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打臉陳歐,充電站信息安全有風險,共享大潮終消退

最近,基本與“共享”沾邊的行業都火了,不斷收受到資本界的追捧。

今年的5月份,聚美優品以總額3億元現金投資共享充電租賃企業“街電”,CEO陳歐將出任董事長,並稱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資金。

從最開始的滴滴,優步到現在的共享單車、共享租車、以及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幾乎包圍了我們的城市。拿當下如火如荼的共享充電寶來說,鑑於和滴滴幾乎是相同的商業模式,既然滴滴成了,很多人都覺得共享充電寶也能做成,可有人卻不這樣認為。

此消息一出,普斯資本董事長王思聰在朋友圈發表激烈陳詞,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王思聰打臉陳歐,充電站信息安全有風險,共享大潮終消退

所謂的充電寶,就是一個設在商戶裡用戶不可借走的移動充電站。早在2013年,北京各大商場的出入口就已經存在投幣使用的公共手機充電站。但是這些充電站往往存在著諸如強制安裝流氓軟件、索要手機權限以及盜取用戶信息而被2017年的315晚會曝光。

王思聰打臉陳歐,充電站信息安全有風險,共享大潮終消退

雖然央視用了一貫的“駭人聽聞”的誇張手段,但這種充電站確實不夠安全。付費的充電站價格通常為1元/小時,然而實際情況中充滿一個手機的確需要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但不會有人真的在手機充電站把電充滿,也沒有人會為了幾分鐘的應急而付出更多的錢。

什麼是流量生意??

我們都遇到過出門在外忘帶充電寶的窘境,在仔細的想一下,這樣的情景一年之中會發生幾次?恐怕大多數人出門有一次遇到手機沒電就會在包裡常備一塊充電寶。

自己帶一塊充電寶絕對比你電量紅燈時開著車滿大街的找共享充電寶要好得多。不同的是,用戶不可能隨身攜帶一輛自行車,充電寶最多需要你的包包重上幾百克。

本質上來講,充電寶最多隻是一種人們滿足安全需求的產品,一塊充電寶可能幾天半個月都用不到。但用到的那一天,就是它一直存在的原因。公共場合提供的共享充電寶更像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措施,而不能滿足這樣的安全感需求。

共享單車是個好主意,但卻被資本市場誇大吹捧。比如最近幾天,在歷經一年多爆發式增長後,“共享們”今年猛然剎車,淪為倒閉重災區,26家共享企業倒閉,9家剛剛上市不足一年。

王思聰打臉陳歐,充電站信息安全有風險,共享大潮終消退

共享充電寶連個好主意都算不上,甚至讓人懷疑,投這些企業的投資人們,到底用不用充電寶?

好像冠上“共享”兩個字,一切解釋不通的商業邏輯,就瞬間化為神奇風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