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興通訊上市了,依然和華爲有差距?

一招社


中興和華為業務屬於同行,這幾年中興與華為的差距被拉的越來越大,從營銷方面來說,華為做的確實是中興比不了的,提起華為手機,現在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但若說起中興手機,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一方面是由於華為在國內的崛起,再者中興手機業務主打海外。

另一方面,華為研發費用投入大,經常會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像5G,中興很少有消息出來,導致關注度低。

再有華為業務廣泛,專利,核心技術不少,這些都是中興當下的弱勢。


有趣TNT


應該說是兩者一開始的起點是差不多的,業務幾乎也是一樣的,是後來兩者的發展模式不一樣了。早在二十年前,百姓熟知能接觸的有關電子產品的無非就是中興,TCL等這些老牌商家,以前的固定電話出現是ZTE,手持電話也是,在諾基亞手機時期,基本上市面上中興也是佔有一定的手機市場以及一些設備通訊影子,而在十五六年前的華為還從事著一些幕後提供通訊設備之類的發展模式,而百姓沒有直接接觸,對那時的華為沒有太大的認知度。華為也是在05年開始就在國際上的業務大增,與各家合作,共同研發等。在09-11年應該是智能機的革命性節點。很多手機廠商紛紛成立,很多通訊企業也加入手機行業,10年開始華為是與中國電信合作的,推出那時讓大家比較熟悉的天翼產品系列。到現在華為與中興在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中,華為在消費者業務比中興好太多,在研發力度上,華為也是強於中興。華為在商業上形容為狼,與各家合作壯大吞併收購其他商業公司,而中興比作為牛,市場很大,吃的很壯,與其他合作伙伴合作一起吃,沒有狼的野性要把你吃掉,能一起吃飽雙贏就行。


易迅聯盟


個人認為反倒是中興通訊上市了才導致了和華為的差距,為什麼呢?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一、上市後的中興通訊能加看重業績,而不上市的華為更加看重未來

我們知道,一家公司上市後,往往受到來自投資者等方面的壓力,當然盈利能力自然是其投資者更為看重的一方面,舉例說明吧,中興上市之後的主要精力大多數是在考慮業績的增長,當年的3G時刻可能是華為和中興拉開差距的開始,而當時中國的手機業務並沒有想象中會增長的那麼快,而當時的中興反而沒有在意到未來的3G的發展,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運營商當時業務上,自然當年的業績水平不會太差,而華為由於沒有上市自然沒有太多的業績壓力,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3G等技術的研發中去,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而之後的歲月,華為更加看中的是未來的發展,而中興作為上市公司又不得已要維持業績,所以,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可以有更多的資金支持,但是不上市的華為,一直專注於技術研發和更新,自然業績和現金流情況也能得到保證。

不過這次,中興和華為同樣在5G上佈局,說明雙方對於技術的積累和研發都十分的看重。

二、從員工激勵上來看

目前中興的員工持股情況比較少,但是華為有將近8萬名員工持股,所以,在激勵的手段來看,華為要比中興做的更加的徹底,當然由於某些原因,中興也不可能達到華為的員工持股水平,不過這也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

三、從業務佈局來看

目前中興和華為的業務佈局都有三塊構成,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顯然華為的消費者業務要比中興做的好,手機的出貨量也要比中興做的好。

個人認為中興的手機實際上很好,但長期做B端生意的中興顯然沒有做好C端生意,營銷手段保守,不像餘承東;另外產品定位不明,也不像前後兩千萬的段永平。所以很尷尬。

總的來說,華為在業界被稱為狼,中興在業界被稱為牛,狼吃肉,牛吃草!


芝麻想法筆記


華為因為沒上市,所以可以專心搞自己的研發,實打實的通過研發投入來提升產品競爭力,而上市的中興,很多時候都會受到資本的束縛,想要像華為一樣不計成本的投入研發根本就做不到。而且中興的決策層很多時候都只在乎利息,鑽各種漏洞且不吸取教訓,所以也只會越來越涼


永恆之星1083


中興與華為的經營戰略不一樣,主營業務也不一樣!

1華為生活類的產品如手機佔整個集團的業務比例不高!華為在更高的軍工,航天領域更凸出

2華為專利不是中興可以比擬的,華為單單每年的專利收入中興就望塵莫及!

3中興雖然上市,但眾所周知,上市企業的市值是一個虛的概念,是對未來的估值,並不能真實反應一個企業的真正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