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上影節期間總能聽到一些行業的犀利觀點,不乏滿滿的乾貨,從中可以看到各大公司對於電影產業的態度和見解。

6月19日,貓眼也在上海舉辦了2018合作伙伴大會,這是貓眼成立6年來第一次在上影節集體亮相,分別從產品、數據、平臺資源、運營體系等方面,向行業分享了貓眼平臺的核心能力。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從在線購票平臺到如今的互聯網+泛娛樂服務平臺,貓眼早已脫胎換骨,已經從電影產業鏈的終端深入到產業中上游,發揮互聯網優勢深度融入到影視娛樂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通過一系列獨特的數據產品和互聯網宣發服務,為電影產業帶來新的能量和價值。

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在上半年已經提前突破300億,首次超越北美,而接下來的暑期檔,貓眼研究院更是預測大盤能到110億。敢於這麼說,是基於貓眼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專業的票房解碼能力和市場洞察力。

票房只是影片上映後呈現的數字,卻連接著一群人悲喜與焦慮。片方擔心片子不賣座、排片上不去、預算不夠花,宣發方煩惱營銷效果看不到、精準用戶觸達不了。而貓眼在合作伙伴大會上告訴大家,這一切其實都有解決方案。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數據專業化、智能化,貓眼解決影視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過去的行業痛點是數據不透明、信息不對稱,一部電影出來除了用傳統路演、炒作等方式增加曝光,沒有數據維度的參考,電影上映之後票房基本聽天由命。

隨著貓眼面向行業的產品創新尤其是貓眼專業版的推出,數據不再是困擾行業的難題。及時、準確、專業的電影票房數據分析,為影視從業者提供了信息互通平臺,從而大大降低了影片風險,提高了工作效率。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在會上,貓眼CEO鄭志昊也一直在強調貓眼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貓眼希望用新的移動互聯網、AI、大數據等技術為行業賦能,解決行業中面臨的問題,減少不確定性和複雜性。貓眼希望成為所有同行的一個貼心的助手,真正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貓眼確實成為了目前國內最專業的互聯網數據平臺之一,包括很多普通觀眾,也會用貓眼關注電影的票房、評分等,貓眼專業的數據也在不斷影響觀眾的觀影決策。貓眼產品負責人彭禕宇指出,貓眼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影視娛樂社區,積累了海量娛樂消費用戶,用戶評分次數已高達3億次,想看紀錄超1.3億次。

正是由於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貓眼的數據更趨精準和細分。根據用戶的貓眼評分、娛樂消費行為、消費偏好數據,貓眼數據庫不斷擴充,在貓眼研究院這樣科學的數據研究平臺經過專業的分析和解碼後,真正將數據轉化為服務,為影視行業製片、宣傳、票務、結算環節提供更多數據化參考依據。貓眼研究院提供的調研和試映服務,可以協助片方、發行方進行有效的票房預測和評分預測,做好映前熱度和映後口碑維護。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貓眼研究院負責人劉鵬認為,“影片熱度和映後口碑,是決定票房最關鍵的兩個因素”

可以說,貓眼解決了影視行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貓眼數據的智能化則體現在防刷分的算法上,“水軍刷分”的灰色產業鏈之前被媒體曝光過,總有些投機取巧的片方想通過水軍刷分來控制風評、提高口碑,貓眼通過智能化的數據系統攔截作弊行為,頗有“貓和老鼠”鬥智鬥勇的意味。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據彭禕宇稱,貓眼去年打擊了超過1700萬次的刷分行為,查封了100多萬個賬號,嚴禁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干擾市場秩序,“貓眼評分刷不動”的水軍們終究是在做無用功。貓眼依託人工智能技術和AI算法打擊數據造假行為,讓貓眼數據更有公信力和說服力。

“在貓眼評分面前人人平等,貓眼用同一把尺子丈量同檔期所有影片。維護一個公正、公平、客觀的購票觀影體系,還原內容本身價值和用戶真實感受評價,對於內容創作者、消費者和貓眼平臺本身是具有長遠價值的。” 彭禕宇說。

六大平臺四類資源,貓眼的目標是幫助宣發實現高效、精準、透明化

近幾年“精準營銷”成為行業熱詞,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如何觸達電影的目標人群成為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精準營銷”就是將核心受眾吸引進電影院,比如《驢得水》的宣發,這樣一個文藝氣質很強的電影,貓眼是如何鎖定目標人群的呢?貓眼票務負責人蘇丹表示,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結合用戶平臺標籤,主要鎖定了高觀影層次有效人群、開心麻花粉絲、話劇迷三類觀眾,通過核心人群的鎖定和高口碑的擴散,影片最終收穫了1.73億的票房。

在這方面貓眼具有發言權,貓眼平臺已經覆蓋了超過2億的電影購票用戶。依託於美團點評的娛樂生態和微信QQ的社交生態,貓眼擁有美團、點評、微信錢包、QQ吃喝玩樂、貓眼APP、格瓦拉六大流量入口,可以覆蓋10億觀影潛力人群。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六大平臺基本覆蓋了觀眾的衣食住行各種消費場景,掌握海量用戶的消費數據,分析用戶消費行為和偏好,貓眼能知道出年輕人喜歡什麼、關注什麼,為影視行業的製片環節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也能進一步促進宣發過程中對用戶的精準觸達。

除了六大平臺,貓眼還擁有四類資源,分別是觸達展示類、互動遊戲類、媒體內容類和線下地面類。前三類屬於線上流量資源,如觸達展示類包括線上Banner位、開屏、Push等資源,單日曝光量級可超過4億;互動遊戲類資源主要是基於微信社交生態下的小程序遊戲和花式玩法,如貓眼將為《邪不壓正》推出定製微信端的小遊戲,一週內可實現4.5億次曝光;媒體內容類資源,貓眼與全國3500家媒體渠道有緊密的合作。

線下地面類資源,貓眼經過6年的積累,與全國8500家影城、400多家高校達成密切的合作關係,構建起一個天然的電影內容線下分發網絡。對於宣發動作的真正有效落地起著保障作用,真正擊穿城市、擊穿圈層、觸達受眾。用貓眼運營負責人趙巖的話說,貓眼已經實現了“有影城的地方,就有貓眼;有傳播的地方就有貓眼”。

另外,貓眼還投入大量技術成本,將宣發過程中的資源位徵訂、營銷內容分眾投放、宣發物料地面投放、異業營銷資源投放等宣發作業動作,全部線上化。貓眼所有線上線下資源都一站式集成到在線系統中,實現一鍵直達、高效落地、實時監控。

貓眼在去年底推出了一站式宣發平臺“貓眼熱點通”,連接線上線下資源,實現一鍵投放和管理,打通吃喝玩樂的不同場景、不同玩法,助推高效精準的營銷投放。貓眼的陽光房物料投放系統、異業營銷投放系統將對物料投放效果和營銷效果進行實時監控。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豐富的線上線下宣發資源,加上互聯網在線宣發系統支持,可以保證宣發動作高效落地,實現廣泛的用戶覆蓋、精準到達和較高的票房轉化。貓眼支持的影片首日排片率和首日票房一再創歷史新高,也讓業內感受到貓眼宣發平臺的價值。

不只是推爆款,貓眼更關注的是如何讓“好戲”更精彩

從去年的爆款《羞羞的鐵拳》,到今年春節檔的《紅海行動》、《捉妖記2》,再到五一檔的《後來的我們》,貓眼支持優質內容,在影片的宣發過程中提供有效的決策方案,使得影片的映前熱度和映後口碑都得到了很大的推動,實現了觀眾觸達和高效的票房轉化。

110億暑期檔要來了,貓眼如何讓“好戲”變得更精彩?

以《捉妖記2》為例,影片上映前就具有極高的熱度,並且史無前例開啟了長達一個月的超前預售,這段時間是宣發團隊的攻堅戰,貓眼票務業務負責人蘇丹表示:“我們通過預售的票房成績和針對不同數據的分析,能夠看到渠道和內容不同的效果和轉化率。同時能夠第一時間形成正反饋,最快調整我們的宣發策略。”在高效的宣發策略執行後,《捉妖記2》在春節檔又創造了票房紀錄。

好的內容需要被更多的人看見,這是片方的願景,宣發的目標,也是貓眼的服務理念。貓眼也不斷創新、持續構建平臺能力,通過數據輔助、增效宣發與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內容的生產與傳播。

今年的電影市場票房已經超過306億,幾乎追平同期北美票房。但在總觀影人次、影院數、熒幕數、電影售票線上化率等一些市場關鍵指標上,已經超過北美。中國有機會在接下來可以預期的一段時間內,實現彎道超車。

如果說,此前中國電影產業對好萊塢還有強烈的路徑依賴的話,那麼最近幾年在互聯網推動下,中國電影產業有了新的可能。“好萊塢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標杆和典範,不管是IP運作、工業化、大製作、系列作品以及精細化分工、專業化,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我們也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中國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在貓眼合作伙伴大會上,貓眼CEO鄭志昊說。

鄭志昊表示,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貓眼一直希望做行業夥伴們的貼心助手,做行業探路者。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國創新。貓眼將持續幫助更多創作者的精品內容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產業發展之路。

六年不開發佈會的貓眼,這次在上海電影節亮出了家藏的“乾貨”。貓眼的這次低調亮相,讓業內感受到了貓眼為幫助行業改善宣發效率、實現中國創新的熱情和誠意。

在貓眼全維數據洞察和立體化精準宣發的雙輪驅動下,中國電影產業憑藉來自互聯網的創新動力,勢必會獲得新的發展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