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十年|穆易:回眸凝望,滿目《遵義》情懷

馨香十年|穆易:回眸凝望,满目《遵义》情怀

馨香十年|穆易:回眸凝望,满目《遵义》情怀

穆易,筆名佳雨,籍貫河南,教育背景:英語和國際新聞;具有二十多年專業政經財經新聞從業經驗。代表性新聞報道有:《央企輿情困局》《新造城運動》、《地下水危機》《傳銷魅影》《亞投行給中國帶來什麼?》《城市規劃亂象背後:“霸氣的權力”和“豪氣的資本”的媾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機遇》《“大師”現象》《金融反腐風滿樓》《中國式脫貧戰》 《中關村轉型》《央企重組提速》《“刺死辱母者”案: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雄安崛起》《能源革命的中國樣本》《憲法修改:護航新時代行穩致遠》《區塊鏈革命》 《“燃”情王子王玉鎖》《尹明善:中國第二個“汽車狂人”》等。

今年8月6日,是我與《遵義》雜誌“結緣”十週年紀念日,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敘述我近十年以來與《遵義》雜誌“相識相知”的經歷。

也許是機緣巧合吧。2008年7月13日與資深媒體人朋友法悟一起在銀川出差,吃完晚飯散步時,法悟接到一個長途電話,電話真的很長,大概一個多小時。顯然是“正事兒”、“大事兒”。掛完電話,法悟說經過社科院新聞所一位領導認識的一位遵義朋友在辦一本雜誌——《遵義》,讓幫忙做一些內容規劃指導和一些重大報道。當時,我想縱觀中州大地,媒體之多、發展勢頭之猛、競爭之激烈,大家有目共睹,此時在遵義辦一本時政雜誌能行嗎?心裡的確卻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回京後,法悟與我電話溝通過幾次,大概知道了《遵義》擬定的基本定位:中等城市核心時政期刊。我心裡為之一振,覺得還靠譜,因為這個定位的期刊當時應該還是市場空白。不過,當時由於公務在身,我也沒花太多時間和精力思考《遵義》的事兒。

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央媒朋友聊起《遵義》雜誌內容規劃一事,他們分別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和建議。之後,開始琢磨符合《遵義》的選題。不經意間,看到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雜誌刊登的一篇報道——中國最窮改革試驗區的20年:畢節,這個百姓十分貧困、生態持續惡化、人口加速膨脹的極貧地區,究竟該如何掙脫惡性循環的枷鎖去尋求一條維持生計、持續發展的新路?

貴州畢節?貴州《遵義》(記得當時《遵義》報道視野好像鎖定在貴州省內)?中等城市?時政期刊?“畢節試驗”這一封面文章的標題一下子閃現出來。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豪不費功夫。隨後與法悟進行了溝通,並最終由法悟統籌了詳細的策劃:

封面總標:畢節試驗

封面導讀:曾經默默無聞的畢節試驗區,今天已經是一個將扶貧、生態、人口和諧發展的符號。它是畢節的,也是貴州的,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封面子標:“務實 + 創新 = 畢節試驗精神

畢節之所以是畢節 發展觀的歷史脈絡

封面人物:王朝文:苗族老省長的為官秘笈之道

文章導讀:20多年前的一篇內參報道,引起了政府高層對“畢節式貧困”的極大關注;20年前開始的一場試驗,成就了今天一個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實現和諧發展的成功範例。

法悟與雜誌社領導溝通後,選題敲定。當年8月初,我在外公務期間,法悟告知8月6日前往遵義“現場辦公”。6日到達遵義後,與《遵義》雜誌的“同事們”——姚鴻、餘婭、何玉梅、田興海、段康等“會師”(直到今天,時不時地會見上姚主任和餘主任,聯繫較多的是給我“佈置作業”的何主任)。

這些年來,與《遵義》雜誌緣分越來越深。先後以“穆易”和“佳雨”名字為《遵義》雜誌寫了一些封面文章和人物報道。如:《央企輿情困局》《新造城運動》《地下水危機》《傳銷魅影》《亞投行給中國帶來什麼?》《城市規劃亂象背後:“霸氣的權力”和“豪氣的資本”的媾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機遇》《“大師”現象》《金融反腐風滿樓》《中國式脫貧戰》《“刺死辱母者”案: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雄安崛起》《能源革命的中國樣本》《區塊鏈革命》等。目前,區塊鏈革命正在到來。不可迴避的是:區塊鏈,將重新定義世界。對於這項最前沿、最熱門的技術,《遵義》雜誌及時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人物報道包括:馬雲、 董明珠、 梁穩根、 傅瑩、“旭日陽剛”等。

除了寫報道之外,和“《遵義》人”之間聯繫越來越密切,友誼也越來越深。他們的做人真誠、做事兒有韌勁、做雜誌有專業精神令我印象深刻,值得學習。

最後想說的是,《遵義》雜誌的這幫“同事”們做到今天很不容易,從一創刊就完成從蛹化蝶的華麗轉身,切實做到了“遵義語境,中國視野”,就像雜誌微博所言,在小小世界洞開了博大窗欞,以獨特的眼界,獨立的思考,完成一本時政雜誌作為一個思想集成的鍛造。從面世開始,我們的欄目設置、選題策劃、採寫文本、編輯製作到美術設計,不僅僅只是紙張頁碼文字的合成,形象背後的“畫外音”是內涵的深邃和文本的厚實,以此面對同樣深具洞察力的讀者諸君……

現在我已經把《遵義》視為精神的窗口,視為精神的家園。

十年走來,《遵義》陪伴,閱讀文章,引領自身;寫作文章,記錄踐行。

未來的歲月裡,我還能為《遵義》做些什麼呢?惟有盡力以智慧的文字對照反思,以真誠的行動落實心聲。

希望若干年後,還能和此時此刻一樣回眸凝望,滿目《遵義》情懷。最後,在北京祝《遵義》雜誌十歲生日快樂,由衷地祝福遵義更美好,《遵義》更精彩,“《遵義》人”人生滿希望。

馨香十年|穆易:回眸凝望,满目《遵义》情怀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