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我們「挽救」了蘇軾的梁師成

替我們“挽救”了蘇軾的梁師成

替我們“挽救”了蘇軾的梁師成

嚴肅的歷史有時會很滑稽,好象讓人捉摸不透,他不經意間留下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很難理解有些事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

蘇軾的詩文現在可謂名聞天下,不會吟誦“大江東去”的人恐怕不會很多。但誰會想到這位大文豪曾經差一點兒湮沒在歷史的灰塵之中呢?

中國曆來比較流行文字獄,蘇軾活著的時候不幸趕上了幾次,死後依然沒有幸免。由於黨爭的後遺症,蘇軾死後的一段時期內,即宋徽宗當政時,宋朝舉國禁止傳閱蘇軾的文章。一時之間,蘇文成了禁書,而作為後人的我們則面臨著有可能只能面對“蘇軾”這兩個字的窘境。

但此時拯救了中國文化拯救了蘇軾的竟是一個文不能經天,武不能濟世且位居佞臣之列的所謂小人:梁師成。梁是歷史上名氣不大不小的奸臣,至少宋史這樣評價他。他可能做過不少壞事,但此刻他做了一件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好事。

梁師成文采據說不是很高,靠弄虛作假得了高位。可能由於宋代重文輕武的傳統,也許為了顯示自己也是“書香門第”,標榜自己的文才,也許出於別的目的,他對外宣稱自己是蘇軾的外甥(用宋史的文字叫‘出子’),究竟是真是假,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沒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但認為他假冒的觀點佔了主流。

此時的梁師成屢次為蘇軾向宋徽宗申訴,雖然談不上為蘇軾翻案,但“先臣何罪”的詢問也有一定的分量了。也許寫史書的人都愛講究筆法,只給我們留下了上述四個字。我們可以把這幾個字理解為:“我的先輩即沒有投敵也沒有賣國更是先帝稱頌的人才,為何有如此悲慘的遭遇?您是有道的明君,為何不為他解禁呢?”

不管它是什麼意思,總之皇帝用耳朵聽了,不但聽了,而且還為蘇軾的文章解禁。

可能皇帝早有解禁之 心,只是沒有臺階可下,也可能皇帝真的被梁感動,這些我們只能是猜測。但當蘇軾的詩文再度在社會上流行,到了南宋出現“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的盛況,乃至到現代我們對蘇軾的推崇,我們又會對梁師成作何感想呢?

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如果他不說那句話,或者他適應潮流勸皇帝把蘇軾的文章全部銷燬,那我們也許真的要面臨只能擁有蘇軾這個名字的困境了。

當今天我們再次審視歷史時, 我們該用一種什麼樣的眼光看待梁師成呢?恐怕很難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