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古往今來中國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陋習一直沒有徹底消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直到洛水浮碑“聖母臨人,永昌大業”,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就水漲船高了。清朝民初隨著西方文化強勢入主中原,女人在政治、社會、文學上的地位風靡一時,其中的代表好的、壞的層次不齊。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范冰冰飾演的武則天

慈禧在清朝末年是個實權在握的清朝女主人,與大英帝國的女王維多利亞東西遙相呼應。她的糜爛生活也是可以和號稱高跟鞋三千雙的菲律賓寡婦伊梅爾達相提並論的。伊梅爾達是菲律賓第六任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的夫人,她依靠她美麗的容貌、姣好的形體、穎悟絕倫的智慧和妙語連珠的語言幫助他的丈夫在政治生涯中一飛沖天,馬科斯家族20年執政其財富從最初的幾萬美元到50億至100億美元,伊梅爾達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慈禧也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在19世紀60年代初垂簾聽政,她就賣官鬻爵,積累財富。經過20多年不擇手段的搞錢,根據當時在華高層洋人的估計,她在光緒初年已積有私人財產兩萬萬兩,袁大總統初期就是花銀子買的官。再有慈禧在頤和園賞賜王公大臣看戲,怕下雨要搭個“涼棚”,這個涼棚就耗掉30萬兩,根據康有為對清官費用報銷比例的調查,他們大多采用三七開,那涼棚的實際費用為9萬兩,剩餘的錢哪去了?涼棚是金葉子搭的嗎?要9萬兩?只有他們自己曉得了。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慈禧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伊梅爾達

孔祥熙一直被認為是民國時期最富有的人,因夫人宋靄齡的關係在蔣介石政權中掌握著財政大權,宋靄齡又利用孔祥熙的門路大發國難財。1942年春,國民政府美金債券開始發行,當時國人對美金公債認識不足,缺乏信心,又因戰爭禍亂一貧如洗,然而在孔祥熙的操控下,國民政府強制向下層逐級分攤任務,最終債券還是落入老百姓手中,老百姓因困難都匆匆出售轉讓了,因此美元黑市價格曾由官價20元降到17元至18元左右。宋靄齡卻從中把握時機,1943年美金公債的黑市匯價逐步上升,已由初發行時的17元左右上揚到30多元,國民政府手中此時剩餘5000萬美金的債券,宋靄齡指使孔祥熙停止出售,並由中央銀行國庫局全額購進,宋靄齡撥出一小筆分給國民政府國庫局職員作為擋箭牌。然後,宋靄齡一毛不拔,運用從中央銀行開出的空頭支票,分期分批地將5000萬元美金全部鯨吞完畢。美金公債停售後,國內黑市上的價格扶搖直上,由最初的20多元、30多元,短短兩個多月時間,一下子猛跳到100元以上。到1943年底,已突破200元大關。由此,若以官價一美元摺合法幣20元售出,即使價款全部交入國庫,宋靄齡等人所獲暴利就已達到115億法幣之巨,然而如此巨大的暴利,宋靄齡竟然是在沒有支付一文法幣的情況下獲得的。 宋靄齡、孔祥熙由此創造了國民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貪汙案。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宋靄齡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相繼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國內各地的建設發展工作提上日程,過慣苦日子的、分毫拮据有點實權的人就坐不住了。黑龍江賓縣一個小小的燃料公司的經理,王守信自1971年11月起到1978年6月,貪汙和侵吞物資折價共507702元,那個時候的萬元戶在普通大眾眼裡都是高大上的,50萬又是個什麼概念呢?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王守信

自古便有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的名句,貪汙公款只為整容的女官員,其心理又是怎樣的呢?鞍山市國稅局原局長劉光明,她為了以色相勾引官員,前後花500萬元去香港、上海等地整容,光臀部整形費就達50萬元,整出了一個"鞍山市最美麗的屁股"。真是為了權力而傾其所有了,古典女人那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懷一去而不復還已。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劉光明

溫飽思淫慾,古代大師們對人物形態的研究可謂是登峰造極。原湖北省棗陽市市長尹冬桂是一個為色慾鋃鐺入獄的典型。尹冬梅原來做過民兵,人很強勢,長相又一般,位高權重的她色心大起,威逼利誘其英俊的司機進行肉體交易,持續六年之久,後強行拆散司機和他的女友,終於因貪汙6萬元被捕。

從慈禧到宋靄齡再到改革開放中的貪汙受賄,他們怎樣墮落的?

尹冬桂

不管男人還是女強人,其站在一定的高度,心裡面那種不滿足感就油然而生了,以前得不到或者得到的不理想的事物,而看著眼前一些還在以自己為目標而努力攀爬的人,他們卻比自己還幸福,這種落差感最使人感到失落,其內心的慾望如魔鬼一般孜孜不倦,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都拋之腦後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可是他們卻看不到他們自以為比自己幸福的人只是一種叫做滿足感的東西支撐著他們,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堅定陪伴著他們,一種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品質激勵著他們。利益燻心的她們又怎會明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