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移情別戀欲離婚,原配說:你可以再娶,我願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龔夕濤,抗日名將孫立人的原配夫人,出身名門望族。龔夕濤同父異母的哥哥龔積柄與孫立人的父親孫熙澤是光緒同科舉人,兩人曾義結金蘭,成為拜把兄弟。孫熙澤得知龔積柄有個18歲的妹妹,便有意將其許配給自己的兒子孫立人。

但是一開始龔家不同意,主要顧慮到這兩家姻親輩分不符。於是,孫熙澤決定不再與龔積柄兄弟相稱。並再三請求,終於成就了兒子的這樁親事。1919年冬天,20歲的孫立人在父親的安排下,娶了18歲的龔夕濤。

丈夫移情別戀欲離婚,原配說:你可以再娶,我願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由於那時孫立人在清華學校讀書,受到新思想的衝擊,他還在這年參加了五四運動。所以最初他對這段包辦婚姻,懷有很大的牴觸情緒。但隨著兩人漸漸深入瞭解,再加上龔夕濤知書達理、溫順賢淑,這兩人後來也相處的十分和諧。

婚後四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緊接著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留學期間,孫立人和龔夕濤一別幾年。兩人雖然聚少離多,但龔夕濤的心裡始終深深愛著孫立人。平時她在家裡和親戚聊天的時候,提到孫立人都是“我家二傻子”(孫立人排行老二),言語間流露出對丈夫真摯的愛。

1927年,孫立人軍校畢業後,開始遊歷歐洲,參觀了英、法、德等國軍事。1928年6月,孫立人回國,他回家探望父母的時候,準備把妻子接走。與丈夫分別了很久的龔夕濤當然願意跟著孫立人走,可是家裡的公婆卻不捨得自己的兒媳遠離,這讓龔夕濤十分為難。

丈夫移情別戀欲離婚,原配說:你可以再娶,我願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儘管龔夕濤受過中等教育,但長期生活在偏僻山村的封建大家庭裡,公婆沒有發話讓她離開,她也只能不情願地選擇留下來。誰知道這個決定,讓龔夕濤悔恨終身。

既然妻子不能一起離開,孫立人只能獨自去實現自己的軍人夢想。1930年,孫立人在南京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任憲警教導隊上校大隊長,風華正茂,春風得意。正當他孤身一人寂寞難耐時,在舞場上結識了18歲的張晶英,並對她一見鍾情。

孫立人愛上張晶英後,便決定和龔夕濤離婚。得知丈夫移情別戀欲離婚,這個消息如五雷轟頂讓龔夕濤難以接受。她一個人在房間傷心了很久,直到情緒撫平後,她出來對孫立人說:“我既然嫁給你了,就是孫家的人。我一定要從一而終,絕不離異。你若嫌我不好,你可以再娶,但是我願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丈夫移情別戀欲離婚,原配說:你可以再娶,我願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雖然龔夕濤情深義重,但對張晶英情根深種的孫立人,不顧一切和她結婚了。孫熙澤聽說兒子孫立人要再娶後,非常憤怒。他不顧身體年邁,親自去勸阻,但木已成舟。孫熙澤既憤怒又內疚,回來後便對龔夕濤說:“是我們二老耽誤了你,才使得立人對不起你,但是你是我們孫家唯一的媳婦。”

後來,孫熙澤就派人將龔夕濤送到孫立人身邊團聚。張晶英對龔夕濤很尊敬,兩人相處的不錯。但是因為張晶英的母親與他們一起同住,龔夕濤始終覺得彆扭,只住了兩個多月,又回到老家去了。

1935年,孫立人的父母相繼去世,龔夕濤親自為他們送終。孫立人回家奔喪時,對龔夕濤既感激又愧疚。然而,龔夕濤沒有一句怨言,她的寬宏大度,贏得了孫立人的敬佩和尊重。

抗日戰爭勝利後,孫立人滿載榮譽從緬甸戰場歸來,他特意把龔夕濤接到南京,和他弟弟的一家一起生活,並經常去探望龔夕濤。每次去的時候,孫立人都會帶些禮物,如狐皮大衣、金錶、女式小手包等,龔夕濤將它們一直珍藏在身邊,從未丟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