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生命負熵--大自然的反例

自然界的大部分運動包含能量轉換,於是有了熱力學定律,第一定律是大家熟悉能量守恆定律,第二個定律就是熱量由高到低的過程中(比如在一箇中間被隔開的容器中,一邊是熱水,一邊是冷水,發生的只能是熱水溫度下降,冷水溫度升高,不可能是相反的),能量轉化必然有損耗;將一滴墨水滴入純淨水中,自發的過程就是,濃度趨於擴散,結構趨於消失,有序趨於無序。這個有高到底,由濃到淡導致的無序程度,就是熵的概念。一切這樣自發的物理過程,都是熵增加的過程。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早在1947年薛定鄂就曾高瞻遠矚地指出了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Schrodinger 1947)。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化學反應庫,生命的代謝過程建立在生物化學反應的基礎上。從某種角度來講,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減的能力。在人體的生命化學活動中,自發和非自發過程同時存在,相互依存,因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體不斷地由有序走回無序,最終不可逆地走向老化死亡。

但是生命從太陽中獲取生物能,並從無序發展為有序,這是大自然的一個反例,稱之為負熵,負熵就是從無序到有序。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產品經理的修行,生命的意義,從心亂如麻到有序的寧靜?

寫下這幾個字,就覺得題目實在是大了,生命的意義,是一個永恆的哲學課題,而哲學,就是一門不斷糾錯的學問,總是沒有正確的答案,所以,生命的意義,就很難有標準的答案,只能說從不同的維度去看。問題之大,大到數千年都無法回答。

看世界,可以用放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大鏡,也可以用顯微鏡,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正如生命與文明,可以很重,也可以很輕。可以容易承重,也可以難以承受。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從不斷的獲取到懂得遵循內心的秩序,需要經過磨礪、經歷苦難。要獲得內心的真正快樂與幸福,除了永不停息的攀登,還有胸懷!這需要心靈的寧靜。

產品經理需要走出熟人關係,以陌生人為天下觀

關於中國人的天下觀,始於周朝。中國的概念,也始於周朝,周朝的偉大創舉,就在於從商朝的兄終弟及暴力統治理念到嫡長子繼承製的家族宗法統治制度的創新。周朝的嫡子繼承製加上分封制,導致的結果,就是每一層政治結構都是家族結構的放大,但各層的結構又類似。周天子在最高層,以下依次是諸侯、大夫等,每一層分別負責治理該層次的事務。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這種分封制的結構容易擴展,同時適應性很強。這也正是儒家思想的土壤。天無私覆,地無私藏,日月無私照(禮記),這是儒家哲學選擇以家庭單位作為基本單位,希望把家庭的共在性層層推廣到更大規模的的單位,最終形成四海一家的天下,費孝通質疑儒家無能於面對陌生人問題有兩個要點:一是批評儒家對內太親,搞無原則的蠻昧血親原則;二是批評儒家對外太陌生,搞內外有別。這其實是農業文明環境下,儒家從家庭出發,對外擴展的必然選擇。

那麼儒家如何解決自私與無私?

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人類還在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大問題。比如,自私和無私的關係。沒有自私,個體無法生存,可是隻有自私,社會無法存續。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孔子覺得,有一個辦法可以統一這個矛盾。就是你可以自私,但是你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要通過增進別人的利益來實現。也就是說,無私的含義不是泯滅自己的利益,而是把別人的利益作為自己利益的前提。孔子最終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在父母子女的關係中,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自己和別人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情況。家庭是“幸福共同體”。這就是儒家學說高度重視家庭的原因所在。這是家、國、天下的基本土壤。

有很多論述說,為什麼資本主義和工業文明沒有在中國率先產生。甚至說,儒家思想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中國人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創新思維。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是儒家思想從家庭出發的感性主義的侷限。

正如,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商業邏輯中,過分強調從熟人關係中尋找商業路徑。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法躲避的“關係鏈”,因此,這是一個以陌生人為天下觀的時代。

產品經理的倫理參考,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金錢?倫理?

著名的韋伯命題,就是論述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的因果關係,韋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形式資本主義的理性化程度,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劃分,比如他區分了古代資本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的概念。他提出,宗教改革後出現的新教倫理,表現在:

1,因信稱義。

2,委託管理。

3,世俗禁慾主義。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這套觀念系統,使人們擺脫天主教會的束縛,努力工作,在世間幫上帝創造、積累和看護著財富。

按照這個新教倫理的教義:財富是上帝的,我們創造財富不過是在幫上帝打理財產。就是說,財富實際上是上帝所有,人不過是上帝財富的一個託管者,我們人是上帝的管家。這個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直接證明了追求財富的合法性。

現代經濟史已經讓我們看到,以信奉新教為主的國家或者地區,經濟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由的勞動力與現代勞動組織相結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使利潤最大化。更讓人驚異的是,這種結合有著不斷擴張的內在和外在的動力,使得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令人目瞪口呆。除了生產活動本身和一些非經濟因素,比如說自然因素啊,戰爭因素啊,對生產造成周期性的影響之外,沒有什麼因素能擋得住這種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以入世禁慾主義精神苦修的宗教生活方式和發達的無可匹敵的工商業頭腦相結合,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綿延不絕的新教徒富商。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問題的核心在於,追求財富但不擁有財富,金錢不是擁有為目的,是在追求財富過程中產生的不屬於自己的產品,是過程的副產品。

當然,隨著資本的強大,資本已經滋生出了自己的價值體系,這些價值體系與新教倫理分道揚鑣,這是很多學者認為的,當今資本主義貪婪、動盪的原因之一。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產品經理的底層邏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這句話,往往被用來警示封建統治者的施政態度,要求統治者要為民著想。中國曆代的農民起義,都可以歸集到統治者失去了民心的邏輯。一旦失去民心,終將被民心拋棄。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心想著廣告盈利、獲取流量,而不是關注消費者內心的需求,那就會失去消費者。比如某某互聯網平臺,幾年前,就有人知道他的廣告是有問題的。因為出發點錯了。再看看那些標題黨,言之無物,隨意誇大,結果呢,就是失去了瀏覽量。現在你還看那些標題黨文章嗎?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以金錢為出發點的商業活動,往往會迷失了心的方向,不能直擊消費者的潛意識痛苦。我們說,出發點不同,結果大相徑庭。從金錢出發,在每個環節考慮的都是如何獲取利潤,而不是如何創造有用的價值。只有深深的藏著沒有被滿足需求的痛苦的人,感同深受,才能觸碰他人的心靈。才能獲得社會獎賞。

●心亂如麻的某奶粉,面對主營產品銷售額下降,開發了紙尿褲,選擇微商模式,表面上看,9天銷售1000萬,遺憾的是,紅了眼盯著錢的心態,導致產品投訴率上升!心不在用戶上(用戶不是代理商),而在快速獲得金錢上,表面的光鮮,背離的是用戶的真實期待!

他們應該知道每個產品,都有見頂的時候,遺憾的是,很多人看到今年的增長,判斷明年也會增長,後年還會增長,沒有從內心去理解用戶,而是野蠻擴張,在廝殺中看不到頂部,更不知道雙s曲線,多s曲線的規律。就連最後倒下的時候,也濺不起水花。

產品經理的榜樣,蘋果---美是對功利的刪除

喬布斯的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創新產品,他曾在印度的村莊待了7個月後再回到美國,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瘋狂以及理性思維的侷限。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靜下來,那情況只會更糟,但是時間久了之後總會平靜下來,心裡就會有空間讓你聆聽更加微妙的東西——這時候你的直覺就開始發展,你看事情會更加透徹,也更能感受現實的環境。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禪對他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響。東方禪學,其實印度是最虛無和最形而上的,相比較而言,日本禪修更路徑化。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尋找內心的寧靜,他的內心一定不是在算計每臺蘋果手機要掙多少錢!如果是這個出發點,就不會產生蘋果。大家驚歎於蘋果設計的美學。正如康德所言,美是對功利的刪除。朱光潛老先生也有關於審美的解釋,就是當一個農戶,耕作於風景秀麗的山水間,長此以往,面對山水之美,也是會疲勞的。因為,山水於農戶是功利的,他要依靠山水來創造物質。但一個外來的旅客,與山水沒有物質功利,剩下的只是美。喬布斯為一個鼠標的體驗感,會無數次擊打鼠標,會大罵他的工程師團隊,因為他有來自內心的痛苦。這個痛苦就是他內心的追求。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產品經理的道與術,那些關於創業的藝術,是術不是道

關於產品的藝術,創業的藝術,管理的藝術,這樣的書記可謂汗牛充棟。蓋伊.川崎《創業的藝術》中,全書講述了創業、發起、領導、自力更生、融資、宣講、組建團隊、佈道、社交媒體、造雨、合夥、持久等的藝術。如特勞特的《定位》系列。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孫子兵法》等等,但這些都是術的東西。不是道的層次。

大家都熟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而幾於道。因其不爭,世人莫能與之爭。這是老子道德經思想之一。處於低位,潤萬物,結果是被萬物敬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這是道的層次。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產品經理創業,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成為內心富貴的人,拿本心和整個世界碰撞

內心富貴的人,不求回報,至少不求今生的回報。不一定是得到報酬,而是幫助別人的一份純粹的快樂。內心富貴的人,不是依託人的功利關係鏈(權利,名望,金錢),而是一種所有人的陌生面對。以前,我們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自成體系的世界裡,我們對物質的獲得,對生存資源的獲得,是被動的。為了生存,我們做出了被動和無奈的選擇。這樣的結果,也導致了系統缺乏活力。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做自由選擇的空間大了很多。雖然現在很多人生存也艱難,但物質的豐富,生存更不成問題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更加放在滿足他人類的基本體驗上。只有抱著把他人從潛意識的痛苦中解放出來的信念,利他,才能利己。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本質上講,每個人都是人類與社會的關係的產物,好的東西,總是源自於人與社會的深度關係。拿本心和整個世界碰。是人與社會關係的第一性原理。

未來的動盪

未來十年,是技術動盪的十年,基礎科學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進入指數增長週期,物聯網、超級智能化、區塊鏈,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技術都會有質的飛躍。很多產品技術,在產品還沒有上市的過程中,就可能遭遇被淘汰的危險。但我們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協作的本源是不會改變的。我們焦慮於動盪的歲月,也要感謝這個時代。一臺電腦,我們可以攻擊一個商業帝國,你無需有顯赫額身世,無需拼爹。互聯互通,技術不斷層出不窮的時代,只要你有心,有夢想,就有機會開花結果。

產品經理,有比掙錢更重要的起點!

產品經理的幸福,負熵--心靈的秩序

我們冥想,我們如是降伏其心,我們寧靜的心流,構建我們生命之熵。

我們幸福著心靈的秩序,金錢只是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