是在剛剛過去的6月30日。每到月末、季末、年末,銀行都會考核存款指標。而月末、季末只是一個月或一個季度的考核,年底時為避免第二年任務過重,指標也不會定得太高,相比之下,半年考核通常是一年中任務最重的時點。

其實最簡單的就是看理財產品的利息,很多銀行會6月底爭推高收益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發售期在6月底,但起息日在7月1日之後,中間幾天客戶資金就會存放在銀行賬戶上,算作存款,這無形之中就完成了存款任務,一般來說,每到季度、年末銀行總會有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推出,都是一個原理。

銀行每季度都需要存款,但為何要在季度末拼命吸納存款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名詞存貸比。

存貸比

國內監管部門要求,銀行的存貸比要達到75%,也就是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要大於75%(比如,你在銀行存入了100萬元,根據存貸比為75%計算,理論上來說,銀行最多隻能夠貸出75萬元。),而這個考核一般是季末和年底,所以如果銀行想要將更多的貸款放出去,必然會相應的增加存款的餘額。而如果在月中或者年中銀行已經發放出了超過存貸比的下限的貸款,那麼他就必須在監管部門考核之前吸收監管要求的存款,所以為了不被考核部門懲罰,每到這個時間點銀行都會制定嚴格的任務,不惜高息攬儲,也要確保其存貸比在合格基準線上,否則將會被處罰進一步鎖緊其貸款餘額。

其實,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已經把實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既然已經不是法定的監測指標了,為何這兩年攬儲現象反而變本加厲?

攬儲之戰加劇的原因

一方面,取消存貸比法定監測指標,不可能馬上就能改變積累多年的銀行發展模式,目前地方監管,存貸比仍然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退一步講,即使真的廢除存貸比指標,還有日均存款餘額、存款偏離度指標等考核。

另一方面,銀行拉儲之戰背後是互聯網金融的擠壓。比如,餘額寶的1.69萬億的規模早已超過了招商銀行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的總額。

總結

目前銀行最最看重的是日均存款,而不是存款餘額(因為存貸比已經不是法定監測指標,而只是一個流動性監測指標),所以可以說每季度的存款都很重要,對一個銀行人來說,任何時刻都需要存款,沒有季度區分。無論何時,我們的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存款、存款、存款!


鯉行者


謝邀!銀行一直以來就是做“錢”的生意,而這個錢自己又沒法印,只能從儲戶手裡吸引,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銀行都缺存款。隨著餘額寶、微信零錢理財等移動互聯網理財產品不斷被大眾接受,願意將錢存進銀行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銀行就越發的缺錢了。所以你沒看銀行現在都開始講要提高服務質量了,大堂經理服務很周到,你要是說能存個20萬以上,肯定VIP接待。



銀行考核特別多,吸儲又是硬性考核指標,有月考、季度考、半年考、年考。根據這些考核就可以看出什麼時候最缺存款了。

月考很明顯是決定了每個月績效工資,如果完成的不好,工資拿的就少,所以說銀行一直都需要存款就是這個道理。並且銀行拉存款還不能補,比如說2月份過年大家都放假,存錢的少所以沒完成,但3月份超額完成了,不僅完成了3月份的指標,還把2月份沒完成的指標也一起完成了,那2月份是不是就不用扣錢了?或者扣的錢是不是可以補回來呢?

抱歉!不能。

所以你說銀行是不是什麼時候都需要存款呢?



如果要在12個月裡非得排個重要級,那肯定也是根據考核來的,年度考核最重要、其次是半年考核、其次是季度考核,最後是月度考核。誰不想年底的時候多拿點年終獎回家?誰不想下一年工作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銀行想有發展,吸儲就是一個硬指標。銀行行長經常出去應酬,陪客戶吃吃喝喝什麼的,不就是為了讓這些有錢人把錢存在自己銀行麼。

如果你有個千把百萬可以存在銀行的,你就是銀行的超級VIP客戶,各種福利。有些銀行對於這種千萬級別存款的客戶甚至可以安排一個正式編制的員工。


逸然決然


謝邀,帶你走近銀行、實現財富增值,我是銀行小學生。

先說結論,銀行任何時候都需要“負債”,我們常說的存款即是銀行的負債之一,沒有存款銀行也就不可能有利潤可言,沒有利潤銀行也就離破產不遠了。

具體到每個季度來說的話,下面我將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銀行機構在每個季度需要完成多大的存款任務指標。

首先,一季度。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意思就是說凡事要早做打算,開頭要抓緊。當然放在銀行來說,這也是適用的,一般全年任務指標在一季度的時候就已經全部制定出來了,要想保質保量甚至超額的完成任務,一季度是重中之重,現實中很多銀行在一季度都會大搞存款競賽活動,例如“春季開門紅”、“首季開門紅”等等類似的活動是層出不窮,總體來說,一季度在全年的重要性當推首位!具體到完成率的話,一季度完成30%—40%的全年存款任務,是比較合格的情形!

其次,二季度三季度。這兩個季度我放在一起說,因為二季度的作用是“承上”,承的是一季度的存款完成情況,如果一季度我們做的比較好,二季度可以再接再厲,打下更好的基礎。三季度的作用是“啟下”,因為緊隨其後的就是四季度了,在三季度我們一定要基本完成全年計劃,這樣在全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時候不至於因為完不成全年既定目標而苦惱。可以說,二、三季度在全年任務中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不是最重要的時刻,但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總體來說,2、3季度要完成全年存款任務的40%—60%是比較符合預期的。

最後,四季度。四季度的存款任務重不重,全看前三個季度的完成質量,如果完成的好,四季度可以從容應對,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並制定一下明年的存款任務目標;如果前三個季度完成的不好,四季度可真是要爭分奪秒了,畢竟任務完不成,首先影響的就是大家的錢包袋子,其次影響的是全行的發展,你說四季度的作用重要不重要?但四季度的完成率彈性比較大,20%—50%的存款任務完成率都有可能!


總體來說,存款任務能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最重要的是一季度,任務最重最緊張的是四季度,二、三季度相對來說要輕鬆一些,但是同樣重要!畢竟銀行工作者每天的事情只有三件事:存款!存款!存款!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帶你走近銀行、實現財富增值,我是銀行理財規劃師——銀行小學生。


銀行小學生


銀行每天都需要存款,第一季度需要存款最多了。因為存款越多,他們能貸出去的額度就越大。

大家也都知道,隨著網絡金融,比如支付寶,微信,京東金融等這樣一些企業的興盛,銀行存款數量在急劇下滑。這樣也就造成了銀行攬儲的大困難。



為此大家也都知道銀行員工都是有攬儲任務的。實際上是自有銀行以來就有攬儲任務的,只是以前自覺存款的人都比較多,所以都是大客戶被攬儲,以及相應的利息划算。而普通人就沒有感覺到銀行攬儲任務的緊張。

銀行是在每年的一月下達全年的攬儲任務的。然後每個月末,每個季末都有任務考核。而這個任務考核是和他們的績效工資等掛鉤的。所以相應的,他們在每個季末就容易為自己的攬儲額焦急。



而我們在聽新聞的時候,就會聽到,在截止某季度末,居民總存款量達到了多少,銀行完成攬儲任務多少?某銀行率先完成了多少?

如果我們常看新聞,也能常常看到關於銀行存款額的變動,這一季度存款多少萬億等等。

所以我們其實也能知道銀行最缺存款的是一季度。因為他們如果能在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攬儲任務,那可就不得了。其次,就是第四季度,因為年末了,也需要盤查銀行存款的保有量,做年終總結。



再就是每個季度末的攬儲任務評比了。如果有誰完成了全年任務了,他就輕鬆了。反之,他就該著急了。

為此,他們全年都需要存款。當然如果是到了12月,他們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的話,而且存款保有量也合格,他們就不擔心今年了,需要為第二年的攬儲任務,提前做準備。所以我們在去存款的時候,通常會看到十二月份,有的銀行有各種存款理財的優惠活動。

特別是元旦節,春節期間更是大推存款優惠,以及信用卡辦理等。因為他們不止是有攬儲任務,他們其實也有貸款業務的,只是我們老百姓關心存款的多點罷了。


荷唯洛之戀


謝謝邀請。銀行在哪個季度都需要存款,哈!我理解題主的意思,就是什麼時候銀行最缺錢、最需要大量存款的意思吧?正常情況下每年的6月和12月是銀行資金最緊張、貸款最難的月份。因為6月是對銀行的中考,12月是終考。這二個月對銀行業務考核、審計的截止月,平時違規或平時超額放貸,是否符合存貸比的規定,是否經得起檢查的時候。一般是超額放貸的情況多,如果在月底前拉到大批存款,就可以化解存貸比的不正常。所以每年的6月和12月是多數銀行的攬儲大戰,利息上浮的多,還有存款送米、送油的等等優惠,目的就是多拉存款,通過考核。


菜鳥財經78050741264


這是個好問題。點出了市場上銀行業務競爭的狀態,也點出了銀行內部考核激勵措施。

現在銀行市場競爭越來越大,作為負債業務的核心,存款業務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存款業務計劃是每年業務計劃的重點,既有時點指標,也會有日均指標。從開始的衝時點,到時點、日均並重,現在則更重於日均的增長。隨著監管部門的引導以及銀行自身的內在要求,對“流量銀行”以及“財富管理銀行”的建設逐漸成為各家銀行的共識。

所以,銀行每一天、每個月、每個季度都需要存款支持。當然,不排除部分銀行機構為規模因素衝時點,特別是季度末3、6、9、12四個月末,猶其是6月底和年底。但隨著考核指向的調整,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個人淺見,供參考。


金榮智匯


每年的第一季度末和第四季度末是各大銀行拉存款的高峰期。



因為各大銀行的存款任務都需要一個開門紅,加上一個春節長假在其中,因此時間短任務重。銀行的存款任務是可以提前完成,但是事後補上是不行的。比如第一個季度沒有完成,但是到了第二個季度時將第一第二季度的任務都完成了,第一季度沒完成的任務獎金該扣的也還是扣的。所以第一季度是各家銀行拉存款的高峰時期。第四季度是因為隨著年末考核臨近,各大銀行攬儲大戰再度開啟,從調整利率,到推廣智能存儲業務,不一而足。
在此情況下,對於熱衷於存款業務的儲戶們而言,如何存款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息,是值得深入考究的。貨比三家擇優存款。總之,銀行是拉客戶存款越多越有利。存款客戶好好利用吧。


晶瑩理財


銀行是經營貨幣和信用業務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信用貨幣,管理貨幣流通,調劑資金供求,辦理貨幣存貨與結算,充當信用的中介人。


銀行業在我國具指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機構,自律組織,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

既然是吸收公眾存款的機構,那麼我想銀行天天都需要存款,且越多越好。聽在銀行工作的朋友說在年初(第一季度),年末(第四季度)是銀行最需要存款的的季節。


銀行每年都制定了籌款的額度,具體會分擔到各個季度。每年春節長假後,各個銀行都需要開門紅,且想超額完成任務,獲得獎勵和提成,也對以後每個季度任務的完成有幫助。年尾需要吸收更多的存款,目的相似,也是為了完成籌款額度。


還要說下,我們國內的銀行,都做有放貸款業務,只要放貸款,就需要有存款,就要拉存款。在年初,年未,缺資金的企業和商業都有需要貨款,貸的越多,銀行賺的利潤就越多。因為銀行是賺存貸款款利率差價的。


劉春梅77001549


身為一個銀行從業人員,我要說的是銀行隨時都在拉存款,只是特殊的節點或者日期拉存款的力度不同罷了



一季度開門紅,各家銀行的存款任務都需要一個開門紅,加上一個春節長假在其中,如果拉來存款能使銀行一年都有一個很好的日均儲量,使得第一個季度成了各家銀行拉存款的高峰時期。



二季度一年過半任務過半,為了確保完成全年任務,二季度成了各家銀行存款必爭階段,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三季度攻堅克難提前完成全年目標,經過二季度的瘋狂攔存,一年的基調基本定了,三季度就是攻堅克難爭取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四季度沒完成全面任務的不管什麼辦法確保完成任務,這是還沒完成任務的銀行競爭最殘酷的時候, 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

其他的節點還有像總行成立週年日、分行成立週年日等等。

因為人民銀行新提出的“存款偏離度”的要求 以往每季度每年最後一天瘋狂攔儲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現在銀行更看重的是日均存款,所以現在銀行每時每刻都在為拉存款而想盡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