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雯、丁寧、馬龍、樊振東比賽中接連遇險,暴露中國隊有三怕

本屆世乒賽,中國乒乓球男女隊的頂尖主力劉詩雯、丁寧、馬龍、樊振東在比賽中接連遭受衝擊,或被爆冷,或涉險過關。這暴露了中國乒乓球隊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概括起來可稱之為“三怕”~~~


一曰“衝”,害怕對手以搏殺方式衝擊。用解說嘉賓的話說,就是以“不講理的打法”衝擊中國選手,不講控制,全臺發力強攻。這種搏殺不僅提升自己的氣勢,而且還可以造成中國選手的緊張,在技術上可迫使中國選手為了提高回球質量而增加失誤。最慘痛的教訓就是王皓在奧運決賽中輸給柳承敏,此前王皓從沒輸給過對手,結果關鍵時刻掉了鏈子。那柳承敏不僅僅是打了雞血,肯定還吃了三斤高麗參,完全把王皓打懵圈了。

二曰“生”,害怕突然冒出的新手、生手。中國乒乓球在世界上領先,不僅是球員技術好,也在於對主要對手有充分研究。中國可以利用人才的厚度,找到技術特點的國內選手模仿外國選手的打法,給主力做陪練。比較經典的是,當年有一個許增才,本來是模仿歐洲打法的陪練,結果陪練成了主力。這樣針對性研究和訓練有好處,但副作用就是導致我們的選手應變能力有缺陷,“殺熟”手拿把攥,一旦遇到有實力的新手、生手就容易懵圈。

三曰“槓”,害怕鑽進與對手比拼某項特長的牛角尖。中國球員技術全面,而且各有特長;相比之下外國選手的技術特點就比較單一。如果不能發揮技術全面的優勢,而是與對手在某項技術上硬抗,一點對抗不利就陷於被動。

在女子決賽中,劉詩雯首盤輸給伊藤美誠,上面三個毛病都有程度不同的發作。說到“衝”,伊藤美誠全場搏殺,出手就發力;說到“生”, 伊藤美誠一種奇特的接發球手法拿了三、四分;說到“槓”, 伊藤美誠在近臺明顯速度很快,而劉詩雯總是自覺不自覺的頂在近臺以快對快。因此,輸球也就不奇怪了。

劉詩雯、丁寧、馬龍、樊振東比賽中接連遇險,暴露中國隊有三怕

上述三個問題,很影響球員的實力發揮。在團體賽中,還不算嚴重,畢竟全體隊員再加上教練都集體懵圈的情況十分罕見,可以相互補救;如果在個人單項賽中,問題就嚴重了。所以,應該加以重視,並在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加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