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兼述一件仿古件的辨識

“沁”的實質是玉入埋時間經歷久遠後,因土裡、空氣中、水裡的各種元素(玉體外物質)的侵蝕(蝕咬、沙咬、中土咬)等,通過皮殼進入玉的肌理(玉體內置換)而產生的成分置換和變化,表現為色變(玉原色變為沁色)、形變(玉體發生形狀改變)——沁紋。

玉之色有天然生成與人工作色之別,天然生成玉之色之中,除了多色玉之外,還有玉自帶的僵點與石花。仿古巧借僵點與石花,往往容易被混淆為飯糝與鈣化。飯糝與鈣化是玉器的埋變特徵,而石花和僵點則是玉質本帶的結構特徵,辨仿時要特別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免誤入歧途。

(一)玉之僵點、石花、雜質

廣義來說,“僵”就是玉上所帶的不協調的劣質部分(有人因不喜歡僵而成為“髒東西”),比如說竄白僵、竄黑僵等等,就是玉中的白、黑雜質點(或者塊),在玉皮上到處“竄”,說明其性質還很活躍,說不定哪裡就出現這麼一塊了(圖1)。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1-1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1-2

石花是玉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原發性內部結構錯位產生的,玉料中分佈不均勻的小棉團、細小的羽裂、粗的顆粒感等統稱,形象的稱法而已。另外,玉石在原生成時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還會形成很多雜質(圖2)。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2-1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2-2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2-3

(二)僵點、石花與飯糝、鈣化的區別

玉料之僵點、石花、雜質等本來都是玉之瑕疵所在,但是被用來借色仿沁、“巧雕”仿古,則就具有一定的矇蔽性了。用帶僵點、石花、雜質的玉料做成的“古玉”,往往會被誤認為古玉之“沁”色,打眼在所難免的了。

用得巧妙的借色仿古,玉料之石花仿“飯糝”、玉料之僵點“鈣化”,對於玩古不久來說藥性還是很大的(圖3)。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3

上圖3就是一件用僵點、石花料仿古件,持有者就是想不通:明明都飯糝、石花了,怎就是個仿了呢?

其實只要仔細辨別,真仿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古玉“飯糝”出現極具層次感,是在玉的裡面生成的點狀、顆粒狀的白色物質,就像玉的裡面有大米飯粒、小米飯粒、豆花、玉米糝,有的還伴有粥狀物, 一般飯摻面積比較集中大小如米,形成顆粒狀小圓點,也有不規則形狀,但形狀很穩定而且“飯糝”的邊界很清晰。而玉料自帶的石花與雜質性狀各類。

古玉沁蝕六要素,其中沁入必有沁門,而且沁蝕相伴生;仿古品的僵點、石花“自成一體”,無沁門“照應”,表現“突兀”。且看下列圖解(圖4)。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4

(三)料皮俏雕帶有的自然沁非入土沁

讓持有人堅信真品非仿的另一個原因是:玉件上見“沁”了(圖5),沁色總不會假吧,怎能就是仿啦?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5

這就是仿工的高明之處了:除了巧用料的僵點、石花仿飯糝、鈣化,還用料自帶的沁色仿古玉之沁,來做為“印證”,讓見好者欲罷不能。

自然界中很多玉料是帶沁的(圖6),此件沁色確為自然沁色,非人工染制;但此件為料皮俏雕件巧借自然之沁,與入土之沁還是有區別的。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6-1

古玉學步(77):細辨飯糝與鈣化 排除僵點與石花

圖6-2

所以,即使帶有自然之沁,也不一定就是古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