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經貿合作成典範

中南經貿合作成典範

今年正值中南建交20週年,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邁上新臺階。多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南關係全面深入發展,目前中南關係已經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近年來兩國不斷深化產業產能、資源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合作。

由於中國和南非自然資源、技術和人力資本等產業結構方面的差異,雙方在經濟、技術、資源方面存在較強的互補性。南非礦產資源發達,除石油和天然氣外,還富含鉑、鉻、釩等各種稀有金屬資源,其資源出口能夠充分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兩國貿易額逐年攀升。數據顯示,2017年中南雙邊貿易額達到391.7億美元,在中國與非洲各國貿易額排名中位居第一。“中南合作可以以點帶面。”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南非作為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可以有力推動中非之間的高水平合作。

南非在21世紀初開始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謀求貿易商品結構轉變,提高貿易發展水平。南非的能源需求為中國企業進入其新能源市場提供了機遇。當前,中國企業已經在南非投資設立生產基地,參與當地大型項目投標並承擔大量設備供應業務。晶科太陽能集團在南非建立第一條海外生產線;廣東保威在南非設立公司進行本土化經營;華銳風電成為首家進入南非市場的中國風電機組製造商,成功將中國的鐵路技術、電力技術等輸送到南非。據不完全統計,中方累計對南非直接投資已超過102億美元,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南非許多礦業公司也已經將業務延伸至中國,雙方在經濟技術領域取長補短,實現技術共享。

同時中國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入南非市場,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在南中資企業員工數量超過3.2萬人,本地員工數量約3萬人。其中,海信集團在南非的投資合作項目,現已成為中企海外投資和中非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項目。該品牌電視和冰箱產品在南非市場綜合佔有率分別位居行業第一和第二位,並出口到南非周邊13個國家,成為非洲家喻戶曉的品牌。

在南中資企業積極進行本地化經營,履行社會責任,更注重回饋社會,與當地共同發展。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就在南非多地開設門店,並從中國邀請中醫師進行巡迴義診和健康講座,普及醫療知識和醫學常識;中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中海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成立總部,援助南非進行基建開發;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德阿風電項目竣工,為南非送去“綠色風電”。這些項目都為非洲人民帶去了好處。

中國、南非同為金磚國家,遵循 “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國家精神,致力於構建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係。20年來,南非已成為中國在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連續9年成為南非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中南兩國企業投資合作成績矚目,令雙方對即將到來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充滿期待。“去年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提出的系統化、機制化、實心化仍待具體落實。”白明預測,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仍將繼續推進,有望為中南經貿合作乃至中非合作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