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爲最年輕影后

這兩天被春夏這個女孩給刷屏了,很多人都在問,春夏是誰?

春夏憑藉電影《踏血尋梅》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金像獎史上最年輕影后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在得獎之後,春夏沒有趁著勢頭乘勝追擊,而是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安然前行。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金像獎獲獎致辭的時候,春夏還很青澀。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她,不只因為她是光環加身的影后,更因為她是春夏,一個一邊喪氣厭世一邊擁抱生活,一邊脆弱一邊驕傲,一邊世俗一邊守護赤子之心的女生,一個既擰巴又酷的真實的人。就像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矛盾”是根植於春夏身體的一部分特質。“見到特別美好的東西,我會繞開走”。她也承認自己是一個自幼反叛的人,“幾乎討厭世界的大部分”,但同時也說一定有小部分的事物能夠留住她。

什麼樣的女孩可以擁有美麗不俗的人生?經過概率統籌,做到這三點,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態度:我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自負盈虧

分崩離析的家庭養成了春夏叛逆的性格。13歲那年,父親在監獄裡去世,從那時起,她就決定離開家庭,獨立出去。她曾揣測過家人對她的看法:“沒特長又沒出息,沒優點也沒學歷。你從來不是家裡的希望,從來不是。”越是這樣,春夏越要過上不同尋常的生活。前臺、接待、發傳單……她換過無數工作,住最破舊的地下室,還差點被面試的人侵犯。直到成為平面模特,等到了《踏血尋梅》,才讓自己稍微安定下來。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造就了春夏的脆弱、敏感和自卑,但春夏卻擁有“與自我和解”的能力。也正是這種能力,讓春夏野蠻生長。

這種和解力中包含的,是難得的清醒自我審視。在“出名要趁早”的娛樂圈,即使正當紅的明星也都在像陀螺一樣夜以繼日地連軸轉,生怕稍有懈怠就會消失在公眾視野。

春夏的“缺點”在這樣的環境裡更容易被解讀為“不上進”。她拖延、喜歡逃避,懶惰又嚮往自由。所以她才會在得獎後空置了兩年。但她對自己的缺點全盤接受並且心安理得。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只要是在我選擇的生活裡,原地打轉也是自在的困境。”在一次採訪中她回答到,她相信,“對角色進取,對人生懶惰,是可以的。”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有的人為別人的眼光而活,有的人為自己而活。關鍵是如何在確立跟世界交往規則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在這一點上,春夏任性卻灑脫,她在微博上寫:“我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自負盈虧。”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做自己:美得真實,需要勇氣

蓬鬆凌亂的頭髮、稜角鮮明的不加掩飾的下頜角、一雙有靈性的大眼直視鏡頭——這是春夏拍照的常用姿勢,一個很“春夏”的姿勢。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但這樣的姿態經常被許多人詬病,說她拍照千篇一律、與其他女明星合照常被“豔壓”。但我喜歡她這種還未被標準化審美同化的臉。

當很多人被打磨得像流水線下來的裝飾品那樣包裝精美、待價而沽的時候,春夏卻對一切代表著標準美的東西都有一些小小的抗拒。

這些活出自我的人的美在於真實,“不過多地去粉飾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也正是全盤接納了自己,“我”才會成為真正的“我”。

之前,春夏代言的品牌為她拍了一組無底妝大片。照片裡她的每一寸皮膚、毛孔、甚至黑眼圈都赤裸地呈現出來。看到成片後,春夏激動地跑去擁抱攝影師。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她說:“那張照片,我太喜歡了。是因為我真的感覺到了別人發自內心地認同我,那種認同與我是誰,我有沒有做什麼,或者說我穿了什麼衣服毫無關係,因為我就是赤條條地站在攝影師面前,被欣賞,然後欣賞自己。

低姿態:我就是我,是兩元一斤的水果。春夏評價自己只是“兩元一斤的水果”,所以她一直在做普通人的事。於她而言,演員只是一個職業,她想離職業近一點,離別人附加給她的光環遠一點。

但每個人在追逐心中某種東西的時候都會變成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存在。春夏在採訪中說:“我就要這個世界有一束光是為我打的,我就要有一個舞臺是為我亮的,我要這個世界上有人是為我而來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和春夏一樣,在不斷追求著本體的生命價值,在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時,期望獲得勇氣和成長。

她住地下室險被侵犯,卻成為最年輕影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