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燒毀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里斯本佩德羅四世廣場東北角外有座曾有過輝煌歷史的教堂——聖多明我教堂(Igreja de São Domingos)。它由葡萄牙國王桑喬二世(Sancho II de Portugal,1209-1248)於1241年親自奠基,繼任的阿方索三世國王(Afonso III de Portugal,1210-1279)又擴建了修道院。1531年的一場地震將原建築毀壞,現在看到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為1536年重建。不過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再次給予教堂沉重打擊,雖然建築未遭損毀,但內部的許多珍寶聖物等在混亂中丟失。即便如此,它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葡萄牙重大宗教儀式、皇家洗禮、王室婚禮和國葬的主要場所。1862年國王路易一世(Luís I de Portugal,1838-1889)在此舉行婚禮。不幸的是1959年這裡再次遭受毀滅性打擊,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教堂的全部內飾,直到1994年才重新開放。當看到這個保存尚好的巴洛克主立面時,很難想象教堂內部火災後的場面。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火災後教堂內部雖然進行了重新裝飾,但並沒有掩飾火災留下的創傷,而是將一片蒼涼展示給眾人,讓人們記住這裡發生過的一切。如今這裡成為聖胡斯塔和聖魯菲娜教區教堂,希望這兩姐妹能帶給它堅強和護佑。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我們進去時,教堂神父正在主持彌撒,信徒們神情專注地跟隨神父一起祈禱。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說到這座教堂時,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1506年發生在這裡的里斯本猶太人大屠殺,在那一年的聖周裡上千名猶太人被當做引起葡萄牙乾旱、饑荒和瘟疫的替罪羊而遭到屠殺。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雙王驅逐猶太人後有大約九萬三千名猶太難民逃到葡萄牙,起初曼努埃爾一世還比較寬容,但隨著國內壓力逐漸增大,1497年起也提出讓猶太人轉變信仰。1506年葡萄牙遭受乾旱、饑荒和瘟疫帶來的多重災難,4月19日,人們聚在聖多明我教堂中進行祈禱,有個人突然說他看到基督的身影出現在祭壇上,人們似乎一下子見到了希望。不過一個新人指出那只是光影造成的錯覺,這個新人很快被當做異教徒打死。此時教堂裡的多明我修士提出誰殺死那些異教徒誰就可以赦免過去一百天的罪孽,而當時的猶太人被認為是最大的異教徒群體,狂熱的教徒們認為是猶太人給葡萄牙帶來了饑荒和瘟疫等災難。從19日到21日的三天內,無論男女老幼,數不清的猶太人被拉到這裡進行毒打和屠殺。直到22日國王的一名侍從跑來傳達停止屠殺的命令時被誤殺,這場種族屠殺才告一段落。事後曼努埃爾一世下令處決了煽動屠殺的多明我修士,議會也取消了多明我修會的資格,但是反猶太的聲浪並沒有從此消失,猶太人在葡萄牙乃至整個歐洲所遭受的災難都遠遠沒有停止。

2006年在這場災難發生五百週年之際,為紀念在屠殺中死難的無辜猶太人而在教堂門外修建了一座紀念碑。在猶太標誌大衛星中寫著:紀念在始於1506年4月19日的因宗教狂熱和不包容而進行的大屠殺中死難的上千名猶太受害者。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我想我們都應該記住這個事件,記住每一件人類自己犯下的暴行,記住我們的每一次不包容給別人造成的傷害,記住每一個曾經愛過我們或與我們和平相處的人因為我們的不包容而離開的身影。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這期內容不多,那就推薦一本書吧,是美國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的《寬容》

一座被燒燬的教堂、一場大屠殺和一本記錄人類不寬容歷史的書

這本書實際上寫的是人類不寬容的歷史。幾乎每個喊著寬容口號謀求民眾支持的組織,在當家做主後都比前任更變本加厲地不寬容。

公元前四百年,當時最民主的國家古希臘處死了哲人蘇格拉底,因為他說“我們的命運應由我們自己創造,而不是神”。四百年後一位木匠的兒子因為宣傳仁愛與包容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耶穌發起的不過是一場猶太教內部的改革運動。基督教的傳播在初期極不順利,那些著名的殉道者幾乎都受到了各種不同尋常的處罰,被石頭砸死、亂箭射死、十字架釘死、鐵鋸斷身等等五花八門。然而基督教成為古羅馬帝國國教後便不再有任何寬容的念頭,他們最喜歡火刑柱,而且一定要慢火。擁有絕對權力後當然就不免貪腐,馬丁路德看不慣提出改革,創立新教,基督教內部出現最大的分歧。但是曾經利用信仰自由之神權作為口號攻擊天主教的新教徒在取得勝利後便完全忘掉了曾經的口號,迫害起異教徒來絲毫不會手軟,他們似乎更喜歡車裂。

為什麼人類不寬容呢?房龍認為“所有不寬容的根源都是恐懼”。恐懼什麼呢?我想無外乎恐懼質疑、恐懼挑戰、恐懼競爭,所以衛道士們才會說:“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五百多年前,布魯諾就是因為質疑地心說而被教會燒死的,但他卻推動了人類邁向未來的腳步。顯然,不寬容的歷史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