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很難區別鷹和雕,二者在分類上有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鷹是肉食性動物,鷹是肉食性動物,會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鳥等小型動物。大型的鷹科鳥類可以捕捉山羊、綿羊和小鹿。鷹多數在白天活動,即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 ,也能把地面上地獵物看得一清二楚,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它有一副強壯的腳和銳利的爪,便於捕捉動物和撕破動物的皮肉。

它的喙大,胃腸發達,消化能力強,吃下去的老鼠,一會兒功夫就被消化得精光。不能消化的如稻草,會將它們裹成團狀吐出去。它的體態雄偉,性情兇猛,動物學上稱它是猛禽類。禿鷲是大型的鷹科鳥類,專食腐肉,它能輕易飛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脊,是動物中的飛高冠軍。

雕,別名黑雕、花雕、小花皂雕。雄鳥體長63cm,雌鳥約70cm。體羽暗慄褐色,背面有金屬光澤。尾上、尾下覆羽均綴以白色和棕白色,趾黃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圓形有別於其他種。

雕的英文叫EAGLE,日語又叫鷲。雕的形態像鷹,但比鷹大得多,翅膀寬大,身體粗壯,羽毛有褐色有近灰色的。它強健有力,在空中盤旋,能看見地上的任何東西。它有幾個品種:生長在北方,色黑的,稱皂雕;生活在東北,色青的,稱青雕;生長在西部,頭部黃,眼睛紅,羽毛顏色多樣的,稱鷲。日語把雕叫“鷲”,但中文的雕與鷲還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雕的體型比較大,例如金雕,母金雕打的可以長到13 斤左右

在傳統分類系統中的鷹科下共有五個亞科,包括鷹亞科、雕亞科、鵟亞科、鳶亞科、兀鷲亞科和胡兀鷲亞科。廣義上的鷹,是可以指整個鷹科鳥類的,自然也就包括的雕。當然,我們暫且把題目中的“鷹”理解為相對較狹義的意義,也就是鷹亞科的鳥類,這樣才能和“雕”,也就是雕亞科的鳥類相區別。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像隼科的卡拉鷹,美洲鷲科中的北美神鷹、南美神鷹,甚至是鴞形目被俗稱為貓頭鷹,雖然都帶的有“鷹”字,其實並非我們鷹科鷹亞科的“真正”的“鷹”。


雕亞科通常體型較大,爪和喙看上去更加粗壯,整個身體看上去相對強壯有力些;相比之下,鷹亞科相對較小,爪、喙及身體看上去都要細弱些。

細究起來,可以從鳥腿上區分。雕亞科成員的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鷹亞科成員腳爪以上至腿彎較少羽毛覆蓋,只有角質鱗片。不過,也有例外,既不屬於鷹亞科也不屬於雕亞科,而是鵟亞科成員的毛腳鵟也長了一雙毛腿。

例如,蒼鷹體長56釐米。金雕體長85--100釐米。菲律賓雕,俗稱菲律賓鷹、食猴鷹/食猿雕,身長100cm。雕亞科的角雕,又名哈佩雕或哈比鷹,平均長108釐米,翼展闊2米,重-9公斤。只有食猿雕及虎頭海雕有接近的身型。

在狹義的定義上,人們將中型鷹科猛禽泛稱為鷹,超大型鷹科猛禽泛稱為雕,某些中型鷹科猛禽稱為鵟,體型小的稱為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