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提到“河海要衝”、“渤海明珠”,一下就能聯想到天津市,天津市的這些稱號來歷與天津市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河海要衝”之稱。

“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天津市北起薊縣(今薊州區)古長城腳下黃崖關附近,南至大港區翟莊子以南的滄浪渠,南北長189千米;東起濱海新區鹽場,西至靜海區子牙河畔的王迸莊,東西寬117千米。總面積11919.7平方千米。

“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天津距北京120千米,歷來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稱。


“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河海要衝”、“渤海明珠”是這樣來的

正因為天津離首都北京近,並且是個沿海城市,作為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這些原因就是導致近代外國人侵華選擇天津為第一站的最大原因,攻下天津,佔領北京便指日可待,天津的戰略位置不言而喻,天津海河上那些有歷史滄桑感的外國人修建的橋樑大多都是可以升降的,主要就是便於外國船隻沿著海河進入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