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源頭是哪裡?

辣蘿蔔條兒


病毒來源

2015年3月4日,

多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艾滋病毒已知的4種病株,均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是人類首次完全確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頭。

已知艾滋病毒毒株共有4種,分別是M、N、O、P,每種各有不同源頭,其中傳播最廣的M和N早已證實來自黑猩猩,但較罕見的O和P則是到後來才被證實O和P均是來自喀麥隆西南部的大猩猩。

全球至今只有兩宗P型病例,O型亦只有10萬人,主要集中在中西非。

形態特徵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120納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並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於表面,並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向內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衣殼(Capsid),衣殼在電鏡下呈高電子密度。衣殼內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組、酶(逆轉錄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來自宿主細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為逆轉錄的引物)。

病毒特點

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T淋巴細胞系統,一旦侵入機體細胞,病毒將會和細胞整合在一起終生難以消除;

廣泛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有神經症狀的腦組織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中濃度最高;

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對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對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

感染者潛伏期長、死亡率高;

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


籃球巔峰


中國艾滋病最初源頭為146個吸毒人群

  艾滋病是從一個人傳向幾個人,從幾個人傳向一群人,再從一群人傳向整個社會的。這個緩慢的過程是怎麼傳播的呢?

  吸毒的人通過共用注射器,使病毒在吸毒人群當中傳播;吸毒人員又通過性行為把艾滋病傳染給配偶。調查表明,男性吸毒者的性濫行為,明顯高於不吸毒的正常人。女性吸毒者,50%以上都賣淫。男的吸毒者嫖娼,會把艾滋病傳給賣淫婦女;女性吸毒者賣淫,會傳給嫖客;嫖客感染以後,又把艾滋病帶回家,傳給良家婦女;良家婦女如果處在生育期,就會傳給孩子。這樣,艾滋病就從一部分人,向整個社會蔓延擴散。如果控制不利的話,就逐漸向整個社會蔓延。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是靜悄悄發生的,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的。感染的人不知道他感染了,他感染以後再傳染給別人,別人也不知道。

  雲南省某一個州,1989年發現146例艾滋病感染者,這些人都是吸毒人群。到了2006年的17年間,這個州感染人數約2萬,達到總人口的近2%。這個時候,感染涉及到的人群已經有工人、農民、幹部、警察、教師,其中孕產婦佔1%以上,婚檢青年佔1%以上。我們現在採取很多措施,比如針對吸毒人員的美沙酮治療也好,針具交換也好,針對賣淫婦女推廣的避孕套措施也好,都是直接使這些高危特殊人群受益,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受益。

  最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用分子流行病學做了一個詳細的關於中國艾滋病病毒亞型的分析,我們的數據表明,吸毒人群傳播的艾滋病,主要是來源於泰國的亞型,源於1989年發現的那146個吸毒人群。而男性同性戀在中國的亞型病毒毒株,和歐美同性戀的毒株非常接近。這個例子明顯地說明,如果我們不能在早期把艾滋病控制住的話,那艾滋病就會變成災難。面對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和真實的教訓,我們怎麼能夠通過媒體向廣大群眾宣傳,讓他們理解?

  澳大利亞艾滋病宣傳片在爭議中播放20年

  還有一個故事。1989年,泰國衛生部流行病學處通過監測發現,在賣淫婦女當中,艾滋病的感染率高達40%。我的朋友把這個報告報到泰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結果沒有反應,幾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反應。我的朋友就找了他的媒體朋友,《曼谷時報》把這個結果登出來了,這一下子炸鍋了,推動了整個泰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很快,泰國在北部幾個省進行了艾滋病的進一步監測和宣傳,這也使得整個亞洲的艾滋病防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澳大利亞也有一個宣傳片,是澳大利亞在1987年通過全國廣播電視做的一種群眾性宣傳,到今年這個宣傳片已經播放了整整20年。這個宣傳片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我的同事中,有兩個澳大利亞人,他們仍然記得這個宣傳片。關於這個宣傳片,在澳大利亞,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評論,收到了很多批評意見,但它產生的效果,從總體來說,在全民防治、引起全體澳大利亞人民對艾滋病的重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滋病有很大的特殊性。媒體參與在推動艾滋病防治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艾滋病的宣傳和其它疾病的宣傳有哪些不一樣?怎麼讓公眾更多地瞭解和預防艾滋病。怎麼處理好艾滋病的嚴重性的宣傳,是採取比較“恐嚇”的方法,讓人家產生震撼效果更好,還是用非常平和的方法去宣傳,告訴大家,艾滋病只是一個普通的疾病,讓大家不要害怕效果更好?這兩種宣傳方法,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艾滋病不嚴重,為什麼要讓大家重視?

  100人感染艾滋病 有人發病有人不發病

  還有一個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麼把一個科學複雜的道理,用淺顯易懂、通俗的東西表達出來。艾滋病的問題非常複雜,從事專業領域的人,更多地強調它的科學性,而媒體針對的是廣大的群眾,媒體需要的是通俗性。

  幾年以前,有人把注射器裝進紅墨水給人注射,造謠說會傳染艾滋病,所以人們問:艾滋病病毒在普通環境當中究竟能存活多長時間?這需要我們怎麼把這些問題解釋清楚。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公眾希望有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答案,這對我們就是一個挑戰。科學工作者怎麼能夠和媒體溝通,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描述,或者用公眾能夠理解的方式,把它講清楚。

  艾滋病疫情每年新發感染還是不少,但是新發感染的比例比前幾年有所減少,我們用什麼樣的語言,或者用什麼樣的圖畫,把這個信息準確表達出來,而不至於造成誤導,比如性接觸,比如吸毒,比如血液安全和汙染等。

  一個人感染了艾滋病以後會出現抗體,過八到十年可能出現症狀,從出現症狀到診斷為艾滋病還有一段時間,如果診斷為艾滋病,沒有治療的話,兩年就會死亡。這是在沒有任何干預、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個典型的情況。實際情況是有的人可能發病早一點,有的人發病晚一點,有的人可能不發病。

  我們從事艾滋病防治,注重的是科學,講的是道理,而讀者也好,聽眾也好,觀眾也好,他首先得感覺到趣味性,有吸引力。這次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等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就將艾滋病宣傳的科學性和通俗性、準確性結合起來,讓科學研究和大眾宣傳結合起來,這既是媒體的重要工作,也是媒體和我們專業人員共同研究的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教授)


失眠的困惑


一,最先在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

二,現在源頭在:1.性交,血源,母親傳播。


劉金子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後,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很快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秋海棠浪子


一種猴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