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明治維新爲什麼會成功?

老王閒話2018


150年前,日本開展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可以說,明治維新與近代日本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它讓日本成為當時亞洲首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成功實現了近代化,並且能夠躋身列強行列的國家,那麼,是什麼能讓明治維新運動成功呢?

1、因為受“和文化”的影響,日本民眾容易達成共識,他們有著較強的集體主義因素,在其他國家的一些改革運動中因利益問題不免出現流血事件,但是明治維新卻沒有引發大規模的內戰,儘管明治維新中有過先“富國”還是先“強兵”這樣的紛爭,即使發生過叛亂,但日本也沒有陷入大規模的內戰中,運動進程和目標沒有受到影響。

2、在當時國際環境下,美國艦隊進入日本不到十年,美國內戰爆發,沙俄則是陷入俄土戰爭,歐洲也爆發了普法戰爭,可以說,國際環境是有利於當時日本的,儘管面對列強戰略威脅,但是日本維新派抓住了這段時機,實行了內部改革,即使是當時的清朝,也沒有阻止日本吞併琉球,這說明在日本週邊,是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阻止它的。隨後的甲午戰爭的勝利更是日本成功的標誌,自此日本成為了亞洲最強國家,1905年日本戰勝俄國,標誌著它成為了列強之一,可以說,正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外部干擾,讓日本在四十年的變革過程中實現了近代化目標。

3、日本發動明治維新運動的初衷本是救亡圖存,“尊王攘夷”,但在“倒幕”成功後他們放棄了“攘夷”政策,派出使節團赴歐美考察,考察後開始實行了“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並且“脫亞入歐”,可以說,日本對近代文明成果是比較能夠全面接受的,這也讓它成為一個不同於傳統的“異類”國家。

如果僅僅從近代化和富國強兵來看,明治維新是成功的,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下,日本武士成功讓日本在四十年內從一個險成殖民地的國家變成了與列強並列的近代國家,這點是值得其他在現代化道路上摸索前進的國家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環球網


民國政治家、思想家戴季陶先生曾說過:“日本在手術檯上已經解剖中國成百上千次了,而我們中國人對日本卻往往一無所知。”(更多文章請關注)

徐福東渡

我先說下有關日本的幾個問題,讓大家對日本歷史有個基本概念。第一個問題,日本人從那裡來?一種說法日本人是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留下的後代。另一種說法日本人是韓國人的後代,日本有天照大神,韓國有天孫大神。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東北人從朝鮮半島渡海過去的,也就是滿人和蒙古人的後代。不過日本人傾向認為自己是中國東北人。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叫日本?在隋煬帝楊廣,也就是公元569年的時候,日本還是中國的藩屬國,要向中國稱臣進貢,中國人稱日本為倭國,稱日本人為倭人,倭的意思,一是指國家小,二是指人個子矮小的意思。一開始日本人並不在意,但後來總覺得倭國,倭人有點貶低的意思,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就自稱為日本,就是日岀之國的意思。日本人說,太陽從日本海上升起,從中國大陸落下,本是原本的意思,隋煬帝也就認可了,按現在的說法,就是中國不能搞種族歧視。

富士山

第三問題,日本人為什麼叫大和民族?日本早期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和就是和諧、和睦的意思。這裡包括二重含義:一是日本是個重視集體主義,重視團結、和睦的民族;二是反對個人主義,強調對集體的忠誠。至於為什麼要叫大和,很簡單,就是個小國,為了撐面子長個臉,還是不自信嘛!

第四個問題,日本皇帝為什麼叫天皇?還是在隋朝,日本人到中國來朝拜,稱日本皇帝為天子,所謂“日出處天子”,就是太陽昇起的地方的天子。楊廣這個人比較霸道,發火了,天下怎麼能有兩個天子?中國人沒有國家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天下可以有很多國,國可大可小,大的有現在一個省或幾個省,小的也就一個縣,甚至更小,國中可以有王或者皇帝。一看隋煬帝不同意,日本人就讓步了,那就叫天皇吧。

日本武士

第五個問題,什麼是武士?武士是日本特有階層和現象。武士的本意是侍者,隨從的意思。武士最早就是會舞刀弄槍的農民,武士的產生是在九世紀中期,日本稱為平安時代,當時社會動盪,盜賊四起,貴族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就組織私人武裝,中國人稱之為家丁,就是為貴族看家護院的人。這些人就成為武士的雛形。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朝廷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武士要遵守義、勇氣、仁、禮、誠信、名譽和忠義等道德和倫理規範,這就是武士道,或叫武士道精神。失去這些道德的武士,只能切腹自殺了,武士階層有點西方騎士和貴族的味道。

第六個問題,什麼是幕府?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和社會作用的增大,身份較高的沒落貴族、官僚和軍人也加入進來,形成武士團。武士團相互之間經過爭鬥、合併,就形成了武士集團。其中,當時最大的兩大集團都有天皇血統,也是貴族。分別是擁有桓武天皇血統的平氏集團和清和天皇血統的源氏集團。這樣日本原有的社會格局就改變了,形成了皇室、貴族和武士集團的三大統治階層。隨後,武士集團逐漸做大,形成朝廷不得不依靠的力量,武士集團取代原有的軍隊,又成為國家的武裝力量。

日本幕府

1156年,日本後白河天皇與其父親崇德上皇,爭權奪利,導致國家內亂,天皇依靠平清盛的武士集團戰勝了上皇,至此,平清盛成為太政大臣,相當於宰相,登上日本的政治舞臺,相當於軍人參政,軍人嘛,都比較霸道,所以天皇的權力就逐漸衰落。隨後,後白河天皇的兒子以仁王不甘心大權旁落,又聯合源氏集團打敗了平氏集團,這個亂的,那知道後果更糟,源氏集團的首領乾脆架空了天皇,建立了幕府,也就是軍政府,天皇則徹底成為擺設。這種事在中國歷史上真得很少,很像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日本進入了虛君制的幕府時期。武士集團雖然駕空了天皇,奪取了行政權,但天皇仍握有對武士集團首領“徵夷大將軍”的任命權,天皇和幕府又開展了一輪又一輪的權力鬥爭,1338年,日本還岀現了“南北朝時代”,一個是在京都的光明天皇,叫南朝,一是在奈良的吉野天皇,叫北朝。(更多文章請關注)

大家熟悉的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的一休小和尚,其實是北朝後小松天皇的兒子,一個小王子,但他的母親的父親,也就是一休的外公卻是南朝的貴族,就是說一休又有南朝血統,那麼當時的北朝幕府“徵夷大將軍”,就不允許有一半南朝貴族血統的一休王子繼承王位,於是逼迫一休小小年紀就出家當和尚,這也是一場悲劇。後小松天皇,也就是一休的父親,這個血脈一直延續到今天,也就是現在日本明仁天皇的祖先。(未完待續)

也就是說,從1156年到1864年倒幕成功,王政復古,日本經歷了700多年的虛君制時期,這就為君主立憲制打下了基礎,明治維新自然就能夠成功了,當然這是其中原因之一。

1853年,美國東印度洋艦隊司令佩裡准將率領四艘巡洋艦來到日本東京灣,日本當時已經閉關鎖國二百多年了,當時叫德川幕府,這個德川幕府比大清還臭,美國佬四艘軍艦往那一放,沒開一槍一炮,日本就投降了,還簽了一大堆不平等條約,國門也被迫打開了。下面我講下日本的洋務運動—明治維新。(更多文章請關注)

黑船事件

先介紹下日本的基本情況,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端,面積37萬多平方公里,為中國的三十分之一,當時人口4000多萬,為中國的十分之一。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他6800多個小島。

1853年的黑船事件後,日本被迫開放國門,如何富國強兵,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1868年,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比中國洋務運動還晚了8年。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要求,中國是上層推動的改革,民眾基本上處於觀望的態度,我認為主要是民眾文化水平太低,中國的朝廷一直推行愚民政策,叫著“民可與之,不可知之。”,民眾的文盲率超過90%。而日本和中國正好相反,到了1853年的幕府時期,民眾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近50%,沒文化是很可怕的。

德川家光

日本明治維新是由長州藩和薩摩藩為首的武士,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重建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實現了“王政復古”,天皇在被邊緣化了700年後,又重新掌權。日本是個小國,藩相當於中國的市縣一級,有的更小,也就是村。當時有兩種改革思路,一個是“尊王攘夷”,一個是“佐幕開國”。“尊王攘夷”就是要推倒幕府,重新樹天皇的權威,對外抵抗;“佐幕開國”就是要維持幕府的統治,對外就不抵抗了,開放吧。

1864年四國列強的艦隊打到日本的下關,主張攘夷也就是抵抗論的人,也認為打不過,所以就放棄了攘夷的觀點了。最後,各藩達成妥協折中方案,1868年1月,又設立議事院,分上下兩院,各藩首領進入議事院,維護自身的權力,這其實就是一場政變,其實質是地方各武士集團聯合皇室,把德川幕府趕下了臺,同時,又成立了近代化的政府,幕府時代結束,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充滿了血腥。

日本還模仿歐洲的君主立憲制,並參與普魯士和比時制定了憲法,憲法的起草人伊藤博文考察了歐洲的議會政治,意識到宗教對國民統治的重要性,所以,他希望天皇也能發揮宗教領袖的作用,於是在憲法的第一條就規定了“天皇萬世一系,神聖不可侵犯”,以達到對國民的精神控制。不過,雖然天皇名義上是國家元首,陸海軍統帥,在國會協助下行使立法權,但實際行政的實際操作權還是在武士集團的軍閥中。這就是日本在戰爭中經常發生以下克上和二戰結束後,美國麥克阿瑟將軍赦免天皇戰爭罪的原因之一。(更多文章請關注)

明治維新是武士們自下而上的革命,他們一方面不屈服西方列強的壓迫,另一方面是他們意識到與幕府的權力鬥爭需要中央集權,同時又反對保存的公卿、藩主等封建勢力,所以主動放棄自己安身立命的封建制度和身份制度,這樣藩主所依靠的武士制度就不存在了,一箇中央集權的近代國家的就形成了,在這一點上,武士們所做所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們具有壯士斷腕的精神,這也值得中國和亞洲各國學習的,改革者既要革別人的命,也要革自己的命。這樣的改革才能成功。(未完待續)


老王閒話2018


一般認為,明治維新之所以取得大成功,首先是那些勤王志士,尤其是去歐洲歷訪的那些睜開了眼睛看世界的明治英傑們,他們以銳利、洞察、謀略的眼睛考察了歐洲後,回國後給出了正確、中肯的改革意見並被擁有遠見卓識的明治天皇所採納。其次,江戶幕府雖然沒落了,但卻不能埋沒了江戶時代的功績,正是在整個江戶時代,日本人以低調的努力使得學問發達,庶民思想進步,從而為將來的近代化成功蓄積了底蘊。第三,正因了國學的發達,使得天皇制意識和國民國家意識得以在全體國民中得到了充分的浸透和認可。正是這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明治維新得以順利進行並獲得了大成功。


而在這諸多條件裡,有著一個共同的關鍵因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那就是當今平成天皇在談到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時說到的三個字“識字率”。正是日本國民當時普遍的“識字率使得他們的文化程度、個人素養都站在一個傲視其他亞洲國家的高水平上,易於接受新生事物,並能使其與本國文化相融相生,滋生出最適於本國發展的道路、方法,最終讓日本順利的完成了近代化轉型,得以步入強國俱樂部。


在這裡想著重說一說“高識字率”給日本帶來的巨大利處。識字率高,換言之,就是國民的文化知識水平普遍高,也即是說在當時日本的知識教育已經浸透到了普羅大眾階層,當時的和算、天文等方面的發達,都證明了當時的日本人已經具備了對近代科學技術充分理解的素養。因此,當機會到來的時候,日本人則如魚得水般的融入到了富民強國的大潮之中。


那麼,日本又是如何自古代就能做到高識字率的呢?這要從日本的地理環境說起,日本少平原,也就不適宜家畜文化發展,而家畜文化不發達,自然也無需“去勢”(閹割)技術,而不懂“去勢”技術,為了保證“大奧”(皇家內宮)的皇后宮妃不出軌,自然只能用“女官”了。平安時代紫式部和清少納言就是最好的例證。


也因此,日本女官制度自古就非常發達,女性的知識水平也平均偏高,據說在公元11世紀時,由於日本女性文學的發達,日本的女性知識水平還位居世界最高。到了江戶幕府時代,若大的將軍大奧,除去將軍本人是男性外,其餘千人皆為女性,而且這些女性身份高者則為貴族家屬,低者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的才女,如此龐大的後宮,女官數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那麼,腦補一下,延伸到這些人的家族、親屬,日本女性的知識水平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日本古代還有一個“直系家族”的風習傳承下來,即長子留家繼承家族的一切,而其他子女卻需出外謀生。而這種世界上少有的直系家族繼承文化,據日本人自己說,對學習知識是很有好處的,。因為作為有知識的女性母親自然會把知識傳給繼承家族的孩子,如此代代相傳,日本人的整體知識水平自然也就高了。


話說回來,正是日本人這種整體的文化素質才使得明治維新能得以在日本順利施行並獲得大成功。而究其本源,則正如日本當今天皇所說的那樣,是日本人“識字率”起到了根本的作用。而這種高識字率,卻是因為日本少平原缺乏家畜文化,因此不懂去勢,從而沒能形成宦官制度致使女性文化水品提高並代代相傳才讓日本人明治時期得以大放光彩,一舉跨入強國行列的。


如此看來,日本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還真的感謝沒有適於牲畜生長的平原以至於沒有練成不會“閹人”自然環境所賜。


萬景路看日本


在近代日本和清朝都在受到西方列強的衝擊下實行改革,但明治維新成功了,戊戌變法失敗了,為什麼會這樣子,日本究竟有哪些優勢才使得改革能順利完成?細究起來日本有如下優勢:


一:日本人對待外來先進事務的正確態度

日本是個居於東亞邊陲的島國,地震、火山、颱風肆虐,日本人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對外界的一舉一動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日本先前的文字、建築、藝術等先進文化都是從外部特別是古典中國輸入的,中華文明在古代不僅文化繁榮,而且國力強盛,在唐朝、明朝時期就讓日本吃盡苦頭,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形成了近代的日本學者內田樹所的“文化邊境心理

”,“即自身處於先進文化的邊緣,需要拼命地學習先進文化”,當這個中心變成西方時,日本人能坦然接受快速轉變,而不是像中國那樣長期處於優勢地位,遇到更先進的外部文化時,不想承認也無法接受位置的轉變,導致向外界學習的態度和速度都不行。


二:日本有利於改革的國民性、文化特質和社會結構

日本人當初是由東北亞、南島等各地移民構成,在長期的溝通融合中形成了一個單一化的同質性民族~“和族”,它的民族精神核心是“

集體本位主義”,個體會自發地忽視自身的需求和行為,以集體利益角度考慮。日本文化像“洋蔥頭文化”,剝開一片又一片直到最後也找不到日本文化的內核,因為它每一片裡頭都含有外來文化的成分,也含有自身的重要成分;日本文化具有典型的實用主義傾向,能選擇性地汲取外來文化的養分進行有機結合,而不需要為了自身的存在而抗拒外來文化。日本的傳統的社會結構是以家為單位,講究忠誠和責任,各地區是接近相對對立的(歐洲式的國家封建結構),沒有強大統一的脫離生產的利益集體(每個地區的武士只對本地區上級負責),日本正式場合中上下級關係比較嚴苛,但流動性大,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階層文化。


三:改革的內外壓力小

中下級武士、平民在尊皇攘夷的過程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在明治天皇執政後實行明治維新,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符合這些多數人的利益,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整個明治維新改革運動表面上是自上而下,實際上是上下結合的,因此內部阻力較小。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受到過西方的殖民侵略,但西方殖民者放棄了原先的策略,一方面是日本武士階層的 彪悍(比如薩英戰爭中的表現)使得強攻的代價頗為高昂。更主要的是對於西方列強來說,日本地理位置偏遠 ,資源貧乏,既無法作為原材料供應地,也無法成為可獲取貿易順差的製成品市場,因此列強對日本的興趣不 大,干涉也小。

四:改革派實力強大,改革措施恰當

明治維新的改革派在日本整個社會中佔據主流,像西鄉隆盛等舊武士階層的叛亂被迅速平定。發動明治維新改革運動的領導人是明治天皇、大久保利通等才能出色,作風清廉,具有非凡魄力的人傑,改革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深入進行,並結合了日本自身的特點。

與日本相比,當時的清朝不具備這些條件,匆忙的改革一方面會遭遇舊勢力的強烈反抗,另一方面參與的對象數量又少又沒有覺悟,改革本身也缺乏科學性,最終以失敗告終,最後只有發動革命連根剷除舊王朝的一切才能順利進行真正的現代建設。


滅法者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其實至今也並沒有哪位歷史學家做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解釋讓大家信服。不過作為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也早已積累起豐富的研究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這裡就介紹一些相關觀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1)改革的漸進性,尤其是與中國“百日維新”的戊戌變法相比較。這一類研究是比較多的,總體認為明治維新曆時長達三十餘年(一般認為開始於1868年王政復古,結束於1889年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也有別的意見),這場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資本主義改良、改革,節奏並不激進,而是緩慢、有序地推進,使得因改革而受到觸動、削弱的既得利益階層的反抗、阻力減小,有利於改革的順利實施。但其實,這個見解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因為在明治維新期間,也出現了不少朝令夕改或者非常激進的政策,並且激發了不少的反對、反抗活動,如剝奪武士權力帶來的士族叛亂,最終發展到了國內戰爭“西南戰爭”;另外如強制義務徵兵令,則招惹了平民的反感,以致引發“血稅一揆”等,改革的阻力實際也並不可小視。

(2)迅速、積極地學習接納西方知識體系、政治制度,並有效地將其本土化,而非生搬硬套。相對於清朝政府對待西方的態度,日本則展現得比較積極,這種狀況自德川幕府後期就出現了。清朝之1840年鴉片戰爭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才最終開始真正地主動、全面地實行改革,歷時超過半個世紀。而日本在1853年美國將軍佩裡黑船來航之後,便於次年簽訂《日美和親條約》,繼而在1858年一口氣與美國、荷蘭、沙俄、英國、法國簽訂了《修好通商條約》,雖然也有國內反對意見,但最高權力機構的開放態度是一目瞭然的。儘管後來明治政府取而代之,但並沒有不承認這些條約,而是全盤接下,最初以修改條約為目的向海外派出規模浩大、級別甚高的岩倉使節團,在出訪的日本領導人親眼見證當時西方的實力後,不得不放棄他們天真的想法。在歷時約兩年後,他們回國勵精圖治,以“內治”為重點,強力推行文明開化、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政府及軍隊也聘請了大量西方專家,以求早日使日本能早日被西方國家認可。這種學習西方的姿態,以當時的“鹿鳴館”為極端代表,為了與西方接觸,日本上層人士當時紛紛學習西方的交誼舞,夜夜笙歌;在飲食上,為了改善日本人孱弱的體質,也學習西方人吃牛肉,天皇甚至親自做示範表率。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取向經常被總結為“脫亞入歐”,但實際上隨著西方文化思想全盤進入日本,明治政府也注意到存在水土不良的方面,一方面是在實用性技術、制度上進行本土改良,另一方面則逐漸轉向宣揚本國文化,比如“鹿鳴館”在後來就被取消,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也被提高到國家層面加以大力扶持、利用,對於反政府的自由思想也有所限制(自由民權運動的影響)。

(3)外部環境的寬鬆,西方國家在19世紀後半期主要集中精力於中國事務,尤其是打開中國的市場,使得全球資本主義對中國民族資本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而與此同時,日本則得以倖免,獲得了一個比較安穩的發展環境,並最終得以融入當時的國際市場當中。

(4)江戶時代累積起來的資本主義萌芽基礎。一方面是物質上江戶時代日本的商業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發展,江戶、大阪作為當時的日本大城市,其人口規模甚至可以與工業革命前的倫敦、巴黎媲美。當時被稱為“天下的廚房”的大阪,是全日本大米交易的中心,堂島的大米交易會所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貨交易所,可以說是現代股市的雛形。另一方面在文化思想上,江戶時代的日本教育已有一定普及,寺子屋之類的私塾比較多,民眾識字率較高,而且這一時期在宗教思想上也出現了類似西方新教主義精神的信條(貝拉《德川宗教》)。但這些觀點,或多或少有後見之嫌,與日本歷史多少有不符的地方。

(5)“雙元首腦”便於國家局勢的穩定,尤其是在政權過渡時期。儘管明治維新是以戊辰戰爭征討德川幕府為前提才得以展開的,但總體來看這場內戰規模並不大,對日本國家基底的打擊並不太大。之所以能出現這一結果,便是日本自古以來的“雙元首腦”,即權力與權威的分離。天皇大多數時間只是作為權威而出現,受到日本國境內民眾的尊戴,而實際掌握權力的要麼是大貴族要麼是武士將軍。一旦遭逢重大歷史變遷,實際權力所有者經常被作為責任者加以追問,最終被推倒,而作為權威的天皇則依然保持獨立,維繫著整個國家的大體秩序。明治維新實際上也就是借用天皇來打倒幕府,實現了國家的初步整合,這為之後改革的推行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不像中國清王朝倒臺之後,尤其是袁世凱之後,中國陷入了較長時間的分裂局面,近代化的課題首先就遭遇到國家分裂的挑戰。

以上是簡單的整理,或有疏漏,還請大家多多指正。雖然乍一看看明治維新是成功的,這種成功的標準一方面是從現實的日本發達國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從當時歷史下,日本陸續打敗中國、沙俄成為東亞一霸。但其實這種“成功”背後也存在隱憂和不光鮮的一面。比如明治維新成果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了軍隊直屬於天皇而不受政府內閣的管控,這是當時保守的元老們懼怕政黨政治引發黨爭擾亂國政而設計的條文,但卻在後來一步步把日本推向了戰爭的深淵,整個國家被軍隊擴張、侵略的野心所捆綁,並最終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在日本近代化、工業化的過程中,也是伴隨著對外侵略與非人道措施的,諸如對沖繩縣種植甘蔗的政策曾導致了饑荒,在北海道的開發則對原住民阿依努人的文化到來了毀滅性的影響,並且在開發當時出於荒野狀態的北海道和開發礦藏時利用了大量的囚徒(到後來吞併朝鮮半島後,則役使不少朝鮮人,致使日本在申請近代工業遺產時遭到韓國抵制),這些也都是不可迴避、忽視的。


青年史學家


(明治天皇像和位於沖繩那霸波之上神宮裡他的雕像)

今天是明治維新150週年,簡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是為啥有會有明治維新?之前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讓日本幕府政府非常震驚,所以在10年後的1853年,美國軍艦到達日本逼迫日本開港時,幕府即在第二年就結束了已持續200年的鎖國政策,開放國門了。接著,日本同英國、俄羅斯、法國、荷蘭簽訂了通商條約,正式同西方各國展開了交往和貿易,但其實這些條約與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差不多,也是不平等的條約。

與此同時,在日本主張把外國勢力趕出去的運動也高漲了起來,發生了襲擊外國人和外國船隻的事件,還發生了同外國的局部軍事衝突,日本國內的對立深化。加上生絲等物資流向了國外,國內物價上漲,經濟出現混亂,百姓生活趨向貧困,各地有農民掀起了要求改革社會的武裝鬥爭,城市居民也開始搗毀米店要求降低米價。在持續的動亂中,武士中反對幕府的勢力逐漸上升,終於在1868年推翻了幕府統治,建立起立憲君主制的新國家。

然後,明治新政府遂把江戶改稱東京,定為日本的首都,並且打破了以將軍和大名為中心的舊的政治結構,將權力歸於以天皇為中心的新政府,制定了積極同歐美交往,向歐美學習從而逐步實現現代化的方針。為此聘用了許多外國人作教師,並把留學生派往歐美。

新政府還改變了原來的身份等級制度,實行國民平等,取消了武士的地位。由於變革劇烈,反對不可避免。明治政府壓制反抗的同時,繼續推進改革。武士階層也在各地掀起過叛亂,但也都被嚴厲地鎮壓了。

明治政府在各地建立工廠、鋪設鐵路、架設通信線路、發展郵電,還實行了新的貨幣制度和銀行制度,以行政的力量強力推進國家的現代化。這一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就是明治維新。其結果是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到了19世紀90年代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但遺憾的是,這麼一件對日本來說意義非凡的大好事,後來則成為它對外侵略擴張的基礎,給鄰國帶去深重的災難。


人稱黎叔


自我感覺是日本在明治時期,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發展。

特別是明治天皇和一些統治者能夠真正支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外國留學生,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思想,努力促進新興工業的生產,還有積極得開拓海外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還有清政府的《馬關條約》的賠款,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日本的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