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中的捕魚能手


在鳥類世界中,企鵝目、潛鳥目、目、海燕目、鵜鶘目、蒼鷺目下的鳥類是主要以魚類為食。當然也有例外的,儘管如此,它們的食物結構也恰恰反映了它們的棲息環境特點,這與人們常說的“靠山吃山”的說法是一致的。棲息地破壞對動物帶來的不利影響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食物鏈結構就是一個例子。

不同的食魚鳥類的捕食具有不同的特點,一些鳥類通過潛水和游泳在獵物的身後捕食,如鸕鷀、秋沙鴨、海雀、企鵝、潛鳥、、海燕,其他的如鵜鶘、塘鵝、燕鷗、翠鳥則在水面之上攻擊,所有這些行為都是為了捕到獵物。在吃魚的鳥類中貓頭鷹和隼類是由空中飛行俯衝向下用爪來捕獲魚類的;蒼鷺則是沿著岸邊在水裡突襲。以下是部分吃魚鳥類中的捕魚能手。

一、鷸.為中型涉禽,全世界共有218種,我國有77種。是涉禽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一類。主要分佈在北半球,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動於湖泊,沼澤,沙洲和沙灘等地,以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魚、蛙等為食。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態學意義。


二、白腹海雕.又稱白腹雕、白尾雕,為隼形\目鷹科\海雕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主要分佈於印度、亞洲南部、澳大利亞海岸及我國東南沿海、海南島、西沙及南沙群島。常棲息於海岸、水邊樹上或岩石上。飛行時兩翼呈一角度,振翅緩慢有力。能快速俯衝入水捕捉水面魚類。

三、白鷺.別稱小白鷺、白鳥、白鶴、鷺鷥、白鷺鷥。是白鷺屬的一種中型涉禽。指名亞種為常見留鳥及候鳥,分佈在中國南方、臺灣及海南島。迷鳥有時至北京。部分鳥冬季到熱帶區越冬。常在河灘、湖邊覓食,以各種小魚、黃鱔、泥鰍、蛙、蝦、水生昆蟲等為食。

四、蒼鷺.又稱灰鷺、老等、灰鸛、青莊。為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的溼地中極為常見的水鳥。在我國分佈較廣,幾乎遍及全國各地。蒼鷺常棲息於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主要以小型魚類、泥鰍、蝦、喇蛄、蜻蜓幼蟲、蜥蜴、蛙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五、紅嘴鷗.俗稱“水鴿子”,體形和毛色都與鴿子相似,也叫笑鷗、釣魚郎。嘴和腳皆呈紅色,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壽命可達30年以上。紅嘴鷗數量大,在世界的許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海灣。繁殖於我國西北部的天山西部地區及東北部的溼地。主食包括魚、蝦、昆蟲、水生植物和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

六、燕鷗.鷗形目,為鷗科\燕鷗亞科大部分鳥類的通稱;或專指燕鷗屬的各種鳥類。因與家燕的尾型相似而得名。普通燕鷗是燕鷗屬的一種海鳥。分佈於北極及附近地區,繁殖區為北極及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東及中部。候鳥,有很強的遷移性,在熱帶及亞熱帶海洋越冬。在我國分佈也較廣。大部份燕鷗都會潛水捕魚。

七、銀鷗.又名黑背鷗、淡紅腳鷗、黃腿鷗、魚鷹子、叼魚狼、黑脊鷗、大海鷗、大水鴿子等。共有三個亞種,在世界分佈較廣。在我國繁殖於新疆和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遷徙或越冬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山東、長江流域,西抵四川,南至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和臺灣。


八、翠鳥.一般指翠鳥屬的鳥類,屬中型水鳥,共15種,48個亞種。我國有3種: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翠鳥通常棲息於有灌叢或疏林、水清澈而緩流的小河、溪澗、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食物以魚類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因為它的眼睛進入水中後,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翠鳥的捕魚本領很強。

九、鸊鷉.又叫黑水雞、水葫蘆。為鸊鷉目\鸊鷉科的鳥類。科下有6屬共20種。我國有5種,均為候鳥,主要繁殖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越冬時則經過河北、河南、陝西等省,遷往西藏南部、雲南、四川、安徽,以及長江以南、東南沿海和臺灣島等廣大地區。平時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魚、蝦、昆蟲等為主。

十、秋沙鴨.通指秋沙鴨屬的鳥類,是雁形目\鴨科的1屬。共有5種。兩性羽色不同。除非洲和澳大利亞外,在其餘各洲均有分佈。我國有3種,即中華秋沙鴨、紅胸秋沙鴨和普通秋沙鴨,主要見於東部地區,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省。食物主要為小型魚類,也吃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十一、大麻鳽.又叫大水駱駝、蒲雞、水母雞、大麻鷺。為歐洲、非洲、亞洲廣泛分佈的大型鷺類。夜行性,多在黃昏和晚上活動,白天多隱蔽在水邊蘆葦叢和草叢中,有時亦見白天在沼澤草地上活動。主要以魚、蝦、蛙、蟹、螺、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十二、夜鷺.別稱水窪子、灰窪子、星鴉、蒼鳽、星鳽、夜鶴、夜遊鶴,為鷺科的是中型涉禽,有4個亞種,分佈於歐洲大陸、非洲、馬達加斯加,往東經小亞細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亞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朝鮮和日本。在我國分佈較廣。通常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十三、白頭海雕.又叫白頭鷹、禿頭雕、禿頭鷹、美洲雕、禿鷹。 本號曾多次提到的猛禽。主要棲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


十四、潛鳥.通常指潛鳥科的5種鳥類,水棲性。全世界共有5種潛鳥,我國有4種。潛鳥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海洋和河流,是中等或大型水禽。潛鳥雌雄同色,腿部健壯,擅長游泳和潛水,又尖又長的嘴巴,適合捕食小魚蝦。

十五、鸕鷀.又叫魚鷹﹑水老鴉,為鵜形目\鸕鷀科的大型食魚遊禽.科下有1屬39種,廣泛分佈於各大洲。我國有5種,常被馴化用以捕魚,算是鳥類王國的“專業捕手”。鸕鷀在沿海生活但不是海鳥,通常棲息於沿海海濱、島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及其沼澤地帶,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鸕鷀聽覺發達,在昏暗的水下很難看清獵物。但藉助其敏銳的聽覺可百發百中。鸕鷀捕到獵物後都要浮出水面吞嚥,結果是漁翁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