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在好萊塢的電影路爲何不成功?

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中國影視娛樂大事!


這個問題也非常簡單,因為好萊塢影視作品畢竟是以白人為核心,一個其它皮膚想進入好萊塢,要麼是美國多元文化的獵奇視角(美國自己拍的其它國家文化作品),要麼像女性作為弱勢群體歸化白種人。


其它膚色和其它國家文明的男性到好萊塢發展,各種各樣的限制實在是太大了,這也是周潤發和李小龍,成龍相比為什麼不能成功的原因。

黃種人在歐美白種人語境為主中的影視作品,題材限制非常嚴重。


影視作品再怎麼發達,都是根據現實反應來的,歐美的影視作品視角終究以歐美國家為主。像亞洲的黃種人,要麼在現實當中成為配角提供一下多元視角,要麼是全世界跑的國際化作品中當一下邪惡的反派,或者是某個帶路黨,女性成為男主角隨便打炮不用負責任的異國女性符號。


白種人全世界跑的國際化電影作品,男主角跑到中國,再設定一箇中國男主角雙雄模式,顯然並不科學。只有反派,帶路黨,歸化女性三種選擇。

如果是白種人本土國家的作品,代入現實只能是中國遠渡重洋而來,西方對東方文化獵奇,中西方主角文化的衝撞。另一個模式,歐美本土的少數族裔扶持成為主角。


周潤發因為是純粹的演員,到好萊塢發展題材選擇就很困難。

《防彈武僧》本質屬於《功夫之王》《勇士之門》類,歐美白人小孩對於東方文化的獵奇,周潤發等主角只是獵奇視角的保駕護航者,缺少角色塑造的魅力。


《安娜與國王》更類似於《情人》類歐美語境當中,對於東方古國還有文明的獵奇敘事,歐美普通觀眾,因為不熟悉這段歷史,肯定不會感興趣,本土的票房就好不了哪裡去。

本片美國女主角與周潤發飾演的暹羅王(今泰國),連同屬亞洲的中國人都不太熟悉泰國的歷史,興趣也不會太大。泰國人抗議找中國人飾演泰國人,又會覺得非常彆扭,所以在商業上各國都不會討好。


這片子算是歐美比較正視的多元文化的歷史視角,內容相對就比較文藝。其實如果拍得好,很有可能可以衝擊歐美主流的獎項,但最終結果證明,很明顯沒有。

《再戰邊緣》和《替身殺手》可以歸類為一種,已經是屬於亞裔角色在歐美語境中扶正,《替身殺手》難得還給男主角配了一位歐美白種女主角。只能說這種槍戰片在歐美當時屬於二級作品。


因為是商業片,質量對於票房的反饋很重要,而票房又對後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演習慣香港槍戰片的周潤發,表演沒有多大問題,而美國導演的調教和領悟,明顯不如香港的吳宇森。

這兩部片子推出過後,票房都不盡如人意,《安娜與國王》作為文藝片口碑或許稍好,但票房反饋也不行。周潤發進軍好萊塢接連三部作品票房敗北,好萊塢資本非常現實,周潤發即使在香港是神,最終也只能敗北退回華語圈。


周潤發在《加勒比海盜3》飾演的反派海盜,形象與早期歐美抹黑華裔形象的滿大人,造型如出一轍,淪為了下面有個回答的情況。

好萊塢白種人全世界跑的國際化作品,沒有睡服異國女性時,其它男性只能作為帶路黨,或者邪惡的反派出現了。


更多關於周潤發好萊塢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在90年代的香港,許多優秀的電影人都把目光拋向了大洋彼岸的好萊塢,因為只有那裡才是走向國際道路的通道。在周潤發前往好萊塢發展之前,成龍,李連杰已經身先士卒成功闖入好萊塢,並且成功“打”出來一條道路,這也使發哥心裡也有了一個去好萊塢發展的念頭。

早在80年代,成龍就出演過一部叫《殺手壕》的好萊塢影片。導演羅伯特·克勞斯為了延續由李小龍帶來的中國功夫片熱,一心想將成龍塑造成第二個李小龍。只可惜影片上映後票房成績不佳,電影評論以負面居多。

直到1994年,成龍憑藉港產片《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市場,之後接演的《尖峰時刻》系列,票房和口碑獲得了雙贏,以此奠定了成龍大哥的國際影壇地位。片酬開始三級跳,以1.17億港元成為全球片酬最高的華人演員。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和簽名,成為繼李小龍之後美國觀眾最喜愛的華裔電影明星。

另一位功夫之王李連杰在上世紀80年代,憑藉功夫影片《少林寺》一夜成名。後來的《黃飛鴻》系列、《東方不敗》等影片再次讓李連杰聲名大振,成為萬人矚目的華人功夫巨星。不滿足現狀的李連杰還是決定帶著家人闖蕩好萊塢,初到好萊塢的李連杰為了打開自己的知名度,自然也是要走功夫明星的路子。

在好萊塢電影《致命武器4》中,李連杰飾演了一位武功高強的大反派。通過這部電影,李連杰的中國功夫受到好萊塢的認可。在這之後,李連杰開始出現在多部好萊塢大片之中。其中就包括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 》 《救世主》 《遊俠》 《致命武器4》 《致命羅密歐》 《龍之吻》等等。幾年之後李連杰的片酬已經高達上千萬美金,躋身好萊塢一線男演員行列。

功夫起家的成龍,李連杰比起周潤發更受美國人歡迎,屢屢出演主角和參演大製作電影,讓周潤發更無用武之地。在進軍好萊塢後,周潤發一度只能參演一些小角色,但其“不拍有辱東方人形象的鏡頭,絕不裸體”的拍片原則著實讓人欽佩,也還原了一個我們熟悉的那個真正的“發哥”。

而靠演技出眾的周潤發的好萊塢之路卻並不順利,1998年,他的好萊塢處女作《替身殺手》上映,但是這部電影讓觀眾大失所望。之後,出演的《再戰邊緣 》《安娜與國王》也都不盡人意,三部好萊塢電影都以票房的失敗而告終,發哥的好萊塢之路也進入低谷時期。

說到轉折還要還是一部華人導演李安的一部《臥虎藏龍》,正是這部片子,改變了周潤發此時的窘境。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臥虎藏龍》獲得當年奧斯卡十項提名,並最終捧得最佳外語片等四項獎項,將華語電影帶入一個口碑上的新境界。而在票房上,《臥虎藏龍》更是以北美票房1.28億,全球總票房2.13億美元的成績掀起了華語影壇新一波武俠電影風潮,樹立了華語電影票房的新標杆。

漸漸的周潤發也開始明白,還是華人電影世界最懂他,還是中國的電影可以讓他大舒拳腳,於是決定重新回到中國,重新開始拍起中國電影,基本上是告別了好萊塢。不管發哥是在華語還是好萊塢的電影,我們都是很喜歡他的,近幾年因為年齡比較大了,也鮮有作品了,所以我們珍惜他拍的每一部電影。


娛探長


周潤發這裡我不多講,他因為不是打星出身,且戲路更適合於港片,外形條件也在歐美市場不討喜,就不多展開討論。

主要想說說李連杰。

而說到李連杰,必須要提一個人,他的師弟甄子丹。

大器晚成的甄子丹算得上當今武打界的第一人,雖然在電影上的成就還沒有超過兩位前輩,但他在一件事上的做法卻令人稱讚。

2003年《古墓麗影2》上映,由於電影對中國形象進行了抹黑,在國內遭到封殺。

本來這部電影一開始打算請甄子丹出演,他拒絕了,最終這個角色被任達華飾演。

影片中,任達華飾演的盜墓分子,有諸多被視為對亞洲人歧視進行低端黑的鏡頭,之後在回答關於當初為何拒絕《古墓麗影2》的採訪中時,甄子丹對此做出了回答。

楊瀾問甄子丹如果以後再有《古墓麗影》這樣的片子的話,他是否依然會拒絕。

在美國長大的他表示,洛杉磯也有專門的經紀人為他挑選劇本,他成名之後有很多好萊塢的大片想找他拍戲,但他都拒絕了,背後的原因卻令人尊敬。

眾所周知,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人形象都很歪曲,盡是一些出醜的鏡頭,作為一名動作演員,甄子丹希望能在電影中把中國人塑造成一個正面人物,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因此他拒絕了許多好萊塢的邀請。

同樣是動作演員,李連杰在國內外取得的成就都比甄子丹高,但其在海外借演的角色令人咂舌。

其中一部電影中,李連杰飾演一名殺手,卻被人當狗一樣養著,脖子上還拴著項圈。

因為出演該片,李連杰的個人形象受到了極大影響。

甄子丹因為之後退掉美國籍,回憶起那段日子,不免做出如下感嘆:

雖然我沒怎麼說李連杰,但是這樣一對比,你大概就能明白Jet為什麼在好萊塢走不出來了。加之其參與的好萊塢作品引起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加深了其在內外的雙重不討喜。


電影放映員R


除了成龍,李小龍,其他中國演員都不能算成功,包括李連杰,周潤發。好萊塢的電影,主要面向西方觀眾,當年他們紅的時候,中國經濟也不行,他們的面孔在西方不太討喜,拍了一些b極片,票房很一般。


黑熊162844223


華人演員的好萊塢電影路中,動作電影一直佔據著重要位置。如好萊塢的知名華人明星成龍、李連杰、章子怡、楊紫瓊等人都是因動作電影而打開了好萊塢知名度,這並非是演員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歷史原因,國內最早衝進好萊塢的演員是李小龍,而在李小龍的影響下,導致西方歐美國家對於中國電影的認知一直停留在武術、動作電影層面上,正是因為如此,以動作電影著稱的成龍、李連杰才比

周潤發等人在好萊塢的電影路要順暢一些。

除此之外,周潤發在好萊塢的電影路之所以不如李連杰和成龍,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其電影類型較多,不如李連杰、成龍的電影類型單一。“類型化”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的趨勢,如漫威旗下的美國隊長、蜘蛛俠等,迪士尼的動漫電影等,這些都屬於典型的類型化電影,一個系列拍好幾部電影,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打造一個電影符號,讓觀眾持久的記住此類型。如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李連杰的少林寺( 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系列,這些也都是類型化的電影,有助於成龍和李連杰在好萊塢樹立電影符號。而相對於他們來說,周潤發的電影就多且砸,如

監獄風雲、龍虎風雲、上海灘、英雄本色、賭神,都屬於故事背景差距較大的電影,這並不有利於周潤發形成屬於自己的“電影符號”。正因為對於類型電影的理解與定位,周潤發在好萊塢的電影路才沒有成龍、李連杰走的快、走的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